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的“仁義”之旅:從君位到霸位,全靠這一副好牌

人們知道宋襄公,是從他“春秋五霸之一”的稱號開始的,但後人對此說法不一,有人說他不配位列其中,說他蠢,也有人說他是仁義之君,究竟孰是孰非,我們就從那著名的“泓水之戰”說起,再講講他繼位前發生的小波瀾等,看看他從登上宋君之位,再到榮登春秋霸主之位,他手中究竟拿了一副什麼牌,才使得自己始終如一地保持一個信念,並榮登春秋霸主之位。

宋襄公的“仁義”之旅:從君位到霸位,全靠這一副好牌

一、泓水之戰前的三次會盟

人們對宋襄公爭議最大的地方就是這泓水之戰,那我們就來看看為什麼爭議產生在這裡。

在說泓水之戰之前,需要提到一年前發生的三次會盟。

第一次會盟,即在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召集齊國、楚國在鹿地(在今安徽省)會盟,他以盟主之位自居,並對楚國提出了一個要求,即希望楚王能把其附庸國分自己幾個。

宋襄公能提出這樣看似“荒唐”的要求,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宋襄公繼位後,治國比較有方,國家實力呈穩步遞增態勢,在有一定家底兒的基礎上,他把羨慕的目光投向了那些有很多附庸勢力的大國,便起了心思也想招這樣的“小弟”。

另外他對此也是有過分析的,想那東面是強齊和魯國,西面是爭強好鬥的鄭國,北面是雄心勃勃的晉國,哪個都不好得罪。再看西南邊的楚國,剛把觸角伸到淮北,想必勢力還未穩固下來,如果從楚國那裡分些“小弟”給自己,應該比較容易吧。

宋襄公的“仁義”之旅:從君位到霸位,全靠這一副好牌

楚成王呢,他心裡暗笑,表明上卻打著哈哈答應了對方的要求。

而後,在宋襄公的強烈要求下,齊、楚又同意在同年秋再次召開會盟。

此刻便要說到第二次會盟了,同年秋,宋、楚、鄭、陳、蔡、許、曹等國都參加了盂地會盟,至於在前次會盟去的齊國和魯國,這次倒是託故沒有去。

在去盂地之前,公子目夷勸宋襄公帶上軍隊前去赴會,以防途中有變,但襄公說已和楚人約好,是自己提出不帶軍隊的,不能不守信用,於是輕裝簡從前去赴會了。

其實襄公初衷也是好的,自己想當霸主,首先需要先在諸侯間建立起信任關係,所以要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可事情卻真如目夷所料,會盟上真的出岔子了,宋襄公自己是遵守約定沒帶軍馬,但楚王不但沒這麼做,還在會中設伏兵突襲抓獲了襄公,以謀得宋國。

宋襄公恐怕做夢都沒想到,他只想“賺點小錢”,沒想到楚王圖的是他“本金”。

同年冬,眾諸侯在薄地又舉行了會盟,這便是第三次會盟,還好在魯僖公的調停下,宋襄公最後被釋放了。

這便是在泓水之戰前宋襄公參加的三次會盟,坐個過山車也不過如此吧。

作為一國之君,一個想要當霸主的國君,第一次參加會盟時還是盟主,第二次就成了階下囚,第三次才被釋放,這無疑對宋襄公來說是奇恥大辱,在諸侯中顏面盡失的他一心想要一雪前恥,這便有了接下來的泓水之戰。

二、泓水之戰

其實,除了報仇雪恨,宋襄公還沒有放棄爭霸中原這顆心,還是想著再度與楚國一較高下,可以想見,他的心裡確實憋著一股勁兒,有氣、有恨、有爭。

報仇也講究方法,宋襄公並沒有直接攻打楚國,也不是隻憑自己家的軍隊攻打,而是聯合了衛、滕、許三國先進攻附庸楚國的鄭國,如果打下來,哪怕三家瓜分,自己也不虧啊。

宋襄公的“仁義”之旅:從君位到霸位,全靠這一副好牌

楚成王當然不能見“小弟”受困而不救,於是他便率軍攻打宋國以救鄭國,這類似與“圍魏救趙”的打法。

公元前638年夏,宋襄公率軍準備迎戰來勢洶洶的楚軍,這時目夷又來勸了,因為宋國是商朝的後裔(微子啟)建立的,所以他說:“上天丟棄我們商朝後代已經很久了,您想復興它,這是違背上天意志而不能被赦免的。”

