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之仁或是“蠢豬式”愚昧,但“仁義”不該做背鍋俠

說道宋襄公,其實還是有蠻多有意思的事情值得分享,先說說他被談論最多的稱霸之路吧。按理說宋國羸弱,宋襄公又資質平平,為啥他還有一顆想當霸主的心呢?這個可要緊密的聯繫當時局面來一起分析。俗話說,成功離不開機遇和貴人相助,那宋襄公剛好都碰到了:此時春秋霸主齊桓公年邁,重用佞臣,導致太子被廢,妖臣作亂,齊桓公困死於宮牆之內。齊國廢太子公子昭避難來到宋國,宋襄公此時已有“仁義之名”,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於是攜正義之名,幫助公子昭重返齊國掌權,是為齊孝公。

宋襄之仁或是“蠢豬式”愚昧,但“仁義”不該做背鍋俠

宋襄公幫助齊孝公輕鬆上位,自己覺得自己幹了如此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覺得自己江湖地位還得再往上提一提,宋襄公覺得稱霸的時候到了。於是,宋襄公就派使者去楚國和齊國,想把會盟諸侯的事先和他們商量一下,好讓楚、齊兩國在諸侯大會上支持自己做大王。據記載,到了約定諸侯大會的日子時,楚、陳、蔡、許、曹、鄭等六國國君都來了,當然了,宋襄公的“假想”隊友齊孝公出於種種原因沒有到場。宋襄公沒想明白其中蹊蹺,但是事到如今,也只有硬著頭皮硬上了:“我覺得我們應該效法一下齊桓公他老人家,他老人家雖然不在了,但是我們應該跟當時一樣,重新訂立盟約,共同協助王室,停止相互間的戰爭,以謀取天下太平啊。”

宋襄之仁或是“蠢豬式”愚昧,但“仁義”不該做背鍋俠

楚成王聽了宋襄公的話,立馬大聲叫好,表示支持。宋襄公聽到了洋洋得意:“這個隊友還是靠譜。”楚成王不等宋襄公繼續,站起來說:“按江湖規矩,都是誰官爵大誰做盟主,那我們楚國早就稱‘王’了,你們其他人最尊貴的也不過是‘公爵’罷了,很顯然地位比‘王’還是低了不少,既然如此,那盟主之位就由我來坐吧。”宋襄公立馬就翻臉了:“我的‘公爵’之位可是當今天子封的,那可是如假包換啊,你們楚國只是自己臉上貼金,自己給你封了‘王’位而已,我還沒說你呢,你倒是厚顏無恥的說想當盟主,笑死我了。”楚成王聽著也樂了:“你說我這個‘王’是假的,那你請我來幹嘛?”宋襄公剛想再反駁反駁,楚成王一揮手,身邊的僕從把衣服一脫,大家發現這些僕人居然武裝齊全,斧鉞刀叉樣樣都有,嚇得宋襄公一句話都不敢再說了。楚成王也是個厲害角色,既然翻臉了,那就壞人當到底吧。於是楚成王順勢就把宋襄公俘虜到了自己國家。但是沒過多久,楚成王發現宋襄公在牢獄裡吃得香、睡得好,也不見家屬前來贖人,日子長了這筆買賣肯定虧,再加上宋襄公還是有“仁義”之名,也不能草草的就殺了,最後沒啥好辦法,就又把宋襄公送回來宋國。

宋襄之仁或是“蠢豬式”愚昧,但“仁義”不該做背鍋俠

宋襄公回到宋國,心裡一直非常憋屈。既氣憤齊孝公臨陣脫逃,不來支持自己,又氣憤楚成王把自己關了這麼久。雖然吃喝還不錯,但是畢竟自己顏面掃地了呀。心裡越想越氣,但是齊國一直國力都還不錯,楚國也不是很敢去招惹,這可咋辦呢?宋襄公心裡非常著急:大家都說生氣久了會生病,我可不想生病,我一定要發洩出來才行。於是他想了很久很久,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出氣包”——鄭國。其實人鄭國也沒幹啥對不起宋國的事,宋襄公找上鄭國麻煩唯一的原因就是當初鄭國異常火熱的支持楚成王當盟主。“我打不贏楚成王,還滅不了你小小鄭國麼?”宋襄公心裡恨恨的想。於是趁著鄭文公出使楚國的時候,宋襄公不顧反對直接派兵攻打鄭國。鄭文公在楚國剛展開國事訪問,就聽聞家裡出了這麼大個事情,就直接從國事訪問變成了求救。

宋襄之仁或是“蠢豬式”愚昧,但“仁義”不該做背鍋俠

楚成王雖然答應了去救鄭國,但是楚成王帶著大隊直奔宋國而去。宋襄公這下子慌了腳,顧不上再去攻打鄭國,又帶領軍隊趕回自己的國家。宋襄公率軍在河邊紮好軍營,剛好楚國也來到了對岸。宋襄公的謀臣對進言:“楚成王其實可能只是為了解救鄭國而已,現如今咱都撤兵了,他們應該也會罷手了,不如現在我們跟他們去講和,這件事情就過去了。”宋襄公很不滿意:“楚國雖然兵強馬壯,但是他們有啥仁義可言呀?我們可是仁義之師,他們不可能打得贏我們。”大家還在想,自己這次出兵鄭國,哪裡稱得上“仁義”二字呢?大家都還沒想明白,宋襄公已經喊人豎了一面大旗,旗幟上寫著兩個大字:“仁義”。宋襄公的謀臣們一陣汗顏。

宋襄之仁或是“蠢豬式”愚昧,但“仁義”不該做背鍋俠

到了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楚軍開始準備過河。謀臣公孫固向宋襄公說:"楚軍白天想要渡河。明明是小看我們啊。等他們過到一半,我們殺過去,一定能輕鬆取勝。"宋襄公卻指著戰車上的 "仁義"之旗說:"人家連河都沒渡完,我們就去打人家,那算什麼仁義之師?”不準大家有所行動。等到楚軍全部渡完河了,在河岸上佈陣時,公孫固又上前勸宋襄公說:"趁楚軍還亂哄哄地佈陣,咱們發動衝鋒,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還是有機會取勝的。"宋襄公聽到公孫固這麼說,不由罵道:"你怎麼淨出歪主意!人家明明還沒布好陣,你便去打他,那還稱得上是仁義之師嗎?咱們要不是仁義之師了,怎麼能打得贏楚國?我看到你們這些指揮真是頭疼,還好這次是我親自督陣,不然怎麼輸的都不知道!”等楚軍布好了陣,列隊衝過來之後,宋軍看到楚軍人高馬大,戰力極強,於是掉頭便逃。宋襄公正想親自督陣進攻,還沒來得及衝向前去,便被楚軍圍住,幸虧宋國的幾員大將奮力衝殺,才把宋襄公救出來。這時宋襄公才真的相信自己完全戰敗,糧草、兵車金部被楚軍搶走,再看自己原先那杆 "仁義"大旗,早已不知去向。

宋襄之仁或是“蠢豬式”愚昧,但“仁義”不該做背鍋俠

​ 後來大家都用“宋襄之仁”來形容迂腐可笑的戰術行為,但是“仁義”卻不該成為這件事情的背鍋俠。首先我們要知道,“素有仁義之名”不等同於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仁義”的。就好比宋襄公去攻打鄭國,其實是真的沒有什麼正當的名分的。其次,“仁義之師”和戰術戰略是不衝突的,古話兵不厭詐,既然兩軍對戰,謀略戰術必不可少,想著單憑一面“仁義”的旗幟就想打敗所有的敵人,必然也是行不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