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你認為房價會跌還是漲?

SophieMarceau


疫情過後,房價上漲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各國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都紛紛出臺了一系列貨幣刺激政策,大量貨幣湧入市場將是必然。

第一國家會這麼做。中國經濟騰飛的一個基本成功經驗,就是“要想富,先修路”,國家要把錢花出去,投入基礎建設是構建經濟發展的基礎和環境,使貨幣流向市場有一定時滯性,避免對現時經濟產生巨大沖擊,而且產業帶動性強,經濟效益延續性強。

第二老百姓有需求。這次疫情要求居家隔離,給老百姓上了生動的一課,有一個固定住所是多麼的重要。其次,資金大量投放物價上漲,貨幣貶值是大概率事件,房地產作為不動產具有天然的保值性。所以買房是老百姓規避貨幣貶值為數不多的選擇。

第三企業被動的選擇。2018年6月份開始,強調全面支持小微企業,給小微企業貸款。做過生意的人都知道,你拿著這些紅頭文件去商業銀行裡要貸款,人家理都不理你。原因是,你憑什麼說,這些貸款拿到手之後,不會跑路?你的業務,我們銀行看不懂,沒法評估你是否可以盈利。那麼,怎麼才可以給自己的信用背書,讓商業銀行給我們貸款呢?

企業主拿自己的房產證出來,作為抵押品,銀行做一個評估,然後安心的把一大筆貸款放給了企業。也就是說,商業銀行完全是看在你家房子的面子上,而不是看在你的身材有多好的份上。明面上,都是放貸給實體經濟;其實,都是放貸給房子的。

分析到這裡,這波全球經濟刺激計劃,市場上的熱錢必將充盈,房地產業將是最大的收益者。


我在天涯候陽光


疫情過後,房價短暫有反彈,後半年趨勢穩中有跌概率更大!

受疫情影響,大多數房企是咬著牙堅持了幾個月熬過來,短暫聚集了幾個月的購房消費量,在消耗完成之後,各樓盤還會繼續開始分化。

從目前來看,各大樓盤的中小戶型去化率相對較好,但大戶型是天然的難賣,甚至部分樓盤到快要交房時依然還有大戶型房。

所以預計,5月和6月個別銷量相對較好的樓盤可能小幅漲價試探市場,但這個房價上漲是脫離經濟基本面的,經濟下行調整期間,購房者收入不穩定,會隨房價上漲而擱置買房,所以預估5月和6月對房企來說是今年很重要的2月,建議房價加大力度各種平價售房,隨著今年購房量的枯竭,後半年價跌量縮是趨勢,而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如果急需住房,再保證能按時還貸的情況下,可以擇機考慮。

關於此問題,大家若有補充或交流,可以留言區互動,歡迎點贊支持和關注本號!對選房城市、戶型或交易稅費有糾結時,也可以關注本號後私信交流!

陽光侃房


房地產是把“雙刃劍”,有些人在劍的這一端平步青雲,一路開掛,利用高房價賺取“差價”,從此走上傳奇的發家致富之路;有些人在劍的另一端節衣縮食,望樓興嘆,為居高不下的房價買單,從此走上苦不堪言的“房奴”一生。經歷了房地產發展的黃金二十年,起起伏伏充滿變數,那麼房地產會朝哪一端去發展?疫情過後房價到底是“上漲”還是“下跌”呢?

我們知道房價的漲或跌是由多方面客觀因素決定的,比如說供需結構丶調控政策丶人口就業丶物價水平丶貨幣金融等。或許可以從近二十年房地產發展找到規律。

一丶2003年國家18號文,把房地產做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大量投資性炒房湧入房地產,全國房價上漲。

二丶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影響中國,房地產處於崩盤狀態,09年國家4萬億救市,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房價火爆上漲。

三丶2010-12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大量屯地,2013年過度開發及“限購限貸”政策的影響,導致供大於求,房地產庫存面臨巨大壓力。2015年兩會“清庫存丶去產能丶降槓桿”,大量投資性炒房湧入房地產市場,16-17年房價再次暴漲。

四丶2017年“限售令”出臺,給持續高熱的樓市套上“緊箍咒”,大量投資性炒房的房產被限售五年以上,18丶19年房地產市場的主角轉化為剛需與非剛需群體,沒有出現炒房者的身影。

由此可見,導致這近二十年房價高歌猛進,由每平方一兩千上漲到現在的一兩萬甚至上十萬,最大的幕後推手之一顯然是投資性炒房。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猶如坐“翹翹板”,你上我壓,你下我頂,讓其處平穩狀態。

2015年【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開始實施,實現了全國不動產數據的聯網,你名下有幾套房子一查便知;2018年,出臺房地產稅的總體思路“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佈推進”,目前正處於立法階段,讓持有幾套或幾十套房產的炒房者寢食難安;黨的十九大”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房地產不再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2020年疫情全球大爆發,截止4月23日,全球累積確診超過250萬例,美國確診接近85萬例,疫情讓多個行業倍受重創,各地停工停產,失業率創歷史新高,經濟下滑已超2008年的金融危機,房地產已輪迴到了低迷的週期規律,各大樓盤降價促銷,以價換量。

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的絕勝之年,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各地“復工復產”有續進行,經濟也將得到恢復。而關於疫情過後房價的走勢,只要國家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上,拒投資性炒房於千里之外,還剛需群體一片淨土,加快房地產稅的徵收立法階段,給居高不下的樓市降降溫,也讓持有多套炒房者的房產迴歸市場。所以房價暴漲暴跌的時代已經終結,疫情過後,房價穩中小漲,房地產將朝著更加理性丶更加平穩丶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