但是,宋襄公這次還是沒有聽從他的話,接下來宋、楚兩軍在泓水(在今河南省)兩岸對壘。

在楚軍還未完全渡過河前,宋軍已經排好了隊列,目夷此時建議,楚軍兵多,宋軍兵少,可以趁楚軍還未全部渡河時,去攻打他們。

以己之強攻他之弱,趁著自己佔優勢趕緊攻擊楚軍,沒問題啊,可宋襄公沒同意。

等到楚軍渡完河,還未排開陣勢,目夷還是建議趁此時攻擊對方,宋襄公還是沒同意

等到楚軍擺好陣勢後,宋襄公才下令攻打,本來就敵強我弱的宋軍,不出意料地大敗而回,宋襄公自己也被射中大腿(次年夏因傷痛發作而死)。

宋襄公的“仁義”之旅:從君位到霸位,全靠這一副好牌

損兵折將且身上帶傷的宋襄公回到宋國後,都城中的人們並沒有同情他,而是都責怪於他。

宋襄公的解釋是:“君子不應兩次傷害敵人,不擒捉頭髮花白的敵人。古代的作戰,不靠關塞險阻取勝。寡人雖然是殷商亡國的後裔,但也不會攻擊沒有擺開陣勢的敵人。”

“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目夷對此持不同的意見,他說:“國君不懂戰爭。強大的敵人由於地形狹隘而沒有擺開陣勢,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們。教導士兵作戰,目的就是為了多殺敵人。敵人受傷而沒有死,為什麼不可以再攻擊一次?如果愛惜敵人傷員而不再攻擊,就應該一開始就不傷害他;愛惜那些頭髮花白的人,就不如向他們投降。”

不止城中百姓、目夷這麼認為,後人對宋襄公批判的聲音同樣不知少數,說他虛偽,說他蠢。

但另一種聲音也在其中並存,說宋襄公講求了仁義道德,在當時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的貴族精神。

我們想想看,宋襄公當時所處的春秋時期,正是“崇禮”和“崇霸”這兩種戰爭思想互相交融和相互衝擊的非常時期。他等楚軍渡完河,等上岸的楚軍列好陣型,如此恪守先秦軍禮,也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希望能像偶像齊桓公那樣,通過“仁義”之舉招“小弟”、擴大地盤,乃至止戰、克敵制勝,最後登上那“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中原霸主之位,所以他。

想法不錯,只是他漏算了一樣,就是楚國沒有像他一樣按套路出牌,而楚國的做法也為後來者做了“榜樣”,之後的戰爭不再計較正義與否,而只聚焦於如何戰勝對手,也難怪後來接二連三地出現了諸如《孫子兵法》、《六韜》、《三略》、《尉繚子》等一系列兵家著作。

都說“春秋無義戰”,這麼說來,宋襄公之後,確實無義戰了。

宋襄公的“仁義”之旅:從君位到霸位,全靠這一副好牌

另外,宋襄公作為三軍統帥、一國之君,不可能不知道自家軍隊和楚軍的實力,想當年召陵之盟中,齊桓公帶領中原聯軍直逼楚境,但最後與楚方理論的時候,也只敢提楚國不向周王室進貢苞茅的事,而不提楚國僭越稱王一事。

而泓水之戰則是宋國以一己之力抗楚,中原聯軍尚且和楚國對峙沒有勝算,更何況軍事、經濟各方面實力都不如楚國的宋國呢?

