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每位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也希望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希望孩子在前进的道路上可以一帆风顺。但是,我们知道,一帆风顺只能是愿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家长批评指正,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有的孩子却接受不了,不是大哭大闹就是愤愤不平。

心理专家说过:家长如何面对失败,孩子就会如何面对失败。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失败表现的非常愤怒,在言语和肢体上对孩子进行批判。网上有这样一个新闻,河南郑州一个平衡车比赛现场,一位2岁的小女孩因为比赛排名倒数,就被妈妈无情的训斥拍打,小女孩被妈妈的态度吓得瑟瑟发抖,一边哭一边向妈妈保证,下次一定好好跑。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2岁的孩子对输赢还没有那么那么强烈的执着心,他们正处在好奇心和知识探索的一个阶段,父母不关心孩子努力的过程,只在乎孩子最后的结果,很容易让孩子长大以后玻璃心,接受不了别人的优秀,不能面对自己的失败。

在今年里约奥运会上,霍顿和孙杨的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孙杨在400米自由泳项目上取得第一名,而曾经赢过孙杨的霍顿在这次则获得了第二名,这本没有什么,运动比赛本来就是输赢不定,只要做到全力以赴就好。

可是霍顿却在领奖的时候拒绝上领奖台,表示不愿意跟孙杨合照,还试图阻止第三名意大利选手跟孙杨合照,只是意大利选手拒绝了他的要求,他说铜牌也是自己经过刻苦训练得来的,他要站在领奖台上。

相比意大利选手的豁达,霍顿就显得心胸狭隘了,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成功,对这样的结果拒绝接受,在全球直播的现场,面对不同的国家丢失了作为运动员该有的风度,同时也损失了一个六位数的代言。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古人有云:胜败乃兵家常事,输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拒绝接受。成功的路上从来都不是平坦的,我们会面对不同的困难与失败,如果我们表现出逃避、沮丧,成功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龙应台说过:我们拼命的学习如何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你想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所以,父母不要只教孩子怎么赢,也要告诉孩子如何体面有尊严的输,教孩子学会正确面对输赢。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在意赢呢?


一、父母的教育方式

山东淄博有一位叫秦子康的初三学生,在一个晚上拿刀埋伏在同学马自然回家的路上,用刀狠狠地刺进了马自然的身体,并接连刺了13刀,一条鲜活年轻的生命没有了。秦子康很快被抓捕归案,而他杀害马自然的原因竟然是这个同学的成绩比他好,杀了他自己就是第一名了。

秦子康的父母都是老师,平时习惯用比较的方式教育他,他和马自然是同班同学,都是班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尖子生,由于马自然的成绩相对好一点,经常考试第一名,秦子康的父母就把马自然当成了秦子康的比较对象,出于嫉妒的心理,秦子康杀害了马自然。

父母把成功的心寄托在孩子身上,把孩子逼进一个只能赢不能输的路上,把孩子养成好胜心强的人,过于计较输赢,一旦失败,有可能促使心态扭曲,做出一些冲动极端的事情。

二、家庭环境

现在家庭大多数都是好几个成年人围在一个孩子身边,孩子很多习惯都来自身边的人,他们通过观察大人的举动,来进行模仿,如果大人的胜负欲太强,总是计较输赢,那么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思想也会发生改变,变得越来越好胜。

傅园慧曾在采访时说过: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失败,永远不要放弃就好。作为运动员,体育教会了他们如何去赢,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如何体面且有尊严地输。

我们只教会孩子如何努力,如何拼搏,眼中只盯着冠军,却没想过冠军只有一个,面对失败孩子该如何退场,如何有尊严的离开。

三、社会环境

随着时间的成长,孩子开始接触社会这个大环境,在校园里,成绩的好坏,影响着老师对你的态度,同学对你的看法,回到家里,还可能面对家长对你的抱怨。相互作用下,孩子所感受到的只有压力,所处的环境带给他们的只有一种观念: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畸形的输赢观就此埋在了孩子的心里,孩子会靠赢来获得满足感,一旦输了,孩子的心态有可能也崩了,孩子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只鞥凭借自己的本能哭闹发泄。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只看重结果,会给孩子造成哪些伤害?

