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你喜歡的女性是哪一位?為什麼?

亙古聞今


中華5000年的燦爛文明史中,出現過許許多多傑出的女性,我最欽佩的就是北宋真宗趙恆的章獻明肅皇后——劉娥。

劉娥是宋朝歷史上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人,常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后並稱,後世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我敬佩劉娥的主要原因是:她作為一個與男人爭權的女人,能夠在歷史上得到良好的評價,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她真的是執掌朝政的女人中的傑出代表,優秀典範。

如呂后和武則天,這樣的女人,也都非常優秀,為了朝政盡心盡力,當兒子難堪大任的時候,以一己之力扛起整個王朝,平黨爭,安社稷,巾幗不讓鬚眉。

但是在男人掌握話語權的封建社會,她們在歷史上頗受人詬病,難有好的評價,甚至史書中記載她們的形象非常惡毒,做出的有些事情更讓人匪夷所思,這其中很可能有汙衊之嫌。

畢竟在人們眼中,男人們在奪權爭鬥中導致多少流血犧牲都很正常,比如劉邦、朱元璋殺功臣,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李治殺長孫無忌等老臣,宋太宗趙光義的燭影斧聲等等,而像呂后和武則天把要害死自己的情敵做成人彘,那就罪大惡極。這樣看來,有的歷史觀點對呂、武多多少少有些不公平。

然而,在封建社會劉娥卻能得到很高的評價,是非常難得的,證明她真的德才兼備,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認可。尤其是在宋朝的中後期,束縛女性的思想,女性地位降低,她能被人肯定,就更為難得。

劉娥的一生非常傳奇,她本是歌女,入宮之前還嫁過人,後來丈夫龔美因為貧困,眼看日子過不下去了,就要賣掉劉娥,機緣巧合下她就被皇子趙恆看中。

後來趙恆繼位,把劉娥接入宮中,但當時她不是皇后,趙恆後宮已經有了郭皇后和其他一眾嬪妃,劉娥並無名分。

與呂、武不同,劉娥不與真宗後宮的皇后和嬪妃們爭寵。後宮嬪妃中,楊淑妃極為有寵,真宗出巡,楊氏亦不離左右,受寵之深,與劉娥幾乎不相上下。對於寵妃楊氏,終劉娥一生,都與之情同姐妹,從無間隙,在後宮中共同進退。

劉娥也沒有忘了前夫,由於她是孤女,沒有家人,就認了龔美為兄,龔美也自此改姓劉。

後來郭皇后去世,真宗想立劉娥為皇后,但是朝臣以她身份低微為由,堅決反對。後來劉娥身邊的侍女李氏誕下皇子,宋真宗對外稱是劉娥所生,劉娥才升級成了皇后,在此之後劉娥和真宗一直厚待李氏。

和許許多多臨朝稱制的女人一樣,劉娥也是輔佐幼主,宋真宗駕崩後,留下遺詔“尊皇后(劉娥)為皇太后,軍國大事權取皇太后處置”。宋仁宗趙禎即位,當時小皇帝才12歲。太后劉娥獨攬大局,竭力避免黨爭,穩定朝政。

劉娥曾經也有仿照武則天稱帝的意願,從她時常穿著帝王服飾就能看出來,但她最終壓制慾望,並未走出這一步。

在劉娥去世之後,她迎來了一次重大危機。十餘年來一直佯裝瘋癲,稱病不朝的八王爺趙元儼(八賢王原型)立馬告知宋仁宗他的身世:“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死於非命。”目的就是為了毀掉劉娥一生的優容,連帶剷除她的親眷黨羽。

這樣的打擊令仁宗皇帝傷痛欲絕,幾日不能上朝,還下令派兵包圍了劉氏親眷的府邸。

這時李宸妃已經去世了,宋仁宗去祭告李宸妃,換棺材的時候他仔細端詳了親生母親的儀容,發現李宸妃的容貌竟彷彿生前,衣冠與皇后儀制一樣,屍體用水銀保養,所以沒有朽壞。

宋仁宗突然明白,劉娥一直都在善待他的母親,他感嘆道:“人言怎麼可以信!”隨後,仁宗在劉娥靈柩前焚香祭拜,哭著說:“自今以後,大娘娘一生清白了!”於是他繼續善待劉家,封賞更勝往昔。

司馬光這樣評價她:“章獻明肅皇太后保護聖躬,綱紀四方,進賢退奸,鎮撫中外,於趙氏實有大功。”

從劉娥身上,可以得出一句真理:“仁者無敵。”


