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婺源雖然現在屬於江西,但曾是古徽州六縣之一,這裡有濃厚的徽州文化,也留下了眾多的古民居和古村落,人文與美景交相輝映。每年的春秋兩季,婺源都是戶外團隊的重要目的地。春天,北國仍是春寒料峭,婺源的油菜花海引人趨之若鶩,深秋,北方大地已是一片蕭瑟,婺源山野卻秋色正濃。

婺源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莊園"之稱,在我看來,這裡的徽商與晉東南的澤潞商幫頗有幾分相似,均是緣於人多地狹,且土地貧瘠,種地無法生活,"顧炎武曾言徽州"中家以下皆無田可業。徽人多商賈,蓋勢其然也"。鄉民"窮則思變",迫不得已,背井離鄉,走出山地,進入"江湖",多方經營,示範效應之下,終成著名商幫群體。古徽州商業的發達進而反哺文化教育,曾經的窮鄉僻壤之中,不僅走出名商大賈,也培養出無數文人墨客,高官顯達。

位於婺源東部的篁嶺古村就是一處雅緻動人的所在。深秋時節,全家出行,到婺源走一走,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篁嶺賞秋

篁嶺古村偏居婺源江灣鎮東南一隅,偎依在石耳山的懷抱之中,乘坐纜車上山,步行一小段,篁嶺就展現在眼前。面對140元的纜車和遊覽費,這種捆綁方式無形中讓人產生了不快。既來之,則安之吧。

篁嶺屬於典型的山居村落,民居的修建受地形限制,只得依山就勢,呈扇形高低排布、錯落搭建。四周古樹懷抱,對面梯田簇擁,若是待到春天油菜花盛開,面對的就是一幅色彩濃烈的油畫。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村口左側是曹氏宗祠,原祠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現祠是在原祠基礎上重建的,為三進五開間歇山式建築。第一進為儀門,第二進為亨堂,第三進為寢室。一二進單層。享堂,是祖宗享子孫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會的場所,也是宗族的執法公庭。第三進為兩層,二樓設香火宮,也叫"寢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處所。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曹氏宗祠

繼續前行,不遠處是"竹山書院"。現在的書院是在原來的遺址上重建的,成為一處藝術展覽場館,正在進行一場關於篁嶺的書畫展。歷史上的篁嶺竹山書院是由歙縣籍篁嶺人、被譽為"父子尚書"的曹文埴、曹振鏞父子捐資興建,可惜毀於清末,民國重修。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竹山書院

這裡同時展出的還有婺源的特色手工藝品,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的歙硯,因硯石產於婺源縣溪頭鄉的龍尾山而又名龍尾硯,唐代婺源屬歙州,因以州名物而習慣稱歙硯。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歙硯

書院門口有一處題寫"敬紙字紙"的字紙爐。舊時,廢棄的字紙不能有隨意丟棄、踐踏,需要集中收集起來焚化。"敬惜字紙"體現了我國傳統文化中"惜字如金""敬天惜字"觀念。據《燕京舊俗志》載:"汙踐字紙,即系汙衊孔聖,罪惡極重,倘敢不惜字紙,幾乎與不敬神佛,不孝父母同科罪。"先人認為文章乃經國大業,帶字的紙片如遭人踐踏是對文化的褻瀆。

