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沒輸過,家長很驕傲?睿智媽媽卻知道怎麼教育孩子面對輸

每位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我們也希望孩子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希望孩子在前進的道路上可以一帆風順。但是,我們知道,一帆風順只能是願望,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小問題,家長批評指正,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有的孩子卻接受不了,不是大哭大鬧就是憤憤不平。

心理專家說過:家長如何面對失敗,孩子就會如何面對失敗。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失敗表現的非常憤怒,在言語和肢體上對孩子進行批判。網上有這樣一個新聞,河南鄭州一個平衡車比賽現場,一位2歲的小女孩因為比賽排名倒數,就被媽媽無情的訓斥拍打,小女孩被媽媽的態度嚇得瑟瑟發抖,一邊哭一邊向媽媽保證,下次一定好好跑。


孩子從沒輸過,家長很驕傲?睿智媽媽卻知道怎麼教育孩子面對輸


2歲的孩子對輸贏還沒有那麼那麼強烈的執著心,他們正處在好奇心和知識探索的一個階段,父母不關心孩子努力的過程,只在乎孩子最後的結果,很容易讓孩子長大以後玻璃心,接受不了別人的優秀,不能面對自己的失敗。

在今年裡約奧運會上,霍頓和孫楊的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孫楊在400米自由泳項目上取得第一名,而曾經贏過孫楊的霍頓在這次則獲得了第二名,這本沒有什麼,運動比賽本來就是輸贏不定,只要做到全力以赴就好。

可是霍頓卻在領獎的時候拒絕上領獎臺,表示不願意跟孫楊合照,還試圖阻止第三名意大利選手跟孫楊合照,只是意大利選手拒絕了他的要求,他說銅牌也是自己經過刻苦訓練得來的,他要站在領獎臺上。

相比意大利選手的豁達,霍頓就顯得心胸狹隘了,他不能接受別人的成功,對這樣的結果拒絕接受,在全球直播的現場,面對不同的國家丟失了作為運動員該有的風度,同時也損失了一個六位數的代言。


孩子從沒輸過,家長很驕傲?睿智媽媽卻知道怎麼教育孩子面對輸


古人有云:勝敗乃兵家常事,輸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拒絕接受。成功的路上從來都不是平坦的,我們會面對不同的困難與失敗,如果我們表現出逃避、沮喪,成功就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龍應臺說過:我們拼命的學習如何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麼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你想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

所以,父母不要只教孩子怎麼贏,也要告訴孩子如何體面有尊嚴的輸,教孩子學會正確面對輸贏。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在意贏呢?


一、父母的教育方式

山東淄博有一位叫秦子康的初三學生,在一個晚上拿刀埋伏在同學馬自然回家的路上,用刀狠狠地刺進了馬自然的身體,並接連刺了13刀,一條鮮活年輕的生命沒有了。秦子康很快被抓捕歸案,而他殺害馬自然的原因竟然是這個同學的成績比他好,殺了他自己就是第一名了。

秦子康的父母都是老師,平時習慣用比較的方式教育他,他和馬自然是同班同學,都是班裡成績數一數二的尖子生,由於馬自然的成績相對好一點,經常考試第一名,秦子康的父母就把馬自然當成了秦子康的比較對象,出於嫉妒的心理,秦子康殺害了馬自然。

父母把成功的心寄託在孩子身上,把孩子逼進一個只能贏不能輸的路上,把孩子養成好勝心強的人,過於計較輸贏,一旦失敗,有可能促使心態扭曲,做出一些衝動極端的事情。

二、家庭環境

現在家庭大多數都是好幾個成年人圍在一個孩子身邊,孩子很多習慣都來自身邊的人,他們通過觀察大人的舉動,來進行模仿,如果大人的勝負欲太強,總是計較輸贏,那麼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思想也會發生改變,變得越來越好勝。

傅園慧曾在採訪時說過: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失敗,永遠不要放棄就好。作為運動員,體育教會了他們如何去贏,同時也教會了他們如何體面且有尊嚴地輸。

我們只教會孩子如何努力,如何拼搏,眼中只盯著冠軍,卻沒想過冠軍只有一個,面對失敗孩子該如何退場,如何有尊嚴的離開。

三、社會環境

隨著時間的成長,孩子開始接觸社會這個大環境,在校園裡,成績的好壞,影響著老師對你的態度,同學對你的看法,回到家裡,還可能面對家長對你的抱怨。相互作用下,孩子所感受到的只有壓力,所處的環境帶給他們的只有一種觀念:過程不重要,結果才重要。

畸形的輸贏觀就此埋在了孩子的心裡,孩子會靠贏來獲得滿足感,一旦輸了,孩子的心態有可能也崩了,孩子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只鞥憑藉自己的本能哭鬧發洩。


孩子從沒輸過,家長很驕傲?睿智媽媽卻知道怎麼教育孩子面對輸


只看重結果,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一、讓孩子喪失幸福感


父母只看重結果,不在乎孩子是否比上一次進步了,只要沒達到父母的要求,他們就會埋怨孩子,覺得孩子沒有認真對待,孩子在父母那裡只得到了責備,沒有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壓力,沒有放鬆,每天就像上滿的發條一樣,不停地運轉,一旦鬆懈,就會迎來父母的訓斥。

孩子小小的內心只剩恐懼,沒有快樂。龍應臺說過,幸福就是:生活中沒有恐懼。一個內心只有恐懼的人,又怎麼會感受到什麼是幸福呢?