一、让孩子丧失幸福感


父母只看重结果,不在乎孩子是否比上一次进步了,只要没达到父母的要求,他们就会埋怨孩子,觉得孩子没有认真对待,孩子在父母那里只得到了责备,没有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压力,没有放松,每天就像上满的发条一样,不停地运转,一旦松懈,就会迎来父母的训斥。

孩子小小的内心只剩恐惧,没有快乐。龙应台说过,幸福就是:生活中没有恐惧。一个内心只有恐惧的人,又怎么会感受到什么是幸福呢?

二、失去正面、乐观的心态

过犹不及,说出来都明白它的意思,但面对只看重结果的父母,他们就自动屏蔽了,在孩子的教育上,成绩似乎是父母唯一在意的,孩子的感受不重要,只有自己时时在他耳边提醒,那优秀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对比,他才能不断进步。

可是父母却忘了,读书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有更多的选择权,让他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为了生活被迫谋生。父母长时间的压迫,孩子很可能为了成绩不择手段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孩子承受挫折的容忍力很差

俗话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生活中,输赢乃是常态,没有谁是屹立不倒的。没有良好的心态,就不能迎战更好的未来,过分看重结果,会让孩子在一次次打击和失落中走向毁亡。

菲利浦斯说过,什么是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所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面对自己的失误。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面对孩子问题,家长应该怎样面对呢?

一、纠正错误,要有目的性

孩子发生错误时,不要着急批判,要先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找到原因在对孩子进行指正,告诉他事情本身这样做是不对的,而不是孩子本身就是错的。

不要主动打架,上课不要搞小动作,不要说脏话·····这些都是基本的习俗,孩子慢慢了解社会的秩序,接受总有事情是自己做不到,明白现实社会的规则就不会过分计较输赢问题。


二、对事不对人,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你怎么这么笨呐,这么简单你都不会,”

“你的脑袋是摆设吗?”

“成天马马虎虎,还能干什么?”

家长一开口就把这么多的标签贴在了孩子的身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觉得自己是真的笨,注意力也没办法集中,整天记不住东西。

家长的本意是想孩子认真一点,可是说出来的话,却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变的开始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三、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


前面文章里提到的秦子康就是因为父母总是拿成绩比他好的马同学进行对比,过度的批判让他的心态发生了扭曲,对马同学做出无法挽回的伤害。

李嫣曾在钢琴考级时失败过,当时非常伤心,表示不想学了。爸爸李亚鹏对女儿说,你要放弃,爸爸尊重你,你已经尽力了。但是,你才12岁,要不要让人生的第一次放弃来得这么早。李亚鹏的鼓励让女儿坚持了下来。

这种理解和鼓励的方式,能够帮助孩子快速建立自信心,别人家的孩子只会给自己的孩子增加压力,造成心理负担,不会变成动力。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对他本身就是一种挫折。

赢虽然重要,但学会有尊严的输同样也很重要。生活不是玩游戏,还有重来机会,那些因为输导致心理崩溃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走不出来,严重的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毁灭的是整个人生。

我们该如何教导孩子有尊严的输呢?

一、让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

首先,家长要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在孩子面前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用乐观、开朗的心态面对孩子的问题,分析和引导孩子找到问题的核心,鼓励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让孩子在比赛的过程学到对输赢的正确观,让孩子明白自我价值和能力,不只是输赢就能决定的。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二、不要让孩子迷失在夸奖里

有人认为鼓励就是对着孩子多多夸奖,于是经常把“你真棒、你真厉害、你太聪明了”等等,夸奖话说给孩子听,孩子听多了就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没有人比我更厉害了,在自我膨胀的自信心里出不来。

但是现实不会跟你说假话,当孩子遇到比他还优秀的人,就会发现以前的美好就像泡沫,一碰就碎了,所有的信心消失了。与其夸大赞扬,不如潜移默化的讲一些对孩子有帮助的小故事,让孩子在故事里寻找自我的价值。

三、专注过程的重要性

孩子想赢,有可能是想得到别人的关注,也有可能是为了得到父母认可,还有可能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旦没有达到自己需求,情绪就会发生崩溃,家长要耐心处理,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让孩子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等到情绪稳定了,我们在鼓励一下孩子。

告诉孩子赢了固然好,但是输了也不丢人,因为你在做的时候全力以赴了,把自己的努力发挥到了极限,虽然成绩没有理想的好,但是我们认真对待了,没有给自己留下遗憾,这是非常棒的。

教会孩子输,是让孩子坦然面对失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接纳更好的自己。只有正确认识输赢,才能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人生充满意外和挫折,跌倒很正常,只要勇敢的站起来,一定会有精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