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中國對於加入“軸心國”還是“同盟國"是如何考慮和抉擇的

1940年下半年的民國政府,在面對日本對華侵略的背景下,面臨著一個重大的選擇:

一個是德意日軸心國

由於在此之前,德國迅速征服西歐,迅速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強烈關注。這其中最迫不及待的就是日本,他僅用了20天時間商討就宣告簽訂德意日同盟條約。此時德國風頭正盛,整個歐洲無人匹敵。因此,從表面上看,這個選擇上行趨勢十分明顯。

另一個是英美及後來的同盟國

這個選擇的前身是英法同盟,但是由於1940年夏天法國戰敗,英國獨自固守英倫三島,美蘇都還在隔岸觀火。因此,這個選擇在當時看來前景黯淡。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候,正確的選擇,對於中國的抗戰前途乃至中國的命運至關重要。

1940年,中國對於加入“軸心國”還是“同盟國

▲日本加入軸心國三國同盟條約簽訂儀式現場圖

一、德國的“邀請”

軸心國集團率先勸說中國政府加入軸心國。1940年11月11日,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告知中國駐德大使陳介,德國想要調停中日戰爭。裡賓特洛甫宣稱,歐洲戰爭最多拖到1941年春天就會有一個了斷。

如果中國還不趕快與日本談和,那麼軸心國集團就會承認汪精衛的南京政府。

而且,隨著中國抗戰局勢的持續惡化,英美所承諾的援助也會成為空中樓閣。只要中國願意與日本談和,甚至加入軸心國陣營,那麼德國願意做出保證,日本必定會言而有信、履行和約。

當時,在國民政府高層,有很多政要都建議中國與德國結成盟友,比如孫科、張群、王寵惠、朱家驊、齊峻等等。

在民間,親德的言論也很有市場,有些學者甚至在昆明創辦了一份名為《戰國策》的雜誌,大肆宣揚德國的成就。一向客觀中立的《大公報》在當時也刊登了很多明顯親德的文章。

這些政要和學者的親德言論,並非是因為他們欽慕德國法西斯的價值觀,而是由於英美等所謂的民主國家對中國抗戰的漠然無視和落井下石,傷透了他們的心。

尤其是英國,在1940年7月份還威脅中國,如果中國拒絕對日和談,那麼英國將無法保證滇緬公路的暢通無阻。

而當中國政府拒絕了英國的脅迫後,英國居然還真的就關閉了緬甸路。

面對這種困境,蔣介石在7月18日的日記中給自己打氣,“餘以四川為中心,尚有百萬基本軍隊,倭其奈我何?”

日本見英國的勸說不起作用,就轉而去求德國出面調停中日戰爭。德國當然也希望日本能夠從中國戰場儘快抽身,幫助德國一起對蘇或對英美開戰,減輕德國的外部壓力,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出面邀請中國加入軸心國陣營的動機。

1940年,中國對於加入“軸心國”還是“同盟國

▲抗戰前德國幫助中國建立的德械師

說完軸心國,我們再來看另一邊的英美,它們之間只有著鬆散的友好關係。

丘吉爾向美國請求軍事援助,羅斯福也只是開了很多空頭支票。1940年上半年,在納粹德國凌厲的攻勢下,法國迅速投降,西歐徹底淪陷,使得英國此時自身難保。

而美國政府由於受國內孤立主義情緒的約束,短期來看也不會有什麼像樣的作為。

此時的蔣介石,面對著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是應該聽從孫科等人的建議,對日和談,然後加入軸心國陣營,還是堅持拒絕對日和談,選擇站在不靠譜的英美的一邊?

二、中國的抉擇

事實上,自1937年中日開戰以來,蔣介石並沒有沒有完全拒絕與日本和談。甚至在1938年底之前,主和派還可以在政府內部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

但是蔣介石同意和談的條件是,日本必須無條件的放棄七七事變以來的全部侵略成果,而且必須重申保證尊重中國領土和行政權的完整

,否則免談。

蔣介石的強硬態度讓汪精衛等人感到深深的絕望,他們認為只要蔣介石還在領導國民政府,中日之間就完全沒有和平的希望。

況且,好不容易吃到嘴裡的肉,要全部吐出來,日本人當然不可能接受。

蔣介石對此心知肚明,他1940年11月26日的日記中分析日本的處境,“以其所犧牲,獲得佔領與慘淡苦痛所經營(土地、物資、事業、努力)之錦繡美麗之中華,如何能隨便輕易而放棄,而歸還於我焉?”

所以,中日和談,必定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衚衕。

不過迫於形勢,日本人沒有放棄迫使民國政府簽訂合約的奢望。因為日本原以為很快就可以打垮民國政府,逼迫民國政府絕望,喪失抵抗意志,然後會跟日本簽訂一個類似於《馬關條約》那樣的條約。

但是天不遂人願,侵華戰爭打了好幾年,民國政府並沒有被打垮,這使得日本深陷中國戰場的泥淖中不可自拔。

長期的戰爭,在不斷的透支著日本極其有限的國力。加上日本在諾門坎衝突中被蘇聯的機械化部隊吊打,導致日本政府的不安全感日益嚴重。

在此背景下,日本四處出動,張羅調停戰爭。他們先後遊說意大利出面調停、英國出面調停、德國出面調停、美國出面調停,上下亂竄,忙的不亦樂乎。但是,這些國家的調停工作無一例外都碰到了一鼻子的灰。

