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書愚而可哀,只讀書迂而可惜,讀後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不讀書愚而可哀,只讀書迂而可惜,讀後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不讀書的人無法理解讀書人的幸福。週末泡一杯咖啡,要麼讀一本好書,要麼伏案寫作,就足矣度過一段好光陰。不過據2011國家新聞出版研究院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人均閱讀紙質圖書只有4.35本,遠遠低於韓國、日本和俄羅斯等國,只能說我們許多人還未養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

縱觀歷史上有名的帝王將相都是會讀書、善讀書、能運用書本知識和以史為鑑的人。讀書,一直就被冠以是能改變命運的武器。近年社會提倡多讀書,許多城市都在大力投資和建設圖書館,讀書風氣明顯有所加強。

人不知在什麼時候就遇到會改變自己人生的書籍,只要你去讀。這是梁衡先生在最近出版的《我的閱讀與寫作》書中的一句話。梁衡出生於1946年,是我國著名的學者、新聞理論家和作家。他長期從事新聞工作,曾任記者、《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和國家新聞出版社副署長。梁衡先生自小練就深厚的文學功底,一生耕耘不輟,多次獲得青年文學獎、趙樹理文學獎和魯迅雜文獎等獎項。

不讀書愚而可哀,只讀書迂而可惜,讀後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梁衡先生作新聞寫作時,一直遵循現實,不虛構、不迴避原則,如《張聞天,一個塵封垢埋愈見光輝的靈魂》,一經發表就引起轟動,並改觀了對張聞天原有的認識。

《我的閱讀與寫作》是梁衡先生五十餘年來閱讀和寫作文章的集結。其中有許多獨到的見解,解答了眾多愛好閱讀和寫作人的困惑,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好書。

閱讀,不管讀哪一類作品,一定要讀經典。

我們常常訓誡孩子“不要沉迷無營養的網絡小說,要讀就讀名著”,名著好像是不如網絡小說有趣,但它們卻是經過了千百年的沉澱,能流傳下來自有其原因。

凡名著一般都經過了千錘百煉,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和人文知識供後人研究,讀之可以瞭解歷史,打開眼界,構築未來。赫爾岺有句話:書是行將就木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年輕人的忠告---種族、人群、國家消失了,但書卻留存下來。比如中國的《紅樓夢》等四大名著,《史記》、《資治通鑑》等國學。

固然閱讀不能強求,因為閱讀本來就分兩種,一種消費型閱讀,滿足日常生活中休息和放鬆的需求,以娛樂不燒腦為主;另一種是積累型閱讀,培養人的世界觀、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需要知道,如果要積累文化素質,提升個人能力,還是要選擇積累型閱讀。只有讀好的書才能獲取知識,只有知識才能決定一個人的視野、能力和氣質。畢竟,“腹有詩書氣自華”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道理。

不讀書愚而可哀,只讀書迂而可惜,讀後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當然,除了讀經典,要成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攻讀某方面的書;要有發現和創造,就讀前人積累的專業書。把書揉進實踐,得出新的思想,不一昧地死讀書,才是我們讀書的目的。

大凡偉人皆愛讀書。馬克思在大英博物館讀書、寫作,腳下的石板被蹭出五條淺溝,他寫一本的《資本論》,所研究的書籍達到一千五佰種。拿破崙青年時代就已經讀過許多書,政治、軍事、歷史、宗教各方面的都讀,為他以後成為法國皇帝治理國家打下紮實的基礎。

寫作是檢驗一個人學識才智最簡單的方法。

梁衡先生認為,寫文章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看得多了,讀得多了,感覺有話要說,所以就寫了。這樣的文章並不一定要文法好,只是為了交流信息和抒發心中的情懷,且發而為文,文章也通順、風趣,情節也曲折生動。

第二層是確實研究過語法、修辭、文體,懂得寫文章的技巧和規律,知道文章的風格類型,對文章題材和類型完全不限要求隨便就可以寫出一篇美文,但僅限於此。

第三層境界最高,無論是為詩還是作文,都讓人能感到後面廣博的學識和深遠的背景。如梁啟超、魯迅和徐志摩,他們不僅懂寫作知識,對文學和其他門類的藝術也都熟悉,對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也涉獵,對古今中外也頗有研究,他們做文章時,儘可引經據典,作出氣勢磅礴、源遠流長的文章。

不讀書愚而可哀,只讀書迂而可惜,讀後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


學者錢學森生前在各種場合不止一次提出: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是著名的 “錢學森之問”,也包括問為什麼我們學校再也培養不出民國時期如魯迅、如梁啟超般的文學大師了。

如今,網絡信息鋪天蓋地,人們很難靜下心來好好讀一篇文章、一本好書;而網絡文章講究流量,追求熱點,一篇有信息增量、有學術見解的文章再也抵不過一篇影星、明星穿衣打扮、家長裡短的爆料,所謂十萬加、百萬加的閱讀流量倒以明星緋聞居多,寫一篇好文章往往不如選一個好素材,長此以往,我們何時能達到寫文章的第三層境界?又何時能出現錢老所問的“傑出人才”?

不讀書愚而可哀,只讀書迂而可惜,讀而後有作,作而出新,是大智慧。我們應如梁衡先生,把讀書和寫作完美結合,他所作作品有六十餘篇被選進大學、中學和小學的教材,教書育人,怡然修性,不愧為一個智慧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