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沒那麼難

本文共4246字

預計閱讀8分鐘 與你分享

近日,我無意間在微信讀書上瞄到了葉聖陶先生所著的《給孩子的寫作課》。

料想,可愛多將來長大了,也要學習寫作,我這母親提前幫他探探路挺好,便打開書本閱讀。

不曾想,這本書不僅對教師指導孩子寫作有所啟發,對成年人提高自身的閱讀與寫作能力亦是大有裨益。

作為教育界的泰斗,葉老將自己多年來指導學生寫作的真知灼見,推心置腹之論全部收錄書中,既淺顯易懂,又簡單實用,值得我們學習、應用和推廣。

以下內容為部分文摘與閱讀心得,分享給大家。


寫作,沒那麼難

01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我們要記著,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才會作成什麼文字。所以論到根本,除了不間斷地向著求充實的路走去,更沒有可靠的預備方法。”

看到這句話,我想到了小學時寫的一篇作文——《我想當老師》。

由於缺乏對教師職業的正確認知,我那篇作文只是空洞地讚揚了教師的園丁、蠟燭和春蠶精神,卻挖不到一丁點兒事實作依據。遑論出彩,就連最基本的引發讀者共鳴,都做不到。

沒有紮根於生活的理想,好比斷了線的風箏,最終的結局只能是重重摔在地上,啃滿嘴的泥。

唯有充實生活,增加大腦庫存,才有可能讓流注筆端的文字開花結果。

正如書中所言,“人是生來就懷著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養,自會抽芽舒葉,開出茂美的花,結得豐實的果。”

再說遊記,這也是學生日常習作中比較常見的一個體裁。

有些父母不愛出門遠遊,或者沒時間帶孩子出去玩。老師佈置遊記,就是這幫孩子最頭疼、最痛苦的時刻了。

試問,從未去過山川大海的孩子,何以描述出山的險峻,海的壯闊?從未置身於蟲鳴鳥叫的自然環境,何以形容出鳥叫的婉轉,蟲鳴的清亮?

“遇悲喜而生情,觸佳景而興感。”唯有置身其間,調動孩子所有的感官去看,去聽,去聞,去摸,才有可能讓孩子文思泉湧,妙筆生花。

葉老再三強調,“所見要真,所聞要切,所感要深,所思要透。達到這些要求,是整個生活裡的事,不是執筆學習寫作時候的事,然而是寫好文章的真正根源。”

寫作,沒那麼難


倘若實在沒時間陪孩子出門,一家人陪孩子看看優秀的紀錄片,也是不錯的。

02寫作如說話

“寫文章跟說話是一回事。用嘴說話叫作說話,用筆說話叫作寫文章” 。

在葉老看來,“寫作是極平常的,可是極需要認真的一件事情。”其中“立誠”是最要緊的,必須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

“作文上的求誠實含著以下的意思:從原料講,要是真實的、深厚的,不說那些不可證驗、浮游無著的話;從寫作講,要是誠懇的、嚴肅的,不取那些油滑、輕薄、卑鄙的態度。”

“所有材料都是自己的經驗,順著這個方向走去,是一條寫作的平坦大路。”

因此,好作文絕不是華麗辭藻的拼湊,也不是好詞好句的堆砌,而是認真觀察自然現象,仔細體味生活點滴之後,流淌出來的真情實感。

我把當下的寫作定位在母嬰育兒,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不會寫職場鬥爭,也不擅長寫男女愛戀,更不會構造科幻離奇小說,這些於我而言,太遙遠,太陌生,太不切實際。

自從成為全職媽媽,我生活中接觸最多,研究最深的對象是可愛多,啃的書籍大多也是有關育兒的。

唯有育兒,我才有真實、真正的發言權。唯有力求真實,堅持說心裡話、實在話,才有可能引發讀者共鳴,贏得更多的讀者與粉絲。

事實證明,我做對了。

最近這段時間,公眾號、簡書上的粉絲量大幅增長,互動留言明顯增加,有朋友給我留言,“很喜歡你的文章,想不到我的同學之中還出了位作家。你的育兒觀,生活觀都值得反覆閱讀回味”。

寫作,沒那麼難


0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人生一輩子閱讀,其實是一輩子在積蓄中,同時一輩子在長進中。”

