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戰國策》之看透人性,把齊王玩於股掌之上


《戰國策》基本上成為了一部分讀書人心底的痛,成為疲憊生活中的一個英雄夢想。


讀透《戰國策》之看透人性,把齊王玩於股掌之上


因為只要瞭解中國文化,《戰國策》就是繞不過去的一本經典,《中國文學史》更是拿出整整一節的篇幅來介紹,贊其長於說事,明白曉暢,人物形象生動,在歷史散文創作領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怎麼樣?心動了沒有?

南懷瑾先生也在自己的著作中為《戰國策》做足了廣告。他說:“我經常告訴青年人,你們想要了解國際政治,要曉得全世界多少國家,多少宗教,多少民族,就必須先要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政治、宗教、民族。……你們要了解世界政治,趕快去讀春秋戰國現在的世界政治就是春秋戰國的放大形式,在我看來幾乎是一模一樣……

我們瞭解自己的歷史,是為了將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所以必須要熟讀《春秋》與《戰國策》;我們現在就是春秋與戰國的一個縮影,一個擴大。”

所以,如果想要透徹讀懂現在的國際國內形勢,全盤掌握世界發展趨勢,那就去讀《戰國策》。

當然可能有人還懷有暗戳戳的小心思,想通過閱讀揣摩戰國策士們的載之書策、流傳千年的典型案例,然後成為口若懸河、一言可興邦、一言可覆邦的慷慨奇偉之人。先別說縱橫天下,那太大,即使縱橫商海或縱橫單位也不枉此生了。

但是,很多人的實際情況是把書買回來,讀幾頁、再碼好就束之高閣了。為什麼?實在是難啃,下不去嘴啊。

所以,我借頭條來來捋捋《戰國策》,能拋磚引玉也覺幸甚至哉。至於能捋多少篇兒,看心情,一笑。

今天捋捋《戰國策》第一卷《東周策》第一篇。《東周策》一共28篇。第一篇題目是《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讀透《戰國策》之看透人性,把齊王玩於股掌之上


一、題目中的幾個關鍵點

按照先秦文章慣例,題目是由正文中的第一話決定的。這句“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相當於一下敘事的背景交代。有一下幾個背景資料需要大概瞭解一下。

1、秦的地理位置。戰國地圖基本年年不同,但秦一直在函谷關以西發展,向東出了函谷關就是東周、西周,很近。而且這次是“興師”動用過了部隊,大兵壓境,志在必得的樣子。

2、這裡的“周”不是指周朝、周天子,所以秦國舉兵的行為不算僭越。

《戰國策》這個時期所指的東周、西周,他們的形成較為複雜,現在大概捋一下。

周平王東遷成周之後,周王室漸呈式微之態,直接統治的區域只有7個城池。

期間又過去了100多年後,進入了我國曆史上的戰國時期。當週朝王位傳到週考王的時候,週考王把他弟弟姬揭分封到了距離成周不遠的王城(洛陽),這就是後來西周的雛形,姬揭的孫子分封自己的小兒子到王城東邊的鞏義,這就成為東周的雛形。

後在韓、趙兩國的運作下,王城和鞏義的兩個王公把周王室下轄的7個城池一分為二,西周擁有洛陽等三個城邑,東周獲得了成周、鞏義等四個城邑。也就是說九鼎在成周,自然在東周的境內。

這種分裂完成以後,這時的東周、西周就和戰國列雄們成為平起平坐的同級關係。而周天子在此後先後依附於東周公、西周公。不知道這個鼎是不是也跟著周天子搬來搬去。

所以,秦國加兵東周就如同兄弟間,因為財產權力打架,而不是和父輩叫板了。

讀透《戰國策》之看透人性,把齊王玩於股掌之上


3、秦昭襄王的前任秦武王曾經只想要一個鼎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國攻下韓國重鎮宜陽。秦武王帶領任鄙、孟賁等一班武士經宜陽直奔洛陽太廟觀九鼎。

