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解(hài)州古稱解梁,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即今運城市鹽湖區西南15公里的解州鎮,鎮西有全國現存最大的關帝廟,俗稱解州關帝廟,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廟創建於隋開皇九年(589),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重建,嗣後屢建屢毀,現存建築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672)大火之後,歷時十載而重建的。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廟以東西向街道為界,分南北兩大部分,總佔地面積約 66600餘平方米。街南稱結義園,由結義坊、君子亭、三義閣、蓮花池、假山等建築組成。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戰國屬魏,《戰國策》:赧王二十一年“秦敗魏師於解”。漢置解縣,屬河東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名北解縣。北周廢。故治在今山西臨猗縣臨晉鎮東南十八里城西村、城東村之間,遺址尚存。隋大業九年(613)虞鄉縣自綏化故城來治, 唐武德元年(618) 改為解縣。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貞觀十七年(643)廢,二十二年復置,屬河中府。五代漢乾有祐元年(948)置解州,治所在解縣。宋沿用不改。金改為解梁郡、寶昌軍節度,後仍稱解州。興定四年(1220)移治平陸縣,元仍治解縣。明洪武初屬平陽府。清雍正二年(1724)升為直隸州,領安邑縣、夏縣、平陸縣、芮城縣。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俗話說“物依地聚,地依人靈”。“人傑地靈”的首要條件是這個地方要具有人才成長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蚩尤、風后、李冰、關羽、柳宗元、關漢卿、程子華等皆為土生土長解州人。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解州為華夏起源地,風后為證。解州東一里社東為風后故里,相傳黃帝戰蚩尤不勝,焦慮之際,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叫風,住在海隅(解池為海),甚是吃驚,遂訪而得風后,這樣,他以風后為相,統一北方冀州,接著南征東討西安,一統華夏故地。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解州為科學技術之鄉。解州西郊斜(音xia)是蜀郡太守李冰故里,李冰是曠世聞名影響最遠最深的水利專家。他與兩個兒子修築的都江堰浩大工程,使蜀地沃野千里,堪稱世界之最,被尊為“川祖”,當之無愧。這“川祖”是解州郊斜村人李冰。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說好解州話,行遍四川沒麻達”,這掛在解州人口中的話是有道理的。解州人把“鞋”讀“海”(平聲),四川人也同樣,解州人稱“解疙瘩”的“解”為“改”,四川人也是如此,例子太多了,四川話與解州話的一致性不是說明了李冰是解州人無疑了嗎?可見,李冰父子在語言上對四川所產生的影響力是多麼巨大。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郊斜村南中條山山上的桃花洞,那麼李冰又是怎樣外出的呢?郊斜李姓人說是隨鹽車出去的,由於鹽車行在秦地,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故,鹽車被搶劫一空,他們父子三人覺得無顏再見河東父老,就利用在鹽池學會的汲滷打井的方法,在秦地到處以鑿井為業。後來得到秦昭襄王的禮遇,李冰吉人天相,懂得天文地理又識水脈,得到昭襄王的賞識,就派他為蜀郡守。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常言說:“士為知己者死”,李冰正是這樣的君子,到蜀地幹出一番事業,就是報答昭襄王。他上任之後,主持修築都江堰浩大工程,父子三人發揚大禹精神,比大禹更有過之,禹三過家門不入,而他們更是有家不回,都江堰舉世皆知且不說它,而李冰開穿廣都鹽井的功績,的確是受家鄉的滷池汲滷工藝和秦地鑿井實踐的集大成的結果,可以說四川能成為中國天府之國,李冰就是主要奠基人,從他被稱為“蜀祖”就可證明。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解州出聖人。解州東10裡的常平裡關羽故里,他是個人人皆知的神,是東漢末年英雄,追隨劉備建功立業,以康復漢室為己任,忠義仁勇是為華夏魂魄,關羽故事盡人皆知,就不多講了。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解州也出文學家。柳宗元,河東解人。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柳氏是河東旺族之一。青年時代曾參與“永貞革新”。變法失敗後,柳宗元被貶到湖南永州擔任司馬,在生命的最後四年,興利除弊,為當地辦了不少實事,同時,也留下了不少的傳世詩文。後人評介柳宗元“為人好佛究法,為文雄深雅健,為政廉潔奉公,為官化人及物”。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柳宗元是唐代最有才華的文學家,後人將他與韓愈等人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章《江雪》,不僅大多數唐詩選本都將其選入,而且歷代畫家紛紛為之作畫,企圖展示出它的意境,由此可見此詩影響之大。

武聖人故里歷史名城解州

柳宗元在經歷了短暫的政治得意之後,旋即迎來了後半生的顛沛流離和失意苦痛,他離開了繁華熱鬧的長安,進入了一個“千萬孤獨”的人生旅程。從此,中國的歷史上少了一位詩酒風流的高官顯貴,多了一位雄深雅健的文化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