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提及三國亂世,群雄逐鹿,烽煙不斷,魏、蜀、吳三家獨大;尤以“劉備”蜀漢和“曹操”代表的曹魏之間的爭鬥最為精彩。再看“劉備”雖名為漢室宗親,實則亂世中不過是一“織蓆販履”的街頭貨郎而已,論出身是無論如何不能跟“曹操”和“孫權”比的;但就是這麼一位出身不好的“皇叔”一路南征北討,最後竟然走上了“漢中王”的寶座,著實讓人佩服。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乍一看“劉備”素以仁義自居,深得人心而取天下,似乎一切都那麼水到渠成;但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劉備的“仁義”背後卻埋了多少英雄豪強的屍骸,這才最終登上了人生巔峰。這麼看,“劉備”不僅是三國中最勵志的一位,也是三國諸侯中最“晦氣”的一位;甚至可以說劉備到哪,當地不是戰火不斷,就是地方諸侯死的悲慘。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最初的“劉備”幾乎無名無姓,世人皆不知他“漢室宗親”的顯赫身份;直到碰上了張飛和關羽,貌似三人情投意合,皆有扶漢之心,於是就有了“桃園三結義”的千古美談。殊不知“張飛”乃是地方豪強(不限於殺豬),為幫劉備“匡扶漢室”不惜放棄先前的無憂生活,毅然變賣家財助其招兵買馬;當然,“張飛”有夢想,為理想散盡家財也不能說完全是“劉備”的錯。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之後“劉關張”誅殺黃巾軍有功,朝廷卻不為所動,“張飛”一氣之下鞭打郵督,三人不得已投奔公孫瓚;從這裡開始,劉備也正式開啟了逐鹿中原的征程,所謂的“仁義”也開始充分展現出威力。說起劉備投奔“公孫瓚”,既然被人收留總要做出些成績,甚至助其成就霸業也不為過;可是劉備卻並非如此,過了段消停日子就要走。說白了,這種行為別說“仁義”,恐怕連最起碼的禮貌也不算;可劉備的理由頗為高大上,曾經的“恩人”孔融遭難,出於“仁義”要趕往相救。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公孫瓚”倒真的是仁義之主,又借兵又送錢;這些本就是“公孫瓚”資助,可劉備卻理所當然的據為己有,領著這些兵卻沒投奔孔融,而是“救”徐州。當然仍是“仁義”藉口,說陶謙乃是漢室忠臣;結果陶謙臨死把自己親兒子丟一邊,硬是將偌大的“徐州”給了劉備,這其中因由恐怕仍少不了劉備的“仁義”作祟。這是劉備人生中第一次佔據地盤,陶謙也是因劉備“仁義”而死的第一人;可好景不長,碰上了“不仁義”的呂布,這次劉備不僅丟了徐州,還配合曹操弄死了呂布。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劉備再投“曹操”,還被引薦給皇帝正式得了個“皇叔”的名號。對於劉備的“仁義”曹操看的十分透徹,“青梅煮酒”已經說明了一切,因此既沒給兵也沒給地盤,就這麼留在身邊;劉備再也找不出“仁義”的理由離開,只得韜光養晦的等待機會。正是由於劉備的“仁義”,還間接引出了漢獻帝的“衣帶詔”,又恰逢袁術稱帝;這次劉備有了充分的理由,竊取曹操之兵重新奪取“徐州”,還拿出“衣帶詔”作為自己“仁義之師”的佐證,並開始公開與曹操作對。殊不知,劉備拿“衣帶詔”當成武器,漢獻帝卻被“衣帶詔”害的幾經生死,皇室宗親多人被誅;如果說這跟劉備的“仁義”一點關係沒有,恐怕難以堵住悠悠之口。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劉備以“仁義”為武器,雖然比手中劍還鋒利,但也要分人。碰上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結果劉備還是弄丟了徐州,劉關張三人還落了流離失所的下場。