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財富自由之路》之二

我眼中的《財富自由之路》之二


週末,修養生息導致時間緊迫,思維放空導致寸字難寫,長文計劃進一步延遲。寫多了最大的好處是擠一擠總有的,繼續把昨天挖的坑填了。


1、追求 100% 的安全感,肯定會把自己困在永恆的當下。我們必須放棄一下安全感,才能長期、深入地觀察和思考。

原來喜歡一直活在當下的感覺,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物,熟悉的話題,所有的都剛剛好。這就是過分追求安全感的表現,當熟悉的因素髮生改變,就會像鴕鳥把頭埋起來,眼不見為淨。但是,不說話就會失去認識機會,所有故事的起點都是主動鏈接,我主動把故事掐掉。

熟人話癆,生人笨拙。一直把這個作為自己的缺點,很長一段時間都困擾著我,讓我放棄了部分的安全感,覺得不能這樣子,需要改變。於是,我寫好自我介紹,在家好好練習。我參加活動聚會,面基好好說話。神奇的是,缺點消失了,因為問題解決了。

我以為改不掉的缺點,因為追求安全感,將自己的笨拙歸結為缺點,認命般的接受這是不能改變的性格,“我就是這麼差勁”。那是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其實是缺乏信心,覺得自己水平有限,說不出什麼有深度的內容。不說,只會是比較內向,說了,可能就會暴露水平不夠。

有些缺點,像個柺杖,它笨重,但是卻解決了我的“問題”,讓我永遠選擇活在熟悉的環境中。等我等放棄掉部分安全感,解決掉信心的問題,再去嘗試“陌生環境”,缺點就不存在。現在完全不會有問題,不說只是不想說而已。


2、最應該戒掉的惡習:抱怨。

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前三年屬於“智商可以,情商不夠”的狀態。如果是領導分配的任務,合理就會去做。不合理就會反駁,接著邊做邊抱怨。等到升職評級,總是中游區間,想想自己平時認真努力,該完成都完成了,然後又開始抱怨。

那時候,或許是旅行的原因,或許是閱讀的原因,或許是最惡劣的情況也經歷過。長年累月在國內,總是抱怨交通,抱怨教育,抱怨政策,等出了一趟國,真的是感覺到祖國的好。沒有高鐵,沒有掃碼支付,沒有中國美食,擔心這裡擔心那裡。等出了幾趟國,我再也沒有抱怨過。閱讀的書籍多了,很多東西慢慢清楚明白。比如,對於不合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爽快接下來,然後認真努力完成,用結果證明這個是行不通的,而不是用語言證明。

在不可考的某一天,我想通了,毅然地走上了只關注自己的道路。熟悉我的人,應該都知道,我基本沒抱怨,都快成了個“老好人”。旅行出了差錯,大家一片混亂,我都是不慌不忙,“沒事,有時間。實在不行,我們就再改改。”後來,小夥伴酒後吐真言,說有時候真的很想湊我,明明都這樣了,一點緊迫感都沒有。

什麼事情講清楚,答應做了就盡力做好,有問題解決問題,解決不了就去承受,而不是用語言解決有問題的人。抱怨沒有意義,只是無能和無奈的表現,避免讓自己陷入抱怨的最好辦法,成為更好的自己。


3、所謂“成功”,無非就是解答題高手做對了選擇題。

創業,九死一生。成功,萬里挑一。大多數人被自己所限,無法從自己的世界跳出來,去觀察一個更大更真實的世界,因為起跳需要能量(時間和注意力)。想到原來和小夥伴暢想未來,提到說要造一個足球訓練機器人,因為練習射門的時候,球踢出去了還要撿回來,多浪費時間。有了機器人,就可以專心練球。

當時,我們的思路就是把“我有一個強烈的需求”和“整個世界都有強烈的需求”等同起來,我們可以代表所有人。不過不擔心,反正這些年我們吹過的牛逼還少嗎?說完就爽完了,該幹嘛幹嘛,不然就是一筆昂貴的學費。

後來,有小夥伴做機械方面的創業,準備做一個加工銑刀的機床。聊天的時候,我有深刻的印象,中間提到:“我們這個機床都是歐美市場,購買費用昂貴,幾百萬。國內暫時沒有廠家設計製造,競爭對手稀少。而我們機床預估製造成本要低一兩百萬,還是很有前途的。”

現在回想起來,國內競爭對手稀少,說明設計製造的難度大或者精度不達標,有著一些難以突破的技術問題。不然,這麼多國內廠家有錢都不會賺,全都是傻子。當然,這都是馬後炮,實際情況並不是這麼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我只是想說,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以偏概全,認為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就能代表所有人,認為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這個需求的人。

我們需要思考自己的侷限來自哪裡,敬畏市場,敬畏世界,如果需要滿足別人的需求,就要跳出自己的世界,多去研究市場,多去觀察行業,研究消費者真正以為的需求。

這是 11 章 - 20 章的讀書筆記,說好的填坑,結果時間緊迫,感覺已經難填的坑挖的更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