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考验着每一个教育者。

这两天,江苏淮安某中学的一名高三老师,因为学生上课看手机,一怒之下扇学生耳光并摔其手机,引起热议。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老师先是对这名学生连打两巴掌,然后将其手机怒砸在地上,同时让旁边的学生录像。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早在开学初,该中学就明令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到学校,熊孩子明知故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视频一出,评论区有代表老师发声的:

火烧眉毛了还玩手机,不想读书干嘛来学校啊!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有家长来声援的:

我会感激这位老师,一位袒护孩子的家长是教育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就连这个学生的父亲都说支持老师和学校的行为,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很能理解老师,在与儿子的沟通中也感受到老师平常对他们很好。

家长甚至表示:这位老师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成绩,也希望学校不要给老师处罚,让老师尽快恢复上课。

但是,面对老师的处罚,有学生来站队:

带手机违规是错了,公然玩手机是大忌,但是掌掴真的太过分了。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今年受疫情影响,本该2月份开学,但是为了保证学子的健康,各地陆续都推迟开学。

毕业党好不容易等来了开学季,本该争分夺秒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但是看到高三学生居然上课玩手机,老师对于学生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但是,比起孩子有没有玩手机,我们更应该思考:

为什么孩子会明知故犯公然违反学校纪律?

老师的惩罚措施是否可取?

家长有无责任?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熊孩子为何明知故犯

首先来说说手机成瘾,这其实孩子自律性差的一种表现。

孩子的自律性差,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则是电子产品低龄化对青少年的危害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孩子对电子产品没有抵抗力,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正面管教》中提到:要记住,除了电子产品,任何活动都有可能让人上瘾,所以,任何活动都不能过火,要知道兴趣和上瘾的区别。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区分兴趣和上瘾的区别需要家长的耐心引导,比如:

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有没有给他们提供有限制的选择?

家庭中有没有制定电子产品的使用规则?

有没有引导孩子发展其他兴趣爱好?

另外,春季开学延迟,孩子在适应了网课的节奏后又要迅速切换为课堂授课模式,很显然,对于那些适应性不良的孩子来说,开学无疑又是一次心理上的冲击,需要给他们时间自己去调整。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老师的做法是否可取

前面提到有很多人赞成老师的做法,说严师出高徒,但是,真的是这么回事吗?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纪律不能冒犯,老师不能挑战。

所以,老师掌掴学生,怒摔手机就是理所当然为学生好吗?

未必。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我们的学校教育或家庭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在培养“乖孩子”。在家里,家长代表“正确”,要求孩子“听话”;到了学校,教师代表“权威”,不容许学生有任何“与众不同。

学生将手机带到课堂,老师认为“权威”受到挑战进而惩罚学生,其实更多地只是一种愤怒情绪的宣泄。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提到一个例子:

一位家长说孩子忘了带英语作业本,被老师罚写一百遍“我忘记带英语作业本是不对的”这句话。

尹建莉老师评价道:老师这样做,已完全不是为了教育,仅仅是报复心理下的滥施淫威。孩子是弱势者,他没有办法,只能把这句话写一百遍,可以想象,这会让孩子感到多么恶心,英语课在他心中可能永远成为一门恶心课程了。

惩罚,可以让学生长记性,也可以对其他人起到惩戒的作用,但是又不得不说,惩罚,其实某种程度是最莽撞、最立竿见影,但是也容易激起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手段。

如果真正为孩子好,老师应该通过学生家长侧面打听一下学生的近况,或者从同学处了解孩子的状态,而不是急于向学生证明你是错的,我是对的。

江苏高三老师扇学生耳光怒摔其手机,家长:理解老师感受到对他好

弗洛姆说:“运用破坏性的手段也有其自身的结果,即实际上改变了目的。”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带手机去课堂的悲剧出现呢?

给家长的建议

​首先: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引导并帮助孩子克服学业带来的压力,鼓励他们适当放松,而不是一味地跟孩子强调高分;

其次: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家庭内部营造学习氛围,避免电子产品对孩子形成干扰,严格区分休息和学习的区别;

最后:相信孩子,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让孩子沦为一台学习的机器。

再过不到三个月就要高考了,希望毕业党们都能收获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感谢阅读——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