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如果沒有司馬懿會怎麼樣?

富元製作


歷史上司馬懿是真實存在的。理論上任何國家都會有滅亡的一天,曹魏當然也不會國祚永存,不過我想題主肯定不是要問這個。司馬懿的中老年時期有十幾年奮戰在祖國邊疆,對魏國的國家安全有不賞之功,也正是因為功勞太大威望太高,他的政治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隨著與政敵鬥爭的白熱化,一場政變後司馬懿終於成為魏國的實際執政者,為後代的篡位打下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司馬懿魏國的滅亡說不定還要晚一點。司馬懿與諸葛亮的對戰比較短,從231到234年,不過三四年時間,一頭一尾這兩年各發生一場戰爭。這之前的三年多時間裡關中防務是曹真主持,張郃屢次率軍過去解圍,郭淮長期鎮守雍州,抵擋諸葛亮北伐。尤其張郃,曾經在街亭大破馬謖直接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頗受蜀漢忌憚。231年諸葛亮借曹真病重去世的機會大舉進軍,很可能有吃掉魏軍一支主力順路賺下隴西的打算,有了隴西搞幾隻馬會容易點。如果沒有司馬懿最有可能接替關中防務的應該是張郃,這是一個軍齡四十多年的老將軍,有多次到關中退敵的經驗,而且軍銜最高(公孫淵那個用來安置的名頭不算)。張郃之前都不是關中最高軍事長官,無法預判如果張郃擔任主帥交戰的後果,不過蜀軍缺馬,很難在關中的平原上交戰,最大的可能戰果大約就是封閉隴西了,這也比較困難。即使成功也要經營很長時間能練出步騎混合的軍團進一步向東用兵,如果糧盡退軍或者主力決戰不利,一切又回到原點。哪怕諸葛亮抓住了機會全取關中,等安頓好了,差不多也到去世的時間了,想在有生之年滅掉魏國比較困難,關中已經不是當年那個關中了,如果奪不下潼關情況更糟糕,一去世關隴可能又丟了。


好奇布里


司馬懿,曹魏集團後曹操時代的主要謀士。如果沒有了他曹魏後期的實例肯定有影響。但是我認為歷史的發展軌跡必不會因為少了誰而改變。沒了司馬懿,也會有“司徒懿”,”歐陽懿“出來抗擊蜀漢,以及奪取曹魏政權。

下面分別講述少了司馬懿曹魏和蜀漢的結局都不會改變的原因

曹魏集體的構成

曹操在建立魏國的道路上,曾經三次頒佈”唯才是舉“的通告。所以集結在曹操身邊的人才是形形色色的。有向典韋,樂進這樣沒有政治勢力的貧困大眾,也有像荀彧,陳群這樣的士大夫階層,還有向郭嘉這樣的寒門子弟。樣的政治體系使得士大夫階層,不能再政權中佔絕對主導地位。

但是從曹丕即位後,這種情況有了改變。曹丕為了登上皇位,和士大夫階層進行了交易;用九品中正制換來士大夫階層對他篡漢的支持。而從這一刻起,士大夫階層開始壟斷了曹魏的政權。等到曹丕和曹睿一死。對政權絕對掌握的士大夫階層開始謀劃自己更高的利益。所以從曹丕接收九品中正制時,曹魏以及開始走向滅亡。就算沒了司馬懿會有其餘的士大夫階層的精英完成篡魏。

曹氏家族權力的限制

從曹操起義開始,曹氏和夏侯氏兩大家族的人才都是鼎立相助。其中著名將領有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淵,夏侯惇。再三國鼎立之後,在東吳戰場上主帥是曹仁,蜀漢戰場上的主帥是夏侯淵;再配上出色的外姓將領。後面又任用曹休和曹真領軍。

但是曹丕即位後由於擔心兄弟的篡位,不斷打壓曹氏派系,使得曹休和曹真病逝後,這兩大家族再也沒有像樣的人才出現。這為士大夫階層篡位提供便利的條件。

對於蜀漢政權的影響

看三國演義,大家都認為諸葛亮北伐失敗就是因為司馬懿的阻擋,但是事實上,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才和司馬懿正式交手。而蜀漢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糧草不濟,只能退兵。所以就算不是司馬懿,諸如郭淮,鄧艾這樣的將領也能守住。

最後是司馬懿對曹魏的貢獻

支持曹丕繼承王位:首先再曹操時代,司馬懿基本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主要是作為曹丕謀士,為曹丕取得最後的繼承權。再曹丕取得王位後,司馬懿開始活躍起來。


新城之戰:在降將孟達謀反的時候迅速做出反應,八日內就從宛城攻入新城。導致孟達的反叛直接失敗。

蜀漢對戰中熬死了諸葛亮:在曹真死後,作為蜀漢戰場的主要指揮者,雖然在和諸葛亮的對戰中沒有佔到便宜,但是由於他的堅守,導致諸葛亮數次無功而返。最後病死在五丈原。

平定遼東:景初二年司馬懿出兵攻伐遼東,採用聲東擊西之計,直奔公孫淵的老巢,迫使公孫淵決戰,最後大獲全勝。


結語:

魏國缺少司馬懿會對小範圍影響,但是總體的歷史趨勢不會發生變化。但是或許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吧!


閒談三國


  • 首先說我的觀點,魏國如果沒有司馬懿,1、魏國最後還是會完成統一大業。2、會影響後面歷史的走向。
  • 任何戰爭的勝利都不是某個將領一個人的功勞,任你足智多謀,任你運籌帷幄,最終決定戰爭勝利的還是背後國家的實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德日最後敗在美蘇聯盟下,並不是德日缺少指揮能力出色的將領,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爾、山本五十六都是出色的軍事將領,最終還是敗於美國蘇聯的戰爭機器下。歸根結底還是敗於美蘇強大的國家實力,美國在1944年時鋼鐵的年產量達到了八千多萬噸,全世界其他國家加起來也沒有它多,還有諸如橡膠、石油、發電量美國都是遙遙領先,因此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武器裝備並贈送盟友,蘇聯也利用國家專政的機器,集中所有力量生產戰略物資,這些事德日所不能比的,戰敗也就可以理解了。

  • 回到問題本身,三國時期。天下15個州,曹操佔據12個州的全部或者部分地區;蜀漢佔據2個州的全部或者部分地區;東吳佔據4個州的全部或者部分地區。從實力上曹魏政權是碾壓式的優勢,不管是土地面積,人口數量,賦稅,魏國都是遙遙領先,在這種形式下,只要魏國將領不是白痴,不犯重大戰略錯誤,一定會得到最終勝利,戰役的一兩場失利都不影響大局,因為它的恢復能力極強。而東吳和蜀漢就不同,特別是蜀漢地小人稀,每次戰爭都是舉國之力,一旦失利就大傷元氣。不過有一點需要承認的是,有司馬懿這個傑出的軍事家,會加快統一的步伐,加快歷史的進程。

  • 雖然歷史不能假設,我們還是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司馬懿,魏國最後也會統一,可能慢一點,但是曹魏政權不會旁落到司馬家族,於是沒有兩晉,沒有南北朝,沒有五胡亂華,沒有衣冠南渡,延緩中國的經濟中心往江南遷移……,正如蝴蝶效應一樣,後面發生的事情可能會和現在歷史完全不一樣,只能憑讀者遐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