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前5世紀~前221年),亦稱

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關於戰國的起始年份,共有7種說法,一般有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或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這三種說法為較多人接受。

戰國時代結束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中原。後世史家劃分東周前半為春秋時代及後半為戰國時代,東周在周赧王五十九(前256年)已被秦國所滅亡,所以東周不完全包括戰國時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不休,故後世稱之為“戰國”,“戰國”一名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

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

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徐州相王、四十六年(前323年)五國相王后各大諸侯紛紛僭越稱王(吳、越、楚三國早在春秋時代已稱王),周天子權威進一步受損。戰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大規模變革,例如郡縣制度、私田制、廣泛應用鐵器和貴族因亡國變為平民傳播知識。各國為獲取土地、財富、人口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之土地逐漸走向新時代,塑造了中央集權國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4]”的雛形。戰國承春秋時代的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各國相繼圖強而舉國變法,湧現了大量名將爭鋒和名士縱橫捭闔之典故,為後世傳誦。

七強並立

戰國時期諸侯各自為政,相互混戰,諸侯國內外動盪,社會非常不穩定。戰國初期東周境內尚有十幾個諸侯國,其中以齊、晉、楚、越四國的實力最強,有四分天下之勢。

經過春秋時期的長期鬥爭,晉國國君在春秋末期已經淪為傀儡,實權由幾個卿大夫家族掌握,春秋末期,智氏、範氏、中行氏和韓、趙、魏“六卿”又互相兼併,範氏和中行氏被消滅,封地被其他四家瓜分。以智伯瑤為首的智氏,於前455年聯合韓、魏兩家合兵攻趙,把趙襄子圍在晉陽,決汾水灌城。晉陽城即將被攻破時,韓、魏突然和趙氏聯合起來,於前453年消滅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全部土地。不久,三家又將晉公室的土地和人民,除曲沃(今山西聞喜縣)、絳州(今山西翼城東南)外,也都瓜分了。這時的晉國國君降到了三家之下,卑屈到要朝見三家大夫,是為三家分晉。齊國卿族田氏到陳完的第五世孫田恆,聯合鮑氏,滅了當時專權的欒、高二氏篡奪齊國政權(前386年田氏代齊)。後來燕國崛起,秦國中興,及其它一些小諸侯國陸續被吞併或淪為附庸。到了戰國中期,剩下七個主要大諸侯國秦、楚、韓、趙、魏、齊、燕,被稱為戰國七雄。

小國尚有東周、宋、衛、中山、魯、滕、鄒、費等,至戰國時期結束時除被秦國淪為附庸的衛國外,其他諸侯國都先後被七國所吞併。與七雄相毗鄰的還有周邊部族,如北面和西北面的林胡、樓煩、東胡、匈奴、義渠,南面的巴蜀和百越。至秦統一,通過列國的兼併戰爭和自發的經濟、文化交流與遷徙,這些部族多與中原人共同演化為漢族,另一些如林胡、樓煩、東胡等部族則融入匈奴,與後來南方的秦漢統一帝國成對立姿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