二、失去正面、樂觀的心態

過猶不及,說出來都明白它的意思,但面對只看重結果的父母,他們就自動屏蔽了,在孩子的教育上,成績似乎是父母唯一在意的,孩子的感受不重要,只有自己時時在他耳邊提醒,那優秀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對比,他才能不斷進步。

可是父母卻忘了,讀書是為了讓孩子將來有更多的選擇權,讓他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為了生活被迫謀生。父母長時間的壓迫,孩子很可能為了成績不擇手段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孩子承受挫折的容忍力很差

俗話說:失敗乃是成功之母。生活中,輸贏乃是常態,沒有誰是屹立不倒的。沒有良好的心態,就不能迎戰更好的未來,過分看重結果,會讓孩子在一次次打擊和失落中走向毀亡。

菲利浦斯說過,什麼是失敗?失敗是到達較佳境地的第一步。所以,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面對自己的失誤。


孩子從沒輸過,家長很驕傲?睿智媽媽卻知道怎麼教育孩子面對輸

面對孩子問題,家長應該怎樣面對呢?

一、糾正錯誤,要有目的性

孩子發生錯誤時,不要著急批判,要先了解事情發生的經過,找到原因在對孩子進行指正,告訴他事情本身這樣做是不對的,而不是孩子本身就是錯的。

不要主動打架,上課不要搞小動作,不要說髒話·····這些都是基本的習俗,孩子慢慢了解社會的秩序,接受總有事情是自己做不到,明白現實社會的規則就不會過分計較輸贏問題。


二、對事不對人,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你怎麼這麼笨吶,這麼簡單你都不會,”

“你的腦袋是擺設嗎?”

“成天馬馬虎虎,還能幹什麼?”

家長一開口就把這麼多的標籤貼在了孩子的身上,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覺得自己是真的笨,注意力也沒辦法集中,整天記不住東西。

家長的本意是想孩子認真一點,可是說出來的話,卻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變的開始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


孩子從沒輸過,家長很驕傲?睿智媽媽卻知道怎麼教育孩子面對輸

三、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


前面文章裡提到的秦子康就是因為父母總是拿成績比他好的馬同學進行對比,過度的批判讓他的心態發生了扭曲,對馬同學做出無法挽回的傷害。

李嫣曾在鋼琴考級時失敗過,當時非常傷心,表示不想學了。爸爸李亞鵬對女兒說,你要放棄,爸爸尊重你,你已經盡力了。但是,你才12歲,要不要讓人生的第一次放棄來得這麼早。李亞鵬的鼓勵讓女兒堅持了下來。

這種理解和鼓勵的方式,能夠幫助孩子快速建立自信心,別人家的孩子只會給自己的孩子增加壓力,造成心理負擔,不會變成動力。因為,別人家的孩子對他本身就是一種挫折。

贏雖然重要,但學會有尊嚴的輸同樣也很重要。生活不是玩遊戲,還有重來機會,那些因為輸導致心理崩潰的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走不出來,嚴重的就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毀滅的是整個人生。

我們該如何教導孩子有尊嚴的輸呢?

一、讓孩子擁有健康的心態

首先,家長要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在孩子面前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用樂觀、開朗的心態面對孩子的問題,分析和引導孩子找到問題的核心,鼓勵孩子正視自己的問題,尋找解決的辦法。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讓孩子在比賽的過程學到對輸贏的正確觀,讓孩子明白自我價值和能力,不只是輸贏就能決定的。

孩子從沒輸過,家長很驕傲?睿智媽媽卻知道怎麼教育孩子面對輸


二、不要讓孩子迷失在誇獎裡

有人認為鼓勵就是對著孩子多多誇獎,於是經常把“你真棒、你真厲害、你太聰明瞭”等等,誇獎話說給孩子聽,孩子聽多了就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沒有人比我更厲害了,在自我膨脹的自信心裡出不來。

但是現實不會跟你說假話,當孩子遇到比他還優秀的人,就會發現以前的美好就像泡沫,一碰就碎了,所有的信心消失了。與其誇大讚揚,不如潛移默化的講一些對孩子有幫助的小故事,讓孩子在故事裡尋找自我的價值。

三、專注過程的重要性

孩子想贏,有可能是想得到別人的關注,也有可能是為了得到父母認可,還有可能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一旦沒有達到自己需求,情緒就會發生崩潰,家長要耐心處理,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等到情緒穩定了,我們在鼓勵一下孩子。

告訴孩子贏了固然好,但是輸了也不丟人,因為你在做的時候全力以赴了,把自己的努力發揮到了極限,雖然成績沒有理想的好,但是我們認真對待了,沒有給自己留下遺憾,這是非常棒的。

教會孩子輸,是讓孩子坦然面對失敗,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接納更好的自己。只有正確認識輸贏,才能創造更輝煌的未來。

人生充滿意外和挫折,跌倒很正常,只要勇敢的站起來,一定會有精彩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