村中間是主街道舊時為一條古驛道,現在稱為"天街",沿街分佈著眾多商鋪,郵局、書屋、茶坊、酒肆、硯莊,其他諸如客棧、酒吧以及各色小吃等等,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由這條主街道可以上下分出巷道,延伸到村莊的各個角落。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篁嶺古村雖然還是自然古樸的風格,但商業化運作已經很徹底,原住民已經搬遷到了山下的新村,所能看到的民居中的老鄉其實是旅遊公司僱傭的員工。個人總感覺失去了原住民的古村落,缺乏了生活的氣息,村落物是人非,只剩下一副空洞的殼體。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的度確實不易把握。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篁嶺以特有的"曬秋"農俗而知名。因民居依山而建,缺乏平整的地面用於糧食的晾曬,村民只能將各色農作物使用竹匾曬在自家眺窗前木架上,待到收穫時節,橙黃的玉米,火紅的辣椒,金黃的皇菊,圓圓曬匾裡五彩繽紛各種豐收果實,與粉牆黛瓦的徽式民居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或許是來的時候不對,曬秋的農作物種類僅有寥寥幾種,刻意營造的商業化的"曬秋"景觀少了幾分農家自然淳樸的格調。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篁嶺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曹振鱅的祖籍,留下了眾多古色古香的清代徽式民居,其中三處民居是必須打卡之地。最知名的當屬"五桂堂", 宅院的原主人曹希例是篁嶺曹姓家族的第五代傳人。曹希例生有五個兒子,宅邸取名"五桂堂"是希望五個兒子能有所建樹,蟾宮折桂,光宗耀祖。"五桂堂"應該算是篁嶺的"第一豪宅",面積大,擁有院落、前堂後堂兩進院落,且上下兩層,古樸中透著奢華。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第二處古民居"怡心樓",為一棟白牆紅色木結構二層樓,這處民居並非篁嶺自己原有的建築,而是光緒年間聞名江南的茶商許暢芝在許村鎮所建的客館,搬遷到此給予保護。整棟房屋飛金彩繪、金碧輝煌,運用彩繪裝飾的建築,婺源僅此一棟。現在作為婺源婚慶風俗展示處所。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宅院內部主體紅色,婚床、花轎、陪嫁各種傢什都透著喜慶的氣息。來到這裡的愛人們都要在此合影留念。此外,"怡心樓"的木雕窗戶也體現了古代徽州工匠的精湛技藝。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怡心樓"的旁邊不遠便是老宅"樹和堂","樹和堂"的主人曹鳴遠,為明末崇禎十六年進士,曾官至知縣。這處古宅舊時為村裡僅有的一座官廳,做官的主人用來迎接達官貴客,接待朝廷禮儀、處理公務等。因此整體格調清淨典雅。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樹和堂

除了三處老宅,村中還有一處怪屋,內部裝飾讓人產生視覺上的錯覺,體驗一下,別有樂趣。

在存在的高處俯瞰"曬秋"景觀,遊覽過幾座古宅,然後到天街品嚐下徽州的美食。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不走回頭路,在村子的下方沿著古樹參天的林蔭小道,返回村頭乘坐索道下山,夜宿附近的小鎮客棧。


石溪漫步

次日一早,按照行程的安排是去觀看"石城晨曦",據說當清晨太陽初升,古村炊煙裊裊,村邊楓葉斑斕,粉牆黛瓦的徽州民居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宛若流動的水墨畫。可惜天公不作美,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只能去碰碰運氣,觀看晨曦要穿過村莊,爬到旁邊的一座小山坡,雨後的小路分外泥濘,跟隨著擁擠的人潮爬上山坡,眼前的村莊籠罩在一片灰濛濛的雨霧之中,看來此行與"石城晨曦"無緣了。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雖然與石城晨曦無緣,但石城至長溪村的古道徒步計劃照常進行。整條徒步線路大約12公里,全程在一條山谷中行進,有溪流小河相伴,中途經過幾個隱藏在山間的徽州小村,村中屋牆不施粉黛,保留樸實泥土本色。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山路平緩沒有大的上升,只是小雨時住時下,原本清幽的山間小道被踩的比較泥濘,不過這和一路的美景相比又算的了什麼呢!一路都是原始風光,山巒見霧氣蒸騰變幻,鬱鬱蔥蔥的竹林微風中竊竊私語,綠樹間的紅葉點綴秋色,茶園裡雨露中的茶花更顯高潔,更有石牆上的青苔,採摘皇菊的挑夫。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走走停停,經過4個多小時的徒步,抵達長溪村。長溪村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徽州古村落,村頭橫臥的石橋透著歲月的滄桑,與篁嶺古村不同,長溪處處流露出生活氣息。午餐的地點是在長溪的一家農家餐廳,可以品嚐到當地的特色菜餚。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品味篁嶺,石溪漫步

篁嶺曬秋,石溪徒步,匆匆兩日時間雖短,賞古村農俗,品古宅文化,還有雨中山間徒步之野趣,當是不虛此行了。


注:文中照片拍攝時間為2016年11月1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