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運用這些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高效學習(二)

(*接上篇)

03
思維導圖-用心總結、系統化知識

錯誤做法: 盲目刷題,沒有真正“用心”,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看似花了很多時間,考試可能還是不會。當然必要的刷題還是很有必要的,其目的就是使已經納入自己知識體系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但是不動腦筋,盲目刷題的背後,體現了一個“懶”字,沒有真正“用心”。刷題只是過程,但學習應更注重結果,在學習中,“苦勞”不重要,結果才重要。有些人刷著刷著就忘記為什麼要刷題了,為刷而刷,浪費時間。其實,刷題的真正目的是:熟練掌握知識。

專業知識:

為什麼要構建知識體系?

“假如讓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學僅僅歸結為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一言以蔽之:影響學習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據此進行教學。”

--美國心理學家 奧蘇泊爾

原創 ∣ 運用這些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高效學習(二)

△ 美國心理學家 奧蘇泊爾(圖片自網絡,未知來源)


比如,整數加減法的筆算與小數加減法的筆算就是一脈相通的,如果整數加減法的法則掌握比較透徹,學習小數加減法時學生完全可以進行有效遷移。

所以,將新學的知識納入自己舊的知識體系中,即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非常重要

如何構建知識體系?

在構建知識體系中,思維導圖無疑是一個利器,它是應用於記憶、學習和思考的思維“地圖”。它尤如一棵有枝丫的大樹,尤如一串葡萄,尤如一個圖書館的索引,或者是一本書目錄的變式等。總之,思維導圖是我們構建知識體系的利器!它的存在,可以讓我們把零碎的知識,變成一個體系,可以按圖索驥,使這些知識牢固地存在於我們的知識體系中。當然,顧名思義,通過一張圖,也可以讓我們的思維變得形象、條理、清晰。

思維導圖可以通過系統學習獲取,當然也可以自己摸索,只要把一些零散的內容,變得系統,有章可循即可。

原創 ∣ 運用這些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高效學習(二)

(圖片自網絡,未知來源)


原創 ∣ 運用這些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高效學習(二)

上圖是筆者參加某考試時對某章節所做的思維導圖。等到把這張圖全部背下來,如果考試出現本章的內容,基本上都可以拿到分的。當然每一章都這樣複習,要通過考試並非難事。

建議做法:

1.榜樣作用-讓孩子多看看學霸們的筆記本。我們來看看學霸的筆記,通過這些筆記,我們似乎看到了,他們的成功並不是隨隨便便的。當別的孩子寫完作業,作業本一推,跑去玩耍時,學霸們可能正在用思維導圖認真總結本章節的內容;當別的孩子躺在床上,馬上就進入夢鄉時,學霸們可能正在大腦裡,嘗試複習當天/本章節的內容。所以,學霸們貌似輕鬆的背後,他踏踏實實付出了多少,只有自己知道。

原創 ∣ 運用這些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高效學習(二)

△ 學霸筆記 (圖片自網絡,未知來源)


原創 ∣ 運用這些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高效學習(二)

△ 學霸筆記 (圖片自網絡,未知來源)


是不是感到這些學霸們在學習上特別用心?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所以,在學習的道路上,你有多用心,就可能有多成功!

2.可以參加專業的思維導圖培訓,關鍵是養成系統思維習慣。

有的家長把思維導圖想得很複雜,但如果把它當成一個輔助學習的方法與工具,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整理和總結,可能就不會覺得它神秘了。思維導圖可以自己畫,當然讓孩子參加專業的思維導圖培訓,系統學習,並養成系統思維的習慣也非常好。

3.學習動手自己畫。我們在實踐訓練中,對個別孩子也會加以類似的指導,有的孩子通過總結數學的某些章節,數學成績果然有了大的提升。因為這些知識點他都會了,再去考試,只要不著急,放鬆,成績自然就會上去。但關鍵是,動手畫,行動起來,並把這些知識掌握!

原創 ∣ 運用這些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高效學習(二)

(圖片自攝圖網,已授權使用)


04 學習元認知策略-自我覺察、主動學習

錯誤做法: 有的孩子從不認真思考學習是什麼,這些學習內容對我來說難嗎,對別人來說呢?在學習時自己也說不清是開心的、難過的,或是緊張的?看到困難就想退縮,不知道怎麼辦?學習之前無計劃、學習過程無控制、學習過後無反思與總結。

專業知識: 以上問題涉及到一個心理學專業術語-“元認知”,這是個晦澀的概念,說白了,就是對認知的認知,再通俗一點,就是對某件事,到底是怎麼想的。比如學習的元認知,就是對學習這件事是如何思考的,即跳出學習這一過程本身,站得遠一點來思考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習元認知包括三方面:學習的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

,即對學習材料、學習難度,知已知彼的認識;學習過程中的認知體驗與情感體驗,如心情如何,遇到不會的有什麼策略?再就是元認知監控了,即學習之前有計劃嗎?學習過程中能控制自己嗎,是不是別人一叫就跑去玩了,還是能堅持把作業寫完再跑去玩;學習結束有總結和反思嗎?有想過自己錯哪裡了,下次該怎麼辦嗎?等等,這就是學習的元認知,這種能力非常之重要!這種能力高的孩子,學習自然也不會差,家長也省心。

