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為名聲不為生死:堅守仁義賠上性命,宋襄公是真傻還是真君子?

“襄公之時,修行仁義,欲為盟主”,這是太史公司馬遷對於對宋襄公茲甫的評價。古往今來,對於宋襄公當如何蓋棺定論一直爭執不休。

只為名聲不為生死:堅守仁義賠上性命,宋襄公是真傻還是真君子?

有人嘲笑他近乎迂腐式的遵規守矩,也有人敬重他始終保持著仁義道德,而不逾矩。他乃為春秋時期宋國的第二十位君主,而且也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與一匡天下的齊桓公齊名。

(一)、爭議之君,孰是孰非

“非有仁者之素,而欲一旦竊取其名以欺後世,苟《春秋》不為正之,則世之為仁者,相率而為偽也”。在蘇軾看來,宋襄公不過是假仁假義,欺名盜世之輩。而且他的弟弟蘇轍,也認為襄公此人想稱霸諸侯,但是能力有限而且不考慮實際情況只為了保全自己仁義的美名。一言以蔽之,“既想當壞人,還想立牌坊。”

1. 泓水之戰,遺笑萬年

《史記》“十三年夏,宋伐鄭。子魚曰:“禍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鄭。襄公將戰”。使宋襄公陷入爭議的,便是這場泓水之戰。宋襄公聽聞鄭國有意支持楚成王做諸侯中的霸主,對於名門正室的襄公而言非常氣憤。

要知道,宋國是商朝正統後裔被周天子分封的國家。他們與周皇室之間,可以平起平坐,周待其如客人。而且,允許宋國用最高禮儀進行祭祀。所以,宋襄公自然覺得高人一等。而楚國則是周朝平定天下後,他們主動投靠的。

於是宋襄公率軍攻打鄭國,這個弱小的國家開始向自己的盟主楚國求援。兩軍在今天的河南省的泓河相遇,一場大戰隨即爆發。當時楚國的軍隊人數要遠遠低於宋國,而且宋軍也已經擺好了陣勢。

只為名聲不為生死:堅守仁義賠上性命,宋襄公是真傻還是真君子?

2. 對美名的執著追求

“戰於泓水之上。”楚人未濟,目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濟擊之。”公不聽”。當時楚軍還未渡河,目夷勸說襄公要攻其不備。但是宋襄公卻執意認為,不能趁人之危,否則有損自己的美名。

楚軍渡河後,目夷說可以攻擊了。但襄公堅持要等其列好陣勢,所以宋軍失去了先天的有利之機。在泓水之戰中,宋軍遭到了重創,而他本人腿部也受到了重傷。此後,他還教訓目夷說領兵作戰不能攻擊受傷之人,不能攻擊年邁之人,這才是仁德的表現。

泓水之戰不久以後,宋襄公便因為腿疾復發,而不治身亡。可以說,泓水之戰不論是對於宋國還是襄公本人而言都是滅頂之災。因為自此以後,宋國的國力遭受了很大的打擊。直到宋景公時,才有了轉機。

襄公此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號。甚至一度將眾將士的生死,乃至自己的生死都棄之不顧。這場戰役,宋國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但也的的確確的為襄公,贏得了仁義之君的美名。就像《三國演義》中,趙雲救少主而劉備卻將兒子摔在地上一樣。

(二)、春秋大義,克己復禮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閱歷不同,學識不同自然就會對同一事物所產生的的觀點不盡相同。

雖然宋襄公的做法有些過於迂腐,但是其本質和本心都是好的。對於他而言,贏得美名,保持純良要遠遠高於戰爭勝利在他心中的地位。所以,宋襄公此人是值得人尊敬的,但辦法不太可取。

只為名聲不為生死:堅守仁義賠上性命,宋襄公是真傻還是真君子?

1. 春秋時期的真正貴族

《論語》“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在孔子眼中,他所處的時代已然禮崩樂壞。因此,其本人非常想要回到周朝建立初期的時候。那時候每個人都心存道義,而且做事講究規矩。

對於宋襄公而言,他始終保持著仁義之心。宋國是紂王的兄長,微子啟在周朝的封地。也就是說茲甫家族,在很久以前就是貴族。這種滌盪於內心的情感,是掩飾不出來的,也無法偽裝。拋開泓水之戰,在其他方面襄公也無時無刻不保持著這顆仁義之心。

目夷是他的庶兄,按照嫡長子繼承製理應是襄公茲甫繼位。但他卻三讓目夷,以體現自己的仁義之心。但目夷終究沒有同意,留在襄公身邊為相。在葵丘之會上,襄公與齊桓公相約為盟,並且答應兩國永遠交好。

2. 救助齊國,按禮行事

齊桓公去世時非常悽慘,無人問津。甚至,屍體在屋子裡發臭,也沒有人替他收屍。當時五子爭位,誰都沒有閒心去管桓公的遺體。太子繼位後,又陷入了其他兄弟的爭鬥之中。無奈,只得跑到交好的宋國求助。

當時宋國的國力很弱,只能勉強維持現狀。但襄公還是決定派兵幫助太子昭,並且還聯合了其他幾個小國一同送太子歸國。當時臨淄方面。聽聞大軍壓境趕忙將易牙哄跑,出城迎接國君歸來,是為齊孝公。

只為名聲不為生死:堅守仁義賠上性命,宋襄公是真傻還是真君子?

