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淺讀之二

東周·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秦興師臨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顏率。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於齊。”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夫秦之為無道也,欲興兵臨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內自畫計,與秦,不若歸之大國。夫存危國,美名也;得九鼎,厚寶也。願大王圖之。”齊王大悅,發師五萬人,使陳臣思將,以救周,而秦兵罷。

齊將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顏率曰:“大王勿憂,臣請東解之。”顏率至齊,謂齊王曰:“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願獻九鼎,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梁。”顏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暉臺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齊王曰:“寡人將寄徑於楚。”對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於葉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終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顏率曰:“弊邑固竊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壺醬甀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非效鳥集烏飛,兔興馬逝,灕然止於齊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輓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齊王曰:“子之數來者,猶無與耳。”顏率曰:“不敢欺大國,疾定所從出,弊邑遷鼎以待命。”齊王乃止。

秦國,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拱衛西陲防禦西戎的貴族。

周初,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封為天子之附庸。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建立東周,被封為諸侯,又獲得岐山以西的封地。 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但是在很長的時間裡,偏居一隅的秦國在中原諸侯國眼中算不得主流國家。

在我們所知的歷史典故里,秦國一直是一個不太重視遊戲規則的角色。這一次,故事也是這樣開始的。秦國惦記上了周王室的國之重器----九鼎,還發動了軍隊直逼王城,這是要明搶的節奏啊。

九鼎,是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據傳,大禹的時候,將天下劃分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以一鼎象徵一州,象徵九州一統。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利象徵與意義,武則天 、宋徽宗就曾重鑄九鼎。

儘管名義上是周王室是天下共主,享有天子的名號,事實上此時的王朝已經沒落到仰人鼻息的地步,完全沒有和一個非主流的諸侯國硬鋼的底氣。周王立即召集大臣商量對策,自此,《戰國策》中第一個亮相的謀士----顏率登場了。

顏率說:“大王勿憂,臣請東借救於齊。”。

顏率為什麼選擇了齊國來馳援東周,而離東周更近的魏、韓卻沒有入選顏率的援救方案呢?包袱在後面。

顏率見到了齊王,先向齊王吐槽了一把秦的無道,再褒揚齊是大國。勤王本是諸侯國對周王室應盡的義務,齊國出兵就是替天行道,扶危濟亡,可以在諸侯中留得美名。顏率又稱,將九鼎“歸之大國”,是周君臣內自畫計,是周王和朝廷的一致的意思,不是我顏率私相授受,齊王你儘管放心去爭取。於是,齊王大悅,發師以救周,而秦兵罷。

齊國在整部《戰國策》中,有著極高的存在感。齊是周王室分封的最早、地位最尊崇的諸侯國之一。商末周初,太公望(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後,被封國建邦,史稱姜齊。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自立為國君,史稱田齊。戰國中期以前,齊國在軍事上、經濟上相對於秦乃至其它諸侯具有絕對碾壓的優勢。這也是顏率選中齊國來解東周之圍的諸因素之一。

齊王在解了東周之圍後,準備向周來兌現自己的利益了。周王又犯愁了,於是顏率再次踏上了東赴齊國的行程。見到齊王,顏率代表周國君臣向齊王表達了誠摯的謝意,並且擺出了信守承諾的姿態:“周賴大國之義,得君臣父子相保也,願獻九鼎。。。。”可是問題也來了,“不識大國何途之從而致之齊?”。齊王顯然沒有明確的運鼎路徑的預案,他按照自己掌握的地理和方位常識,指出自己可以向梁國和楚國借道運鼎。這正好是顏率需要的,顏率向齊王說,這兩國惦記九鼎那不是一天兩天了,其日久矣。九鼎運經兩國,肯定是有去無回,只進不出。齊王也茫然了,於是索性把決定權交給了顏率:“寡人終何途之從而致之齊?”。

顏率說:“弊邑固竊為大王患之。。。。”,我東周君臣也在私下為大王這件事憂慮啊,當初周武王伐殷紂王獲得九鼎之後,為了拉運一鼎就動用了9萬人,九鼎就是九九共八十一萬人。士兵、工匠、還要準備相應的搬運工具和被服糧餉等物資不計其數,如今大王即使有這種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從哪條路把九鼎運來齊國。所以臣一直在私下為大王擔憂啊。” 。。。讀到這裡,小夥伴們應該明白顏率為什麼一定要選擇齊國來解圍了吧?

顏率這態度之真誠、語氣之凝重估計齊王也被感動到了,齊王也漸漸明白了,這鼎我也是拿不走了。於是打消了獲得九鼎的打算。

據史料記載,戰國各諸侯國中,興師臨周以求九鼎的確實還有楚國。至於顏率所說的梁國覬覦九鼎,多系子虛烏有,因為梁國早在春秋時期已經被秦滅國了。


《戰國策》淺讀之二


《戰國策》淺讀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