但時間、精力有限,我們不可能讀盡這世上所有的書。

葉老談及挑書讀的重要性時,說“不要盲從‘開卷有益’的成語,也不要相信‘為讀書而讀書’的迂談。”

“書中包容的是人類的經驗,但是,那經驗如果是錯誤的、過時的,你也接受它嗎?接受了錯誤的經驗,你就上了它的當。接受了過時的經驗,你就不能應付當前的生活。所以書非揀選不可。揀選那正確的,當前合用的書來讀,那才‘開卷有益’。”

其次,“閱讀必須認真,先求認真,次求迅速,這是極重要的基本訓練,要在閱讀課中訓練好。”

“讀過一節停一停,迴轉去想一下這一節說的什麼,這是個好辦法。讀過兩節三節,又把兩節三節連起來回想一下。這個辦法可以使自己經常清楚,並且容易記住。”

再次,“要使書為你自己用,不要讓你自己去做書的奴隸。”“讀書頂要緊的事情,是把書中的經驗化為自身的經驗。隨時能夠‘化’,那才做到‘開卷有益’的極致。”

最後,要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學生讀課外書要注意養成好習慣。

先看序文或作者、編者的前言,知道全書的梗概,是好習慣。

把全書估計一下,預定分若干日看完,而且果真能按期看完,是好習慣。

有不瞭解處,不怕查工具書,不怕請教老師或朋友,是好習慣。

自覺有所得,隨手寫簡要的筆記,是好習慣。”

“需要翻查的,能夠翻查;需要參考的,能夠參考;應當條分縷析的,能夠條分縷析;應當綜觀大意的,能夠綜觀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夠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義有疏漏的,能夠指得出它的疏漏之處。”

“一個人有了這樣的習慣,一輩子讀書,一輩子受用。”

04寫作要知行合一

寫作第一要緊的事便是想。


寫作,沒那麼難

想清楚 “為什麼要寫,該怎樣寫,哪些必要寫,哪些用不著寫,哪些寫在前,哪些寫在後,是不是還有什麼缺漏,從讀者方面著想是不是夠明白了……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有了確切的解答,才是想清楚。”

想清楚了之後,還得多動筆,多練習。實踐方可出真知。

“你所以不會寫作,只因為你沒有養成寫作的習慣。養成習慣的方法並不難,不過是要寫就寫,不要錯過機會而已。”

“讀一本書,得到了一點意思;經歷一件事情,悟出了一個道理;與朋友談話,自己或朋友說了有意義的話;參加一個集會,那景況給予自己一種深刻的印象;參觀一處地方,那地方的種種對自己都是新鮮的有興味的,這些時候,不都是你的寫作機會嗎?”

“寫信、寫日記、寫隨筆,此外凡遇見可以寫作的材料都不放過,隨時把它寫下來,這些都是基本練習。”

大家一定要記住,“要動腳,才會走;要舉手,才會摘取;要執筆,才會寫作。”

05明辨詞義,巧用工具書

葉老說,“工具書是不開口的顧問,會回答你的各種疑難;工具書又是包羅萬象的博物館,能讓你查考各種想知道的事物。”

唯有明辨詞義,明晰詞性,方可在寫作時用得貼切,用得巧妙。

就我最近參加“文字之光”主題寫作點評的經驗來看,許多作者對“的”、“地”、“得”的理解不到位,經常會用錯,用岔。

這就告訴我們,讀書遇到“攔路虎”時,不可不懂裝懂,也不要一跳而過,一定要好好地借工具書一查究竟。唯有理解,方能將其化為己用。

葉老還大方地分享了幫助孩子理解字詞的好方法。

“一個語彙的意義,孤立地瞭解不如從運用那個語彙的許多例句中去了解來得明確。如果能取近似的語彙來做比較就更好。譬如‘觀察’跟‘視察’,‘效法’跟‘效尤’,意義好像差不多;收集許多例句在手邊(不一定要記錄在紙上,想一想平時自己怎樣說的,人家怎樣說的,書上怎樣寫的,也是收集),分別歸攏來看,那就不但瞭解每一個語彙的意義,連各個語彙運用的限度也清楚了。”