誠如時任駐美大使的胡適所言,和平比戰爭要困難一百倍,因為和平只能犧牲受害者,但是並不能滿足侵略者。

胡適還警告美國政府,任何日本可以可以接受的和平,都不可能是一個公平的和平,而只能是一個遠東慕尼黑協定的翻版,只能嚴重傷害美國的聲望。

1940年,中國對於加入“軸心國”還是“同盟國

▲軸心國集團宣傳畫

除此之外,蔣介石等人拒絕加入軸心國集團還有其他一些具體的原因。

其一,蔣介石並不看好德國未來的發展。

早在1939年4月,蔣介石就已經意識到德國有問題,他在日記中認定希特勒驕兵必敗,“希特勒演說驕矜得意,目無世界,其敗焉必矣”。德國入侵波蘭後,蔣介石又對波蘭人民表示同情,“希特勒之肉其足食乎?”

其二,蔣介石反駁孫科的一個理由,就是德國是陸軍強國,但並非海軍強國。

如果與德國結盟,德國的海軍勢力是根本無法進入太平洋地區協助中國的。

而美國和蘇聯的基本國策都是反日,只要中國堅持抗戰,則美國重整軍備後,必然會讓日本落於下風。

其三,軸心國同盟的形成,使得美日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丘吉爾也看到了這一點,他曾對中國駐英大使郭泰祺說,軸心國的成立使得國際局勢大為明朗,也使得美國孤立主義分子氣焰大受打擊。

也就是說,美國一旦增加軍備投入,則未來局勢可能發生劇變。

其四,蔣介石在日記中分析,蘇聯為了防止中國加入軸心國陣營而完成對蘇聯的包圍,很有可能會加大對延安的支持力度。

蔣介石對延安充滿了戒心,他怎麼可能會讓這種情況發生呢?所以蔣介石當然要果斷的拒絕德國的邀請。只要蘇聯願意,中國應該特別強調中蘇關係。

所以,蔣介石在1940年10月31日的日記中針對日、德、意三國同盟以後的局勢做出決策,其中,“中倭媾和為“下策”。

以倭對華侵略之野心,及其對中國積極移民之狀況,絕非一紙和約所能令其履行與撤兵;而且世界戰爭未了之前,何能使其對海南島等沿海島嶼之交還?我能鞏固西北與西南之根據地,倭寇亦無力西侵”。

第二天,他又正式提出了一份文件——中美英三國合作方案,目的是聯合英美共同對抗日本。他還把自己的方案告知德國,藉此打消德國的妄想。

從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蔣介石的選擇非常正確。雖然當時在汪精衛等人看來,蔣介石無疑是陷入了中國必勝的幻想世界中執迷不悟。

1940年,中國對於加入“軸心國”還是“同盟國

▲軸心國三國同盟條約簽訂儀式現場圖

三、日本的抉擇

相比較中國當時的謹慎,日本在就顯得太急功近利,以至於當軸心國集團成立後,蔣介石嘲笑日本軍人的愚蠢,竟然妄圖運用德國力量說服中國政府終止抗戰。

其實,蔣介石不應該只嘲笑日本的少壯軍人。因為當時日本的文官領袖,如首相近衛文磨、外相松岡洋右等,都積極推動日本加入德意同盟。

例如1940年7月,近衛文麿組建新內閣時,松岡向近衛文麿提交了一份備忘錄,敦促日本政府利用德國在歐洲肯定會獲勝的有利形勢,來建立“大東亞新秩序”。

不過,蔣介石的總體判斷沒有錯,日本倉促間加入軸心國,極大的惡化了它與英美等國的關係,將自己綁上了納粹德國的戰車。被套牢後的日本,以後只能跟著納粹德國同生共死,再無轉圜騰挪的餘地。

1940年,中國對於加入“軸心國”還是“同盟國

▲軸心同盟成立,三國舉行慶祝儀式

日本選擇加入軸心國,還不算最糟糕的決策。最糟糕的是,日本既然加入了軸心國同盟,卻還想著和英美眉來眼去。

軸心國協定成立後,松岡洋右還在幻想日本將在取得蘇美理解的基礎上,在亞洲建立霸權。

國際政治有時候不允許你左右逢源,尤其是圖窮匕見,刺刀見紅的時候。

一方面,日本看到德國輕而易舉的就打敗英法聯軍,攻陷西歐,就迫不及待的與德意結盟,生怕結盟晚了就分享不到勝利果實,一方面同時又尋求跟美英達成妥協,儘量避免雙方撕破臉皮。

日本盤算著兩邊都討好,兩邊都不得罪,天下哪有這樣的便宜事?在當時這場大國的博弈遊戲中,沒有中間地帶。

既然你已經加入了軸心國,那麼也就意味著你已經站在了英美的對立面,再無自由騰挪的空間。從此,日本的命運將會更加緊密地同德國的現實和潛在對手,尤其是美國的政策與戰略聯繫到一起

1940年,中國對於加入“軸心國”還是“同盟國

中美英三國舉行開羅會議

1940年下半年的民國政府,沒有像日本那樣,只看到短期的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的利弊。

戰後,中國不僅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維持了國家和民族的生存,而且還從一個貧弱無力的半殖民地國家成為世界“四強”之一,並且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

中國從此由一個世界舞臺上不起眼的小配角,正式走向舞臺的中央。

值得一說的是,蔣介石一生譽滿天下,謗滿天下,但這個決定中國未來的抉擇值得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