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故事可信吗?强盛的隋王朝为何那么快被推翻?

白驼西来


提起隋炀帝杨广,大多数人对其第一印象都是“昏君”一类的词汇,但是随着近年来历史上对杨广的“平反”,其正面功绩也是越来越得到后世的认可,也终于使得杨广可以喘上一口气了。

作为一代君王来说,肯定都是会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的,而杨广也是众人之一,但不同的是杨广除了个人能力外,还有一个不错的事业基础。杨广的父亲杨坚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杨坚当年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建立起大一统的隋朝,而且杨坚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后来留给杨广的也绝不是一个烂摊子。

不同于杨坚从乱世出身,杨广起初的继位也是被人担心过魄力如何的问题。关于杨广在位举措,其实也是有正面和反面两层意义的,其中正面是建立起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并开创了科举考试的选拔制度,这些都是对后续朝代产生深远影响的行为。

除了政治和经济外,杨广还是历史上少有的能亲征西部边境的皇帝之一,当时社会条件下,杨广竟然还能带领众将亲登海拔四千多米的祁连山,而杨广不但上去了,而且后面的安排也是十分的有排面,他在这里大摆宴席,宴请群臣以及周边国家的使者。在杨广的支持下,张掖地区商业贸易也得到了高度发展。

杨广的执政期并不算长,只是有短短的十四年而已,但是这十四年中,杨广始终是在忙于扩张领土的事业,比如征突厥、契丹,平定吐谷浑,远征高句丽等等。

虽然前面提到杨坚在位期间提供了不错的基础,但是当时的社会刚刚经历过南北朝混乱且分裂的局面,当时的百姓还应该是以休养生息为重,而频繁的战事对于百姓来说,无异于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特别是在杨广三次征战高句丽的时候,均是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时的高句丽也就是现在的辽东半岛一带,除了隋朝外,还有后来的唐朝也都远征过高句丽。但是因为隋朝的军队大多都是陆军,而在与高句丽的水战中,使得隋朝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而因战争损失掉的大量农民和士兵,也等于让隋朝内部失去了大量的劳动力,而荒废的农业也对国家的经济基础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一征高句丽失败,杨广短暂休整后,再次发起二征高句丽的战争,这次远征虽然获得比较大的成功,但是内部的杨玄感又扣押前线粮草发起叛乱,无奈之下只好撤军平叛。可能是高句丽对杨广的诱惑实在太大,不久后就又发起了第三次战争,这次远征又赶上了国内的农民起义,杨广最后也只能是撤兵。

三次远征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给国内民众造成的巨大伤害,终于使得隋朝内部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瓦岗寨、窦建德等人更是在与隋朝官兵的对抗中频频获胜,而杨广的随帝国也在此期间逐渐的土崩瓦解。

总结来说,杨广绝对不是一个昏君,但是其在位期间急功近利,而且还缺乏有效的规划,终于导致民众不堪重负,也使得杨广从一个本来应该建功立业的一代明君,最后成为了亡国之君。


博博侃历史


隋朝之所以会二世而亡,全是由于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奢侈无度而起。对杨广的评价史不绝书,怎么会不可信呢?

1.隋文帝杨坚的“开皇之治”为大隋奠定了统治基础

为什么强盛的大隋王朝,会在短短的37后便被推翻了呢?这还需要从隋朝之所以得以建立说起。

(隋文帝杨坚)

众所周知,自从西晋王朝因“八王之乱”实力大削,最终被匈奴人灭亡之后,历史便迈入了黑暗的南北朝时代。

其间战争连绵不绝,百姓生灵涂炭。因此,“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再次发挥了作用。

在民心思安的大环境下,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成功夺取政权,建立了大隋王朝。之后又于公元589年灭掉陈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历史使命。

然而,天下虽然归于一统,但是要巩固大一统局面,却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否则,若百姓不能从中获得安宁,改善其生存境地,则必将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

(晋王杨广)