淺蘭疏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你喜歡的女性是哪一位?為什麼?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我喜歡的女性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金屋藏嬌,非要找一個就是王昭君。歷史上對她的存在有爭議,或許只是一群命苦的女人的總稱,也許卻有其人,只是沒有留下名字,但是其壯舉足矣打動人心,千里迢迢到荒漠去和親,這犧牲……值得歌頌。一個人孤獨遠行,告別了故土,乘馬北去,路上,馬嘶雁鳴,悲切淒涼,她在騎在馬上,輕輕撥動琴絃,聲雖小,卻依然入心。南飛的雁竟然能聽到這悅耳的琴聲,尋聲望去看到馬上的美麗女子,竟然忘記擺動翅膀,忽然跌落到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遙遠的故鄉夢


最喜歡南子的智慧,能讓大學術家孔子被自己利用,也是厲害了。一說到孔子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孔子述而不作的《論語》,在孔子的《論語》中可以看出孔子教導弟子時總是用最為簡練的話語道出生活的學問,孔子的學生總能在孔子簡略的話語當中感受到人生的智慧無所不在。但就是這樣人人都為之稱讚的博學者也有思慮不周的時候。

孔子認為人性沒有絕對的善和惡。

孔子認為人性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而是在環境的影響之下每個人所做出來的判斷會影響出個人的行為。容易導致個人行為的偏頗,有時候自身的行為會傾向於善和惡之間。孔子認為知人的前提是我們要自信自身的內在有一定的正確價值戶觀,用我們的智慧和我們內在的正確價值觀去影響他人的行動,使他人能在偏離正確價值觀之前間接受到我們自身的內在修為所影響。

孔子應邀拜訪衛國國君的夫人南子。

•南子給孔子下帖子。

南子是衛國君主的夫人之一,雖然南子長相貌美但生活作風卻很是堪憂。當孔子周遊列國來到衛國宣傳自己的學派思想時,當時的南子就曾下帖子給孔子,希望能與孔子相見並希望請孔子前來賜教。

•子路勸說孔子要遠離是非之人。

子路聽說孔子要去見南子,子路就去勸說孔子:“那南子在民間傳聞不是太好,實在沒什麼好見的,你就別去了,不然一不小心你自己就可能被利用了。你是一個大學問家,沒有必要和這些人扯上關係。”孔子卻回答子路說:“南子是衛國君主的夫人,人家都發帖子到手上了,按照制度和禮儀不能不去。我們周遊列國就是出來作客的,衛國的主人都請上門了,我們不能不去,不去的話反而顯得我們自身不懂禮數。”

本身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提倡正名和禮儀制度,所以可想而知的結果就是孔子沒聽子路的勸解,去見了南子。

•孔子被南子所利用。

南子召見孔子時,根據當時男女有別的禮儀,用簾幕相隔交談。南子和孔子進行了一番交流過後,南子邀請孔子坐在隊伍後面的車子上。孔子跟隨南子的隊伍一起在街道上游行。這時候衛國的百姓全都知曉孔子和南子有所交際,這樣一來南子的聲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孔子卻如子路所說的一般,孔子真的被他人給利用了。

•孔子對自己的思慮不周也很是後悔。

孔子和子路回到自己的住所後,子路很是不滿孔子不聽自己的勸說去見南子。當時的子路當著孔子的面直接說出了自己心中的不滿,而孔子也表現出了自己可能考慮不周的態度出來。孔子和子路之間雖然是師徒,但年紀差距不大,有時候相互之間的談話交心更像是兩個很要好的朋友。

孔子對子路很是看重。

孔子曾有兩次官場失意時有想要遠渡他國的想法,有一次孔子提到出,如果遠走他鄉的話,孔子說他會想要是帶子路出門。孔子之所以會帶子路出門,是孔子認為子路的勇敢超過了大多數的同學。而且就憑子路能在同學面前公開維護孔子和子路的果敢,就證明孔子在三千弟子中只想帶子路出遠門還是很高明的選擇。而子路對於孔子的擁護也是一直來有目共睹的。

結語:

孔子認為我們在分析一個人的對和錯時要聽其言,也要觀其行。而這些個人的行為不是永恆不變的狀態。好人也有做錯的時候,壞人也會有想要行善的時候。

我們要在動態的思維模式下,對他人進行合理的分析,我們不能武斷地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斷定,而是應該客觀理智地去分析他人的所作所為的環境,然後用我們的善意去引導他的人行為,讓他人偏頗的行為,在我們正直的觀念下被為之引導成為正向的人物。

原文盜版者必究其責。

在下:“寫紅塵作夢語”,

感謝各位看官的賞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