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援鄂護士“求編制”能否變成“給編制”?為什麼?

騎豬追美眉


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分為有編制與合同制。

合同制員工待遇相對低。因無編制現在工資僅1700元。

如果該護士沒有援鄂,顯然沒有資格“求編制”。

但冒著風險後,該護士就有“資格”要編制。

人社部要求各地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各類醫務人員的及時獎勵工作,

向有突出貢獻的醫務人員傾斜。

另一方面,多個地方援鄂編外醫護人員火速轉為編制人員。

譬如:廣州啟動“綠色通道”,44名赴湖北醫療人員已經火線入編。

所以,甘肅這位護士“求編制”可以說理直氣壯。

有關方面應該給予重視。

但讓人略為意外的是,該省衛健委官網對待援鄂護士的態度令人有點遺憾。

對援鄂編外人員來說,無疑最期待的是入編。

筆者以為,甘肅及蘭州有關方面,應該把援鄂護士“求編制”變成“給編制”,爭取做到特事特辦、快批入編。

“給編制”是一種積極的關愛措施和服務態度。而援鄂護士“求編制”,顯得比較無奈。

實際上,地方“給編制”並不是多麼難的事情,今後遇到類似公共衛生事件就會有更多人願意“衝鋒陷陣”。

希望該省及時出臺統一政策,讓“入編”成為積極主動關愛援鄂醫護人員的必要措施之一。此外,同工不同酬的問題要徹底解決。


黑馬歷史


看到這個問題,情不自禁想起兩個字:擔當。

沒有擔當、或不想擔當、覺得不值得擔當的人,遇到任何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個人利益,然後才是他人利益。

一切事情都等待上級決定,上級有決定,我執行。上級沒有決定,我就不執行——一切行動聽指揮麼。這是最保險的,也是不會犯錯誤的。因為提前做決定,一旦出現失誤,自身利益要受損失,得不償失。

但是,事情恰恰就在上級沒有作出決定的時候出了問題。怎麼辦?也好辦。完全可以把責任推給上級——不管出什麼問題都和我沒關係——援鄂護士“求編制”這件事,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它是件容易傷人心的大事,其至關係到下次再來疫情相互援助積極性的大事!

面對這個問題,處理方式可以有三種情況:

1、上級批准了編制。事情順理成章地辦成了。

2、上級沒有批准編制,事情辦不成。

3、積極向上級或有關部門申請,並闡明自己的觀點(也就是有擔當精神)。

可惜,我們沒有看到上述三種處理方式。而是出現了第四種處理方式,即:

話說得極為漂亮,極為溫柔、極為體貼、極為理解、極為同情——可惜這事不歸我管,你去問別人吧。甚至連是否可行的話都不露出一絲一毫——上級如果給辦理,當然是好事。上級如果不給辦理,與我也沒關係。而且我還不表明態度,上級想批評我都找不到藉口——說一千道一萬,一推六二五,我不擔當這種事情。

應當看到,醫護人員援鄂,與軍人上戰場衝鋒陷陣還是有區別的。

保家衛國是軍人的天職,軍人上戰場是沒有選擇權的。

而醫護人員的職責雖然是治病救人,但是指在本職崗位上。援鄂不是本職崗位。

更何況,一個小小的女孩子,離開父母,離開家人,脫離本職崗位,去別的地方而且是第一線以命相博。這種行為不是軍人勝似軍人——因為即便是軍人,也沒有女孩子去衝鋒陷陣,只是做後勤工作。

所以,醫護人員援鄂,屬於特殊情況——特殊情況完全可以特事特辦!

退一步講,醫護人員如果是在本職崗位上遇到了新冠患者,則屬於和軍人同樣,都屬於本職工作。這就沒有什麼特殊可言。問題的關鍵是,援鄂不是在本職崗位。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下次再有疫情需要援助,我們公開宣稱,凡是去外地衝在第一線沒有編制的醫護人員,皆可給編制。這樣,能否因編制的事情給國家造成損失呢?換句話說,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即便國家有了損失,但與醫護人員作出的貢獻和犧牲相比,哪頭輕哪頭重呢?

面對大張旗鼓的宣傳,舉國讚頌的英雄,因為一個編制的事兒卡了殼(又不是所有醫護人員都沒有編制,只不過是極少數人),是不是有些滑稽呀!?


文化一家人


給給給!

拿命換個編制怎麼啦!

參加武漢戰疫的都是國家功臣!

英雄也要吃飯不是!護士有資格證,求個編制只有養家餬口,

現在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多,比如說同是一個醫院🏥,醫生有抗疫補貼,護士沒有,為何?護士也是最前線的醫護人員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