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更願意去咖啡館看書、寫作、工作?

咖啡館是這麼一個地方:它有點吵,卻並不喧鬧;人很多,卻彼此獨立;擁有著濃厚的現代社會的煙火氣息,但你卻篤定地知道不會受到干擾;它提供給你一種觀察的機會:你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人,但你知道無需跟他們發生聯繫。

為什麼很多人更願意去咖啡館看書、寫作、工作?

它在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之間微妙地取得了一種平衡:較之前者,它連接起了許多與你相似的人,把它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百態帶到你的面前;較之後者,它又保證了封閉性和隱私性,身旁一尺之內是你的領地,別人會默契地避讓而不需要你說些什麼,這令人很舒服。

有段時間我在家靜休,幾乎不與任何人聯繫。每天睡到臨近中午,起來吃一頓brunch,下午則專心讀書、寫字,直至傍晚,出門匆匆穿過大街小巷,到超市和餐館買食物回來。夕陽把餘暉投在身後,旁邊是帶著疲倦神情、拎著或揹著公文包,三三兩兩從身邊經過的下班族。

為什麼很多人更願意去咖啡館看書、寫作、工作?

有那麼幾次,望著步履匆匆的人群,會突然想到,原來又一天過去了,幾乎不留任何痕跡,也沒有任何感覺。日升月落,而第二天與今天如出一轍,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重複下去。身邊這些來去匆匆的人背後,都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剛剛結束的一天,錯過了怎樣的可能性?如果可以重來一次,又會否演繹出不同的結果?

那是一種很奇特的感覺。你一個人走著,活著,思考著,突然發現整個世界安靜地待在你的身邊,秩序井然、井井有條地運轉著。你像是一個被剝離出來的個體,在世界面前小得可以忽略。唯一與別人產生聯繫的是規則:你付出金錢,交換食物,然後再無牽絆,只是一名沒有名字和麵孔的顧客。世界缺你一個似乎也別無二樣,你跑動起來卻始終追不上世界的步伐——它只是在那兒,按照一如既往的模式存在著,你卻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融入進去。

為什麼很多人更願意去咖啡館看書、寫作、工作?

那是一種孤獨感,被世界疏離的孤獨感。

這大概是都市人最常見的病症吧。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孤獨,也許並不是因為沒有人陪在身邊,而是不知道要跟誰說些什麼,覺得這個世界變得陌生而遙遠,覺得正在慢慢失去跟這個世界的一切聯繫和意義。

一直在家裡工作,這種症狀會慢慢地滋生和紮根。在沉默中沉浸太久,會容易陷入幻覺,覺得整個世界只你一人。覺得過於安靜,疑心時間已經停滯。直到窗外的蟬鳴聲使你回過神來,看見買菜的人從窗外走過,聽見樓下傳來嘮嗑和閒聊的聲音,你才開始感受到這種撲面而來的、熟悉而陌生的生活氣息。

為什麼很多人更願意去咖啡館看書、寫作、工作?

什麼是咖啡館的意義?這大概就是咖啡館的意義。在咖啡館裡,你可以感到自己跟世界處於聯繫之中,看到各式各樣的人進來、出去、經過,看到這個世界的忙碌運轉和川流不息。這種感覺會比一個人更讓你感到舒服。

比起安靜,一定程度的、隔離在外的喧鬧其實才是更自然的狀態。人有一種最本質的需求,就是跟這個世界建立聯繫,以確認自己存在的需求。脫離了聯繫,人就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掉隊的人彷彿落後於這個世界,再不趕上去就會被世界拋棄。

為什麼很多人更願意去咖啡館看書、寫作、工作?

和咖啡館聯繫在一起,這種狀態很容易被看作一種布爾喬亞式的、有點矯情的「奢侈的煩惱」,但其實,這是每個人都可能產生的情緒。譬如,到圖書館裡自習,也許只是為了安心,因為大家都在做一樣的事情;譬如,凌晨三點拉開窗簾,看著城市在燈光的海洋裡面靜默不動,會突然有點無所適從和不知所措——這個世界太龐大,太空洞,讓人感到恐慌。

我們逃離人群,又無法避免地被推向人群。我們對抗世界,又無法斷絕這個世界的牽絆。我們直面內心,卻難以承受巨大的安靜和空曠。我們投入到閱讀、寫作和工作裡面,卻迷失在意義的缺失中。

為什麼很多人更願意去咖啡館看書、寫作、工作?

都市裡的人,揹負和承擔的東西太多,面對的東西也太多。很多時候,只是希望有這麼一個空間,不說話,可以做自己的事,可以發發呆,可以看看人群,告訴自己,世界上還有這麼多的人,跟我一樣,在各自做著自己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