建議做法:

1.和孩子討論學習本身。知識難不難,如果和同桌比,你們誰能把這道題先做出來?遇到難題怎麼辦,誰可以幫助你?學習時能體驗到自己的情緒狀態嗎,如什麼時候學習時是開心的,什麼時候不開心,為什麼?學習之前有做計劃嗎,比如時間管理表、學習計劃,有預習的習慣嗎,學習過程中,有什麼抗干擾和自我控制的辦法嗎,如果鄰居小朋友敲門讓你一起出去玩,你會怎麼做?等學習結束,有想過哪些題做對了,哪些沒有?那些不對的,為什麼不對,下次應該吸取什麼樣的教訓?以及本章學完了,有沒有總結?等等。

2.可藉助行為干預表來執行。在學習上想要讓孩子主動去學,對於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孩子來說有些難,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外力,即在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之前,家長要想辦法去推動,而行為干預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建議家長和孩子在民主尊重的基礎上商量建立行為干預表,把學習的行為規範通過這張表,訂立出來。我們在實踐過程中,已多次證明,很有效。

原創 ∣ 運用這些心理學知識,讓孩子愛上學習、高效學習(二)

(圖片自攝圖網,已授權使用)


05 轉變教養方式-克服畏難,愛上學習

錯誤做法: 教養方式有很多,比如民主尊重的、溺愛的、忽視的、懲罰的、否認拒絕的等。不良的教養方式,不利於孩子的學習,如總是批評、懲罰孩子,會讓孩子一遇到困難就想放棄,久之可能會習得性無助,即本來有能力做到,但卻連試的想法都沒有了。

專業知識: 大量的研究結果顯示: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兒童青少年的學習成績、學習品質以及注意力等密切相關,其中民主權威且溫暖式的教養方式最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2000 年以來,有大量的研究關注於學業不良或學習困難的學生,顯示學習成績不良與智力因素有關以外,還與家庭環境、父母教養方式等因素有關。雷靂等人於2001 年對學習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養方式的研究發現,與非學習不良的學生相比,父母對他們的教養方式表現出更嚴重的過分干涉和過度保護,父母的教育方法比較簡單、粗暴。[3]周晶等(2017)的研究顯示,拒絕和過度保護的教養方式對學習成績有直接不利影響;而

溫暖型教養方式則對學習成績產生直接和間接的積極影響。[4]另有對幼兒的研究顯示,啟發誘導型家庭教養方式幼兒的學習品質表現得分處於最高水平,溺愛嬌縱型次之,放任自流型教養方式則基本處於最低水平。[5]張軍(2001)等人研究發現,高中生的學業能力與父母溫暖正相關,與父母的嚴厲懲罰、過度干涉等方面負相關,馬紅彪(2002)等人研究了多種會影響初中生學習成績的因素,結果發現初中生的學業能力與父母溫暖正相關,與父母嚴厲懲罰負相關[6]

究其原因,比如就懲罰來說,要求高、簡單粗暴的嚴厲的教育方式,會使孩子變得自卑而害怕否定,對外部的反應也越來越敏感。這些都使得孩子要分出大部分精力來關注自己解題的正確與否以及家長相應的瞼色反應。而由此產生的恐懼與焦慮感,又將嚴重干擾他對學習問題的注意和思考,那麼孩子表現出反應遲鈍、容易粗心大意、解題速度慢等等現象都是必然的了。

建議做法:

採用適合的教養方式,比如科學民主,但不失權威的教養方式,有利於讓孩子愛上學習。具體做法:

1.尊重孩子。尊重孩子自己的一些想法與選擇,如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等。在現實中,如果有些幼兒想要通過數手指頭來輔助運算時,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這種方式,可以引導慢慢過渡,但不建議馬上呵斥並禁用。

2.問題解決。即鼓勵並與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從而使孩子不再畏難,願意積極行動解決問題。

3.情感理解。在情感方面多理解與溫暖孩子,遇到事情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同時多鼓勵,使孩子體驗成功,也更加自信。

4.學會放手。很多孩子在學習方面主動性差,常常依賴家長,督一督,動一動,不督不動。此時,建議

家長可以和孩子共同設立一個目標,同時輔之以行為調整效果會更好,讓他自己對結果負責,同時加以必要的指導、督促、鼓勵與獎勵,從而使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參考文獻:

[1] 百度百科

[2] 如何減少計算出錯 —從學生心理層面分析 餘夕凱;

[3] 父母教養方式研究綜述 王勍 程利國 當代教育論壇 2007年第7期 P32-33;

[4] 父母教養方式對情緒智力和學習成績的影響 周晶 王紅 郭慶科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 2017年07期 P146-151;

[5] 5-6歲幼兒學習品質與家庭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 孫豔 陝西師範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2011年5月;

[6] 《父母教養方式對小學生課堂參與的影響》 張末 曲阜師範大學 碩士學位論文 2017.4 P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