九鼎,是大禹收取九州的貢金,各鑄一鼎,鼎上載各州山川人物及貢賦田畝之數,足耳繪有龍紋,又稱“九龍神鼎”。夏、商、周代代相傳,傳至周,九鼎供奉於洛邑太廟。

秦武王圍著九鼎讚歎不已,說:“九鼎分別代理天下九州,這口雍鼎,是秦鼎,我應該把他搬到咸陽去。”

守鼎的官吏解釋說:“這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

秦武王回頭問任鄙、孟賁道:“你們二位,能否舉起此鼎?”任鄙推辭不舉。孟賁說:“我試試。”孟賁一叫勁那鼎離地半尺,然後重重砸在地上。由於用力過猛,眼珠迸出,眼眶流血。

秦武王笑道:“你既然能舉動,難道寡人舉不動?”於是盡力一舉,那鼎亦離地半尺,不小心失手,鼎墜地將武王右脛骨壓斷。秦武王疼痛難忍,挨至半夜,竟氣絕而亡。

然後秦昭襄王即位,發兵來取九鼎。

讀透《戰國策》之看透人性,把齊王玩於股掌之上


二、《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裡基本複述翻譯一下原文:

秦國兵臨城下向東周君索要象徵周天子權力的九鼎,東周君為此憂心忡忡,就與朝中重臣顏率來商討對策。

顏率,第一個出場的戰國名嘴,生平不詳,但是首秀非常成功。他對東周君說:“大王不必憂慮,我可以去齊國借兵求救。” 

顏率來到齊國,對齊王說:“如今天下盡人皆知秦王暴虐無道,現在他竟然發兵東周索要九鼎。我東周君臣經過商討,一致認為:與其把九鼎送給暴秦,實在不如送給貴國。挽救面臨危亡的國家,必使您名揚天下;同時又能得到九鼎這樣的國之珍寶,也確實是國家的大幸!”

齊王一聽非常高興,立刻任命陳臣思為統帥,發兵5萬前往救助東周,秦兵果然撤退。 

接著,齊王就向東周君索要九鼎,東周君又一籌莫展。顏率說:“大王不必擔心,我再去一趟齊國解決這件事。”

顏率來到齊國,對齊王說:“這回我東周仰賴貴國的義舉,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無事,因此甘願獻出九鼎,但是卻不知貴國要借哪條道路把九鼎從東周運回到齊國?”齊王說:“寡人準備借道大梁(魏國都城)。” 

顏率說魏國君臣早就想得到九鼎,九鼎一旦進入魏國,肯定被截胡。

於是齊王說那我就借道楚國。顏率回答說:“這也不行,因為楚國君臣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葉庭(地方名)進行謀劃。假如九鼎進入楚國,也絕對運不出來了”。

齊王說:“那麼寡人究竟從那裡把九鼎運到齊國呢?”

 

顏率回答說:“我東周君臣也在私下為大王這件事憂心。因為九鼎,並不是像瓶瓶罐罐一樣,可以提在手上、揣在懷中就能拿走,也不可能像鳥飛兔子跑一樣飛快地進入齊國。當初武王伐紂獲得九鼎之後,為了運送一個鼎就動用了9萬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萬人,此外還要準備相應的搬運工具和被服糧餉等物資,如今大王即使有這種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從哪條路把九鼎運來齊國。所以臣一直在私下為大王擔憂。”

齊王怒了:“賢卿屢次來我齊國,說來說去還是不想把九鼎給寡人了!”

顏率趕緊解釋說:“臣怎敢欺騙您呢?只要大王能趕快決定從哪條路搬運,我們靜候待命。”

齊王無奈打消了獲得九鼎的念頭。

以上就是這篇散文的主要譯文,原文附後。

讀透《戰國策》之看透人性,把齊王玩於股掌之上


三、顏率為什麼要到遙遠的齊國借兵


看戰國地圖,東周彈丸小國被韓國、魏國、秦國、楚國包圍,這時秦國發兵來要九鼎,如果按我們的思維,求救應該越近越好,比如韓、魏就近在咫尺,就是楚國也必齊國近。為什麼顏率捨近求遠呢?