也正是因此,宋襄公累積起了仁義的美名。當時他完全可以因自身難保,難以為繼為理由拒絕出兵。或者,直接將齊國的土地瓜分。但是他沒有這麼做,首先是因為他與桓公有約定在先。葵丘大會時,他就答應了桓公一定要幫助太子昭。

其次,他本身的修養也不允許他這麼做。從讓國之美和平定齊亂,這兩件事來看,襄公此人絕不是趁人之危之輩。他信守諾言,不行趁火打劫之事。並且也沒有因為目夷是自己的兄長,而對他過多的猜忌。

所以,看待問題不能只看表面。就像對宋襄公,不能單單隻從泓水之戰就說其愚蠢。他並不是昏庸無能之輩,也不是假仁假義。如果真是那樣,完全可以像雍正皇帝那樣,清洗與自己爭權的兄弟。也可以在齊國未穩之際,擴大地盤。

(三)、生不逢時,淪為笑柄

“兵者,詭道也”。宋襄公所處的時代,正好是一個轉型期。此時的大部分國家,都開始講究兵法,戰術而不是公約精神。其實有人恥笑他,也不過是因為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心理。歸根結底,還是泓水之戰失敗了。如果勝利,那麼對於宋襄公的評價則必然是壓倒性的好評。

1. 騎士精神的體現

歐洲所出現的騎士精神,已經是公元十世紀以後的事情了。而早在春秋時期,宋襄公就已經具備了這種思維。戰爭是為了和平,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哪怕是現在兩國開戰,也不是為了去爭奪其國家的土地。

只為名聲不為生死:堅守仁義賠上性命,宋襄公是真傻還是真君子?

但在當時宋襄公所處的年代,正好處於社會的轉型期。也就是從爭霸之戰,向滅國之戰轉變。當時的各諸侯國之間,都是有裙帶關係的。不是遠親,就是近鄰,所以都無意讓對方毀滅。宋襄公的做法,也是如此,他不想讓楚國輸的太慘烈。

但是他卻忽略了自己的軍事實力,如果有足夠的能力當然可以擺開陣勢爭個你死我活。如果勝利了,當然會名利雙收。但襄公正是忽略了這一點,他認為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與楚國進行證明的較量。

其實,楚國在戰場上也並未耍花招。宋國失敗,只能說明了自己技不如人。所以,泓水之戰失利與襄公的騎士精神雖然有關係但也不能全部歸咎於此。在襄公眼中,自己的美名和天下的人心要遠遠高過一場戰役的得失。並且,他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2. 一以貫之的道義

從他繼位之初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他是真的有顆仁愛之心,並不是單純的追求虛名而一時糊塗所做的決定。他所處的春秋時期,各國之間的鬥爭不過是貴族之間的遊戲。所有諸侯國都是周聯邦的一員。

他們不是想讓誰滅國,而是想讓他們臣服。作戰無所不用其極的思想,是在戰國時期才出現的。其中,尤以《孫子兵法》為代表。他們講究不遵循舊制打堂堂之戰,而是一舉消滅其有生力量讓敵人從此無法翻身。

道義,自古以來皆有之。而宋襄公,則是其中之一。春秋時期,不只是他,很多國家的作戰都不會搞偷襲也不會窮追不捨。“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就像信陵君以及荊軻等人,他們向來視死如歸而且所作所為也皆出於道義。

只為名聲不為生死:堅守仁義賠上性命,宋襄公是真傻還是真君子?

因此,這種思想是可敬可佩的。況且,宋襄公在重耳流亡期間還曾給了他八十匹馬以助其一臂之力。後來重耳當上國君,還曾經幫助過宋國打敗楚國。晉文公對楚國退避三舍,成為一樁美談。相較於宋襄公而言,不過是晉文公勝利罷了,否則後人也會說其愚蠢。

結語:

如果僅僅站在道義方面,襄公的做法值得認同。但是站在他手下士兵的角度,則顯得有些草菅人命。畢竟大家都是有家有業之人,就這樣葬送了年輕的生命也是非常不值得。所以,宋襄公的仁義還是有失偏頗。換句話說,他用錯了地方。

如果將這份仁心,放在治國理政方面,那麼肯定會將他稱之為一代明君。看待問題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討論,不能一言以蔽之。當然,每個人都有獨立思考的權力,每個人的心中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宋襄公。

參考文獻:

《左傳》

《史記》

《論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