最終關羽被“曹操”騙降,可二爺“忠義”卻是貨真價實的,過五關斬六將,不離不棄的又來尋找劉備;當然,後來張飛也得以迴歸,還得一大將“趙雲”。再說劉備,被曹操的死敵“袁紹”收留;這裡還要穿插一件事,此時“公孫瓚”死於袁紹之手。說起“公孫瓚”也算是劉備的恩人,想當年“孔融”有恩與劉備,他就馬不停蹄的去救;為什麼到了同時恩人的“公孫瓚”落難時,“仁義”的劉備反坐視不管了?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好吧,如果說“公孫瓚”覆滅時,劉備正在與曹操徵殺,無暇顧及也算一個理由;可是殺害公孫瓚的正是“袁紹”,劉備聽聞後卻沒一點表示,只是發出些許嘆息之聲。難道“公孫瓚”是咎由自取?難道“公孫瓚”當年借兵是理所當然?只有一個解釋,現在劉備用得著“袁紹”,“仁義”這件武器也就用不上了。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劉備仁不仁義暫且不提,當時的“袁紹”是真的做到了仁至義盡,待劉備如上賓,甚至要打大仗也帶著他;其目的自然很明顯了,劉備與曹操多次交鋒,這次袁紹也想讓他在軍前出謀劃策。可誰料想曹操軍中有劉備的兄弟“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短時間內殺了袁紹帳下兩員上將;當然,這不能說是劉備的錯,畢竟當時誰都不知道對方的情況。“袁紹”雖然怒不可遏,可最終沒殺劉備;按理說“袁紹”先收留,又間接因劉備損失了兩員大將,此時劉備怎麼說也要做出些表示,就是召回關羽替袁紹打幾仗也不為過。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可是劉備又跑了,“仁義”的理由是看出了袁紹並非雄主,早晚要完;這時候劉備的“仁義”又在何處?明知曾好心收留自己的“袁紹”要完,非但不幫忙反釜底抽薪的逃了;結果“袁紹”官渡一戰大敗,雖直接原因不在劉備,可畢竟少了“顏良”、“文丑”,這兩人在雖主導不了全局,但至少多了一份力量與曹操對抗。再看“劉備”,在袁紹處不僅力量上沒削弱,反增強了不少,還添了一員當世虎將“趙雲”;這就跟損失慘重的“袁紹”形成了鮮明對比,正應了“好心沒好報”這句俗語。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之後劉備又投靠了所謂的“宗親”劉表。劉表也夠仁義,好吃好喝的招待劉備;可荊州氏族不“仁義”,要趕劉備走。死皮賴臉不肯走的劉備被“劉表”好心安排在新野駐紮;劉備是留下了,可“荊州”城內卻被攪得烏煙瘴氣,所謂的“宗室奪權”恐怕跟劉備也脫不了干係。當然,這還是小事,關鍵是“仁義”的劉備還引來了他的死敵“曹操”;結果荊州就這麼輕易的被曹操竊取,還賠上了劉表兒子的性命。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這中間當然也穿插了另一重要人物——諸葛亮。此人號稱“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身有經天緯地之才;就是這樣的大才之人,仍舊難以抵擋劉備的“仁義”武器,最終替劉備辛苦幹了一輩子。當然少不了另一位大才之人——龐統,此人號稱“鳳雛”,與諸葛亮齊名;可在取益州之時,劉備“不願奪宗親之地”,這一高大上的“仁義”理由又把一經天緯地的大才給害死了。也正是劉備的“仁義”太厲害,害死“龐統”非但沒留罵名,還成了進取“益州”的正當理由。

劉備最厲害的不是雙股,而正是“仁義”兩個字,張飛龐統不能倖免

當然,劉備“仁義”的威力不僅如此,其他諸人就不多加累訴了;但不管怎麼說,劉備最厲害的武器絕對不是“雙股劍”,而是更加鋒利鋒利,殺人不見血的“仁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