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重心的南移,淺析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

歷史長期不斷的發展,經濟重心呈現著一種自北向南由西向東的發展趨勢,並且由內陸逐漸轉向東南沿海。

所謂經濟重心具備三種特徵:第一,經濟重心所在地區生產發展的廣度和深度超過其他地區;第二,經濟重心所在地區生產發展具有持久性和穩定性;第三,新的經濟中心取代舊的經濟中心後,封建政府在經濟上倚重新的經濟中心,並在政治上有所反映。

經濟重心南移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經濟重心在北方的黃河流域,由於受戰亂等因素的影響經濟重心南移;第二階段經濟重心南移至長江流域並保持著南移的狀態。在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中,對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先秦及秦漢時期,黃河流域所在的北方地區都是經濟發展的重心,同時也是全國政治中心。黃河流域孕育著華夏文明,夏商周三代在這裡出現。

夏商時期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們沿著河流尋找肥沃的土地,從而進行粗放式的生產勞作。到春秋時期鐵犁牛耕得到普遍使用,社會生產力水平普遍提高,經濟得到發展。戰國時期修建的鄭國渠等水利工程使得“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疆,卒並諸侯”。

關中地區是秦漢時期的政治中心,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的中心地區,“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河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諸侯豪傑強族於京師”,關中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超過南方地區。

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的南方地區因人口密度小缺少充足的勞動力,加之技術水平落後,經濟發展一直落後北方。直至漢末,南方地區依舊人煙稀少,樹林繁茂,農業經濟與商品經濟的發展處於原始狀態。

從經濟重心的南移,淺析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戰亂不斷,諸侯割據,北方地區成為諸侯割據的焦點,人們南下至長江流域等地躲避戰亂。曹魏、西晉初年,北方一時出現相對穩定的局勢,但是八王之亂打破了暫時的平穩局面,使得政治混亂戰爭不斷,經濟發展再次破壞。

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出現了五胡亂華的局面,局面更加混亂。人們為躲避戰爭南下,出現了“永嘉南渡”。北方人的南下帶來了大量勞動力和當時先進的生產技術,南方大量肥沃土地得到種植,南方地區得到開發,經濟迅速發展。

雖然北方地區自東漢末年起戰爭不斷,多處土地無人耕種,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經濟發展停滯,而南方經濟迅速發展,但是南方經濟的總體水平依舊沒有超過北方。

這是由於北方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經濟實力雄厚,而南方地區剛剛得到大批勞動力與先進的生產技術,經濟迅速起步,但是並不能超越北方成為經濟發展的重心。

從經濟重心的南移,淺析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

隋統一之後開鑿大運河,加強南北方之間的聯繫,促進南北方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唐朝前期社會繁榮,南北方經濟一齊發展。安史之亂打破了穩定繁榮的局面,藩鎮割據、宦官專政,政治混亂社會動盪。

經隋唐兩代,南方經濟快速發展逐漸趕上北方的經濟水平。唐朝後期及五代時期北方地區社會動盪自然災害不斷,經濟衰退,人們南下,繼續開發南方,南方經濟持續發展。北宋時南方經濟持續發展,人口逐漸與北方地區的人口持平。

至南宋時南方地區的人口超過北方,經濟發展水平也超過北方,至此,南方地區成為經濟發展的重心。至元明清南方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遠遠超過北方地區,資本主義萌芽也出現於南方地區。

經濟重心的南移受自然環境、政治、人口遷移和生產力發展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對這些因素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反作用,也是經濟重心南移所造成的影響。

南方地區具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溫暖潮溼的氣候,適合人類的生存和生產種植,在魏晉之前江南地區並沒有得到開發,江南地區人煙稀少,人口集中於長江流域,自魏晉起,江南地區陸續得到開發,但對江南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甚微。

從經濟重心的南移,淺析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

在政治方面,全國的政治中心整體上呈現出一種自北向南、由西到東的發展趨勢,西安、洛陽、南京、開封、杭州、北京等古都正是體現了這一發展趨勢,與經濟重心的南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晉朝時政治中心由西安轉向南京,五代時期全國的政治中心由西安洛陽逐漸轉變為開封,到了南宋時全國的政治中心又變為杭州,到明朝建立都城由元時的大都(今北京)變為南京,雖然明成祖朱棣將都城遷往北京,明清兩代的都城都在北京,但也大體上呈現由西向東的發展趨勢。

在明清時經濟重心已然在南方地區,政治中心雖在北京,但是科舉考試所舉人才大多來自南方地區,如直隸、浙江、江西、湖廣等地,反映了經濟重心南移後對政治及文化方面造成的影響。

《漢書·元帝紀》中說“安土重遷,黎民之性”,經濟重心南移對人口的遷移所造成的影響較小,人們不願離開自己所熟悉的地方,歷史上人口的大規模的遷移多是受到戰亂和自然環境的影響,三國、西晉永嘉、北宋時期所呈現的人口大批遷移的局面皆是受天災人禍的影響。經濟重心的南移促進了江南地區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也使得資本主義的萌芽率先在江南地區出現。

在經濟重心南移這一過程中,促進了農業上的技術革新如:曲轅犁、筒車、風力水車,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尤其是江南地區,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到兩宋時經濟重心南移至長江流域,在這期間手工業發展繁榮,尤其是紡織業、制瓷業、造船業,商業貿易也是十分繁榮。

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對我國社會方方面面產生了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