因此,隋文帝杨坚便一面厉行勤俭朴素,一面勤于治国,方才使天下得以安定,出现了经济发展,军力提升,政治稳定,百姓安乐的可喜局面。

在此期间隋朝国力蒸蒸日上,史称“开皇之治”。

2.隋炀帝杨广即位喜奢侈乐享受,又好大喜功

可是好景不长,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太子杨广趁机夺取帝位,史称杨广为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开局良好,毕竟老爹给他奠定了铁桶江山,只要杨广能够把手中的牌打好,不难做个守成之君。

然而,隋炀帝却偏偏把一手好牌打了个稀巴烂!隋炀帝既喜欢奢侈追求享受而又好大喜功。自其上台以后,先后修建洛阳城和大运河,耗费了大量民力、物力。

(隋炀帝)

虽然说修建洛阳城是为了巩固统治,修建大运河也是为了沟通漕运,便于将粮食和物资输送到西部地区。

但是由于工程过于浩大,使百姓因疲于奔命而怨声载道。

此外,隋炀帝杨广非常喜欢旅游。他为了巡幸江都,建造了庞大的船队。不惜扰民伤财,也要显示帝王的尊贵和威风。

隋炀帝杨广从洛阳出发,率后妃、群臣在内的20万人的庞大队伍,乘坐大船沿大运河东进,仅拉纤的民伕就用了8万多人。

还强迫两岸百姓贡献美食,献食运动搞的百姓苦不堪言,许多人家为此荡尽家财,巡幸江都只是隋炀帝追求奢靡享受的冰山一角,至于广选美女,建造宫殿园林的事情就太多了。

而这既需要大量的钱财,也需要百姓负担沉重的劳役。

这些钱谁出啊?

皇帝不会出,大臣也不会出。

当然只能通过加派税赋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这些活谁干啊?

皇帝不会干,大臣也不会干。

当然也只能强迫老百姓来服劳役做苦工!

隋炀帝如此不爱惜民力,老百姓怎么可能拥护他的统治呢?

仅仅奢靡享受还不能满足隋炀帝,他还要对外宣扬武力。隋炀帝曾经接连三次大规模对外用兵,但却劳师靡饷而无功!

(唐高祖李渊)

3.起义狂飙烽火连天,隋炀帝断送了大隋江山

在沉重的战争压力下,老百姓或是被迫当兵,或是轮输转送物资,耽误了农业生产,扰乱了百姓生活。

因此,隋炀帝杨广便大失人心,再也无法忍受隋炀帝压榨的百姓们纷纷起来反抗。

从公元611年的瓦岗起义开始,席卷整个隋朝天下的大起义接连不断。原隋朝官僚和野心家、投机派们也纷纷趁火打劫。

太原留守李渊趁隋炀帝远避江都,京师空虚的机会于公元617年袭取长安,隋臣王世充也在洛阳割据自立,窦建德纵横河北,其他地区也大多落入了军阀之手。

(唐太宗李世民)

在枭雄迭起各霸一方,大隋王朝摇摇欲坠的形势下,隋炀帝杨广的宠臣宇文化及,利用禁卫军多是关中子弟思乡情切的情绪,趁机煽动禁卫军反水杀了隋炀帝杨广。

杨广死后,宇文化及建立了“许国”,当上了“皇帝”。但是,不仅便被其他军阀消灭掉了。当隋炀帝的死讯传到长安以后,唐国公李渊便趁机逼傀儡隋恭帝扬侑“禅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即皇帝位,建立了大唐王朝,史称李渊为唐高祖!至此,曾经强盛无比的大隋王朝仅仅维持了37年,便被隋炀帝杨广折腾没了……


北疆同心聊历史


隋炀帝从他老父亲手里接着来的是一个强盛的帝国。但他很毫不珍惜。他是一个有大头症的皇帝,每天都在想实现他的千秋大业。但是老百姓已经在隋炀帝领导下生存不去了。老百姓不想什么大业,只想安安稳稳过自己小日子。

他连续搞数个大型工程:营建东都洛阳;修建大运河,役使上百万民工整日辛苦劳作在工地上,很多人活活累死。又三征高丽,很多百姓惨死在异国他乡,尸骨做了他乡的孤魂野鬼。

无休止的工程和征战逼的老百姓没有活路,除了造反推翻这个残暴的王朝。于是在隋末农民起义的烽火中,隋王朝统治结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