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裡克森——忠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上)

艾裡克·洪伯格·艾裡克森(Erik H Erikson),美國精神病學家,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是一位堅持弗洛伊德力比多學說的新精神分析流派代表人物之一。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艾裡克森提出的人格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我會分成兩期去介紹他的這項理論。

艾裡克森——忠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上)


  • 這套理論即使在如今,仍然被許多精神分析師所應用,其既繼承了以前經典精神分析的五階段的人格發展類型,又融入了社會、文化的元素,是一套比較完善,較為科學的理論。

在介紹理論之前,我們還是簡單回顧一下艾裡克森的生平。

  • 首先要提到的是,艾裡克森的身份並不討喜,對於小時候的艾裡克森來說,母親丹麥人與改嫁後的猶太人父親組成的家庭讓他無論是在丹麥同學眼裡還是德國同學眼裡,都是一個異類般的存在,兩邊都不受歡迎,這也讓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感受到了所謂“同一性混亂”,(同一性混亂也是艾裡克森著名的理論之一,今天就不在這裡多介紹啦)。和大部分領軍人物不同,艾裡克森是屬於那種資質平平的學生,沒有大學文憑,立志要成為一個藝術家,卻也只能靠著給小孩們畫像流浪苟活。
  • 而他的人生轉折點發生在了1927年的夏天,在來到藝術聖地維也納後,機緣巧合下,艾裡克森結實了一位女心理學家——安娜·弗洛伊德,是的,正是弗洛伊德的幾個孩子中,唯一繼承了她父親職業的那位精神分析學家。在安娜·弗洛伊德的幫助下,艾裡克森完成了他的學業,還接受了正規的精神分析訓練。
  • 艾裡克森的人生就此改變,在他的後半生,他致力於完善弗洛伊德的理論,對其進行適應當時的變革的改造,在當時獲得了獨一無二的成就與廣泛的認可。
艾裡克森——忠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上)


艾裡克森把人格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就是在弗洛伊德五階段分法發展過來的。

艾裡克森認為,每個階段都有屬於這個階段的危機,這裡的危機並不是一種災難,而是人生髮展的轉折點,成功解決了這個危機後我們會增強我們的力量,獲得一種品質,並且更有利於解決下一個危機,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社會。而消極的解決這個危機會削弱我們的力量,但是人經歷過消極面後,能更加好的瞭解這個社會的運作,帶有一些羞恥感、罪惡感也並非壞事。如果一個完全沒有缺點的人出現在你身邊,你會對他投以羨慕的眼光嗎?

艾裡克森——忠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上)


好的,本期的分享就到這裡,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心理學知識,歡迎收藏訂閱轉發,謝謝各位支持!下期我們將完全分析艾裡克森人格發展階段論,希望我的內容大家能夠喜歡。

艾裡克森——忠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學家(上)

最後的最後,在這裡向奮戰在疫情一線的戰士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時悼念犧牲的烈士們,謝謝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