而宋襄公能有如此表現,也許在採用一種非常策略,即就算如目夷所說,最後也不一定能勝過楚國,還會降低個人和國家聲望,既然如此,雖然軍事上的失敗是一時的,但政治上的勝利倒是毋庸置疑的。畢竟,在其他中原諸侯國的眼中,宋襄公僅憑本國的力量就去對抗龐大的楚國,這無論對其個人名聲,還是其所謀求的霸業,都是起著正面作用的。

宋襄公的“仁義”之旅:從君位到霸位,全靠這一副好牌

這般說來,宋襄公的所作所為倒是有些合理性了。

宋襄公的“仁義”不僅僅表現在泓水之戰,從繼位前就已經有了。

三、君位禮讓

公元前651年,宋襄公的老爸宋桓公病重,作為嫡長子,宋襄公理應按禮制繼位,但他說庶兄比他年齡大,且忠義仁義,就請求立庶兄為宋國國君。

這位襄公的庶兄就是前文所說的目夷,字子魚,是宋桓公的庶長子,這個人在宋襄公治國期間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再說回來,當宋桓公把嫡子讓位的想法講給目夷後,目夷也是不肯接受君位,他說:“能夠把國家辭讓給別人,還有比這更大的仁義嗎?下臣不如他!而且又不符合立君的順序。”

“能以國讓,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順。” ——《左傳·僖公八年》

我們看到,目夷在之後宋國的內政外交上,都表現出了超人的謀略和才識,對於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讓君位的真假,想必是能夠分辨清楚的,否則也不會發出上述那番感慨,所以襄公繼位前的推讓也確實是真心實意的,可見他的“仁義”之風早已有了。

還有一點,在前文提到的盂地會盟上,目夷如果有奪位之心,早在襄公被楚王擒捉後就可以奪取宋君之位,但目夷沒有,而後來被楚國放回去的襄公如果忌憚庶兄的才幹和勢力,也可以想辦法排擠、甚至殺了他,但襄公也沒有這麼做,而不是讓庶兄繼續做國家的大司馬。這說明自始至終,庶兄目夷是位恪禮的賢臣,而宋襄公是位難得的仁義之君。

最後,繼位後的宋襄公依舊沒有忘了庶兄,他把目夷封為了一國之相,來主管軍政大權,看來除了“仁義”之德行,襄公的識人眼光還是不錯的。

四、助齊平亂

早在齊桓公死之前,就委託宋襄公照顧太子昭,後來齊桓公死後,幾個兒子各據勢力爭奪君位,國內混亂一片。

太子昭逃到宋國,找宋襄公求救,雖然自己家業不大,實力不夠強,但想到齊桓公的囑託,宋襄公也是不遺餘力地助太子昭回國繼位。

後來得益於宋襄公召集了衛、曹、邾等小國軍隊,齊國國氏、高氏等貴族最終接納了公子昭回國,這就是齊孝公。

宋襄公的“仁義”之旅:從君位到霸位,全靠這一副好牌

齊桓公能把一國的太子託付於宋襄公,而不是別的諸侯國國君,不管是有意讓宋繼承其霸業,還是有意讓宋輔佐齊國,有一點應該是確定的,那就是宋襄公身上的“仁義”德行打動了桓公,而這何嘗不是一位春秋霸主應當具備的素質呢?

結語

我們再梳理一下宋襄公的“仁義”之旅,繼位前主動讓賢庶兄、應齊桓公所託助太子昭回國繼位、按約定在盂地會盟中輕裝簡從去赴會、泓水之戰等楚軍陣勢擺好再動手,這一系列的舉動都在表明,他一直在打“仁義”這張牌,“仁義”使他順利登上宋君之位,使得他得了目夷這樣一位肱股之臣,使他取信於霸主齊桓公,使他名望漸起於諸侯之間,更使得他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如果他真的下令攻楚軍於泓水半渡之中,自己始終信奉的“仁義”價值觀自此坍塌不說,也不會取信於中原諸國,而太史公也不會說他“修行仁義”,並把他列入春秋五霸之一。

如此說來,宋襄公確實拿了一副好牌,也打了一副好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