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這個心理學知識,臉皮立馬“變厚”


懂得這個心理學知識,臉皮立馬“變厚”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KnowYourself:學好心理學,人生大不同》

想象這樣一個情景。某一天早上,你急著出門。在路邊想要解鎖一輛共享單車的時候,不小心把一整排的自行車都弄倒了。車子“嘩啦啦”倒下,引起了周圍人的目光。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覺得大家都在看著自己。

你覺得自己成為了被關注的焦點,恨不得馬上逃走。這種被很多人注視著的感覺,你感到熟悉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經歷。在某個時刻,感覺自己就像是站在聚光燈下一般,燈光直直地打在身上,一舉一動都在別人的注視之下。但我想告訴你的是,在很多你以為周圍人都在注視自己的時候,其實那些人根本就沒有那麼關注你,這和心理學裡常說起的聚光燈效應有關。

什麼是聚光燈效應

聚光燈效應,是1999年由心理學家基洛維奇和同事薩維茨基在一個關於關注程度的實驗中提出的。他們找了一些學生,讓他們穿上非常奇怪的衣服進入到一個普通的教室,和其他穿著正常的學生們一起上課。在經過了一節課之後,基洛維奇讓教室裡的每個學生都填了一份問卷。讓實驗參與者們填寫有多少人在盯著自己,讓其他學生填寫是否注意到了那些穿著奇怪的學生們。

懂得這個心理學知識,臉皮立馬“變厚”


基洛維奇和同事發現,雖然穿著奇怪的學生們自己以為有超過50%的人注意到了自己,但其實根本沒有那麼多人發現他們穿了不好看的衣服。問卷結果顯示,在其他學生中只有25%的人關注到了這些人奇怪的穿著,遠遠低於參與者們自己以為的。

所以,基洛維奇和薩維茨基就把這種高估了自己被關注程度的情況命名為“聚光燈效應”。這個聚光燈只存在於自己的腦海中,是因為你對自己的關注而引發的,而不是因為他人的關注。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聚光燈效應”

第一、我們的思維習慣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為人們會本能地以自我為中心,關注自己的情況,也會下意識地用自己的視角去理解別人,以為自己關注的事情也是其他人關注的事情。這不是傲慢,只是我們習慣這麼去做,是思維定勢的一種。

比如說,當你不得不穿著髒鞋子跟別人見面時,你內心對自己髒兮兮的鞋子是很不安和介意的,所以你會不斷地關注自己的鞋子,從而也下意識地認為,別人也會關注你的鞋子,嫌棄你的髒鞋子。

懂得這個心理學知識,臉皮立馬“變厚”


第二、我們總會偏向於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準確的、沒有偏差的。

所以,當你堅信某一件事情是客觀事實的時候,你不妨跳出原本的思維框架,去想想,在別人的眼中,是否會存在另一個版本的“事實”。

明白之後我們可以做什麼


第一、在你知道了聚光燈效應之後,你就已經有了一個面對緊張時的優勢——知情。比如在聚會上,不敢去和別人交流,怕別人注意到自己的牙齒有點不整齊。再比如說,當你在餐廳不小心把筷子弄掉在了地上時,害怕周圍人異樣的眼光。


懂得這個心理學知識,臉皮立馬“變厚”


你就可以在那些“聚光燈”的時刻調整自己的想法。基於“知情”,你就可以更容易地把心態調整到鬆弛有度的狀態中去了。

懂得這個心理學知識,臉皮立馬“變厚”

第二、在你明白了聚光燈效應會如何影響自己之後,同樣可以主動花一點小“心機”去利用它。比如,在下一次面對自己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時,請大膽地嘗試吧!不管是你一直想嘗試的、不那麼主流的髮型和髮色,還是衣櫥裡喜歡卻一直害怕別人嘲笑的衣服。既然別人根本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關注我們,我們為什麼不開開心心地做自己呢!而且,當你不那麼在意其他人的眼光之後,你也許會找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第三、聚光燈效應也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應對“緊張感”的契機。儘管你現在已經知道了,那些關注的目光,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源於我們自己的想象。但是知道是一回事,實踐是另外一回事。想要擺脫聚光燈效應帶來的緊張感,仍然需要時間去練習。那既然如此,我們就可以好好利用自己創造出來的緊張感,去鍛鍊自己的抗壓能力。

懂得這個心理學知識,臉皮立馬“變厚”


第四、去儘可能地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試著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來看待自己。你之所以會因為聚光燈效應感到緊張和不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你過分關注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認為大家也都能看到這些不足之處。可是,比起別人怎麼看你,自己怎麼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綜上: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這樣那樣的不完美,每個人也都擁有很多面。我們可以試著從聚光燈下走出來,並且用一種更加客觀、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懂得這個心理學知識,臉皮立馬“變厚”

關於主播:

戀愛中為何總是你遇到渣男?提案總是不過,職場常常不順心;與父母不好溝通,很孝順但又不知如何表達?它們來自我們每個人思維中的坑,從而陷入自己或他人制造的假象,這些假象遮蔽了事件的真實誘因,致使你在困惑中裹足不前。

KY心理課堂歷時3年,研究打磨出99堂心理學課程,就是要用5個不同場景中的99個心理學專業知識,讓你避開生活中最常見的誤區,戀愛更自信,職場更高效,生活更順利,家庭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