1、顏率計策有一個前提,就是東周根本就不想把九鼎給任何人,這是原則和底線。顏率必須以保住九鼎為前提,進行相關的運作。

2、在自己力量明顯呈弱勢時,必須藉助第三方的力量。這個第三方的力量必須和秦國基本處在一個重量級上才行。從這一角度來說,韓、魏的力量達不到。而楚國可以和秦國抗衡,但是楚國在300年前,就是公元前606年,就發生了楚莊王“問鼎中原”的事情,當時楚莊王拜見周天子時,就詢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這裡面有幾個意思,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當然不能求救於楚國。

3、剩下的就只有齊國,一是齊國國力能和秦國相抗衡,二是考慮齊國是禮儀之邦,仁厚是那裡人們的最古老的基因;三是,顏率是一個走一步看五步的棋壇高手,早就預測到了下一步將面臨的問題以及化解的方法,所以顏率吃定了的齊國。

讀透《戰國策》之看透人性,把齊王玩於股掌之上


四、這篇散文對我們普通人的啟示是什麼

很多人讀《戰國策》的初心是想擁有戰國策士的智慧。初心很好,但是世上很多事情不是力取就能獲得的,有些事情也不是能夠通過學習就學得來的,還是要看天分的,作為普通人,我們瞭解世上還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情就可以了。

我認為讀古書一定要聯繫個人實際,悟出對自己對生活對人生都有實際的指導意義的道理,那才叫沒有白讀。

顏率的本事,我不排除有天分高的人一看就能把他的本領學到手,但是作為普通人,我覺得重點應該放在不要犯下齊王的錯誤。

這篇整個看下來,齊王就像地主家的傻兒子一樣,呆萌呆萌地缺心眼。顏率畫個餅,齊王就醉了,併為此付出了代價。大家看《孫子兵法》,孫子的戰爭思想還是主張“不戰”,別的不說,就按兵法上出動兵力的成本計算方法,“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就是打銀子,齊王發兵5萬,這得消耗多少銀子?

齊王衝著人家的鼎去的,最後鼎沒有得到,反而折耗了許多銀子,齊王這個虧吃大了。

顏率用了什麼神通把齊王玩弄於鼓掌之上?

答曰:無他,顏率看透了人性,充分運用了人性中的大BUG——貪。

貪心和貪婪,就是人性中的突出大漏洞。

每個人,不是貪名就是貪利,這是人性,只是有程度深淺的差別。

有人會說,你說的我都知道,但是知道未必能做到,有句禪話就是;“三歲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到”

一般情況下,我們道理都知道,看別人的事情也明明,但是一旦利益橫亙在自己面前,定力稍微差一點,兩眼就能被蒙上。世上有很多人就是充分利用人們的貪婪來榨取人們的錢財。可以說,每個人都是這篇文章中的齊王。

關於“貪”,佛學上有最為詳細的解說,這裡不再展開。人生要首先弄明白什麼是“貪”,然後才能有自覺意識地一個個去破除。為什麼要一個個去破除?因為,我發現戒了這個貪,不代表已經戒了那個貪。我看到身邊基本上個個都是齊王,只是吃相上的差別而已。

人生漫漫,漫漫戒吧,否則,難保天天做齊王。


讀透《戰國策》之看透人性,把齊王玩於股掌之上


附:《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原文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顏率。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於齊。”
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夫秦之為無道也,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內自畫計,與秦,不若歸之大國。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寶也。願大王圖之。”齊王大悅,發師五萬人,使陳臣思將以救周,而秦兵罷。
齊將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解之。”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願獻九鼎,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梁。”顏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暉臺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楚。”對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於葉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終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顏率曰:“弊邑固竊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壺醬甀耳,可懷挾挈以至齊者;非效鳥集烏飛,兔興馬逝灕然止於齊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齊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顏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乃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