“其次,應該清楚地瞭解兩個語彙彼此能不能關聯。由於意義的限制,某些語彙可以跟某些語彙關聯,可是絕不能跟另外的某些語彙關聯。譬如‘蘋果’可以跟‘吃’‘採’‘削’關聯,可是跟‘喝’‘穿’‘戴’無論如何聯不起來,那是小孩也知道的。”

腦中的字庫富足了,明朗了,寫作時巧用妙用的幾率,自然而言就高了。“熟悉了某種句式,某個詞用在什麼場合才合適,寫作的時候拿來應用,那準不會有錯。”

防止用錯字詞,還有個消極的好辦法,那就是“凡是不熟悉的句式和詞,絕對不要亂用。”

當然,我們個人要置備所有的工具書是辦不到的。這個時候,小朋友們可以儘量利用學校圖書館和公立圖書館裡的工具書。

寫作,沒那麼難


在閱讀各種課外讀物時,養成查閱工具書的好習慣。

06寫文最講究經濟

“文章為求寫作和閱讀雙方的省事,最要講究經濟。”

“儘量少用長句,凡是能夠分為幾句而不損害意思和情態的長句儘量分。”

“無論一個形容語,一個插語,一個‘了’字或者‘著’字,可寫可不寫者不寫。正像善於用錢的人一樣,不該省錢的地方絕不妄省一個錢,不該費錢的地方絕不枉費一個錢,這才夠得上稱為經濟。”

寫作,沒那麼難


與文章主題無關的句子,即使再美,也不可留。

舉個例子,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有關友情的文章《世間最純淨的顏色》。

其中有幾段,自認為寫得挺美。

“我迷上了水,迷上了它的透徹,迷上了它的包容,更是迷上了那無窮無盡的變幻。

它可以是靈動的水之精靈,也可以是形態萬千的雪之冰晶。

它可以澄澈如鏡,如實呈現身下之物的本真,也可以在必要時變得混沌不堪,給底下的生物以生命的庇護。”

但是,這段話寫的是水的包容和變幻,而非水的顏色,與主題不符,唯有忍痛割愛。

後來,我將這一段改寫為“它是澄澈如鏡的水之精靈,是形態萬千的雪之冰晶。它可以如實呈現身下之物的本真,也可以在光的作用下,綻放七彩的斑斕。”

雖不及前文讀起來有文采,內容卻與題目更相稱了。

07修改文章的好辦法

要想把文章捋順,“把寫成的文章念一遍是個好辦法,可以檢查是不是通篇上口。不要把它當文章念,要把它當話說,看說下去有沒有不上口的地方,有沒有違反現代語言規律的地方。”

鑑於寫文與說話的原理如出一轍,我們平日裡應特別注重語言習慣的鍛鍊。

“我們必須要求自己,無論何時不說一句不完整的話,說一句話一定要表達出一個意思,使人家聽了都能夠明白;無論何時不把一個不很瞭解的詞硬用在語言裡,也不把一個不很適當的詞強湊在語言裡。”

“我們還要要求自己,無論何時不亂用一個連詞,不多用或者少用一個助詞。說一句話,一定要在應當‘然而’的地方才‘然而’,應當‘那麼’的地方才‘那麼’,需要‘嗎’的地方不缺少‘嗎’,不需要‘了’的地方不無謂地‘了’。”

“這樣鍛鍊好像很淺近、很可笑,實在是基本的,不可少的。”

“鍛鍊語言習慣要有恆心,隨時隨地當一件事做,正像矯正坐立的姿勢一樣,要隨時隨地坐得正,立得正,才可以養成坐得正,立得正的習慣。”

有時候,剛寫好的文章,自己反覆閱讀可能也發現不了問題。這個時候,建議晾幾天再讀。對文章的記憶消散些了,再讀舊文便有了陌生感,更容易發現其中的字句問題了。

再有,可以請幾位好友閱讀,幫忙糾錯。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自己發現不了的問題,別人可能一眼就看出來了。


寫作,沒那麼難

“總而言之,寫作不僅僅是純技術的準備,最重要的是實際生活的準備,不從這兒出發,就沒有根。”

“急躁是不成的,秘訣是沒有的。實際生活充實了,種種習慣養成了,寫文章就會像活水那樣自然地流了。”


文中“”部分為書中文摘,有興趣的朋友建議看原著,真的會讓你受益匪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