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習枯燥的文言文?

留在河裡的魚


文言文其實並不枯燥,如果能夠學進去,一定會喜歡上它的,甚至還會不時地說一說、寫一寫,當然了,對文言文的運用是後話,現在我們先來說說怎樣學習文言文,以下是我的一點個人心得,希望能夠對有此困惑的朋友有所幫助。


鑑於提問中並未提及學習文言文的主體是誰,加之這個話題不是一篇問答就能回答詳盡的,以下就主要圍繞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學習文言文來重點談談。


一、不要急於讓孩子學習文言文語法,先讓孩子從閱讀中體會,家長可為孩子選擇合適的圖書,例如《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等,在平時作為課外讀物,與孩子一起親子共讀,或者鼓勵孩子獨立閱讀,培養孩子的語感,為文言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文言文之所以會給人以“枯燥”的感覺,我覺得有一個原因是其中涉及的文言知識點太多了,拿到一篇文言文,讀不懂,看不明白,因而越學越覺得沒意思,漸漸地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因此,在孩子學習文言文的初始,我建議家長先不要將關注點放在語法知識點上,縱然文言文的學習離不開這些知識點,但是將它們滲透進文言文的閱讀中,讓孩子在潛移默化間接受這些知識,遠比直接從語法知識入手,更容易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以下,我便為家長們推薦兩本書——《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它們可以作為輔助讀物,引領孩子走進文言文的世界。




《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它讀起來琅琅上口,猶如唱歌一般,容易為孩子所接受。全書按韻分編,對於孩子來說,朗讀時的旋律感和節奏感會帶給他們一種美好的文字體驗,是孩子學習文言文的很好的輔助讀物。


以下選取《聲律啟蒙》上卷的一段作為示例:


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



《笠翁對韻》亦是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學習古文的基礎讀物,它從單字對、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讀起來聲韻協調,頗有韻味,其文字之美,相信在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與孩子都會喜歡上它的。


以下選取《笠翁對韻》卷二中的一段作為示例:


寒對暑,日對年。蹴踘對鞦韆。丹山對碧水,淡雨對輕煙。歌宛轉,貌嬋娟。雪賦對雲箋。荒蘆棲宿雁,疏柳噪秋蟬。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兒憐。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濤騎馬,接籬倒著杏花天。


這兩本書都可以作為孩子學習文言文的基礎讀物,每天讀上一段,日積月累,對於文言文的學習必有助益。


在閱讀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在語音、詞彙、修辭等方面得到訓練,培養語感,這是直接講解文言語法知識所不能帶給孩子的美好體驗,它蘊藏在朗讀的聲音裡,蘊含在閱讀的回味中,一點一滴,流進孩子的心底。


此外,由於書中的內容涵蓋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等,孩子還能從中學到不少相關知識,調動孩子求知的樂趣,於不知不覺間,既幫助孩子積累了文言文的詞彙、語句等,又引導孩子增長了見聞與閱讀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我們都知道,文言文的學習離不開背誦,多讀、多記、多背對於日後文言文的進階學習大有裨益,如果孩子有興趣,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背誦其中的段落。


至於擔心孩子讀不懂的問題,《聲律啟蒙》、《笠翁對韻》中的語句大多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一般,家長即可給予孩子一定的輔導,對於有一定閱讀能力的孩子來說,也可以參照文中釋義獨立閱讀。而且市面上有售的大多數版本中亦有詞義註釋、語句解析,部分版本的書籍中還有一些精心設計的小欄目,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義,家長可以在選購時,根據需要,選擇相應的版本。


鑑於書中部分語句涉及到一定的背景知識,即使對家長來說,也是有一定“理解困難”的,因此,建議家長先將文中涉及到的相關故事、典故等做一瞭解,講解給孩子聽,也可以鼓勵孩子自己查閱相關資料,瞭解文字背後的故事。這樣一來,在知道了是什麼意思後,想要讀明白、背出來便不會覺得“困難”了。在有些版本的書中,亦有相關的背景知識介紹,家長在選購時,也可以留意不同版本的異同,選擇自己需要的版本。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對於遇到的不懂的、不理解的詞句,一定不要怕麻煩、偷懶而不去認真解讀,否則,對於孩子學習文言文是沒有幫助的。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在給孩子做示範,把一句話背後的意思瞭解清楚,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孩子會從中有所收益,對於日後學習文言文也會更有興趣,更能持續學習下去。


除了《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市面上還有其他相關的國學類書籍,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接受程度等,為孩子選擇相應的書籍,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二、從篇幅比較短的“小古文”開始,從理解文字,到翻譯語句,賞析文章,輔以練習,逐步培養孩子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這裡所說的“小古文”主要指篇幅不長、短小精煉的文言文。


如何運用小古文,培養孩子的文言文閱讀能力,以下舉例來說。


例如下面這篇《放風箏》,文章很短,僅有12個字:



瞧,就是這12個字,為我們描摹出了一幅生動的放飛風箏的畫面。


在這篇小古文中,理解上比較有難度的詞彙是“汝”,拋開這個字,對於識字的孩子來說,完全可以獨立閱讀,並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所以,家長只需講解一個字“汝”,便可解開孩子的心頭之惑。


甚至在講解前,家長可以讓孩子先來猜一猜,這個“汝”字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這個“汝”字是“你”的意思,但是孩子未必知道。如果孩子不知道,家長可以為其講解,也可以參照圖書或者相關資料,為孩子解答。


如果孩子能夠猜出它的意思,請家長一定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因為有可能孩子從後句“我後行”中,運用對仗的原理,猜出了這個“汝”是“你”的意思,亦或孩子是通過別的理解或方法,想到了答案,無論怎樣,這都是孩子學習文言文邁出的可喜一步,給予TA鼓勵,TA一定會走得更遠!


接下來,家長便可以引領孩子在朗讀聲中,讓孩子感受文言文的美妙了,相信我,讓孩子讀上幾遍,TA不止很快會背了,而且還能將文章的意境描述出來,甚至會仿照這篇小古文,自己再寫出類似的“文章”來。


於是,這便進入了一個由“輸入”到“輸出”的過程,是謂孩子自覺地學習了古文,並自覺地運用了古文。


如果孩子的能力許可,請家長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讓孩子模仿《放風箏》,也寫一篇這樣的小文章,家長只需提一個小小的要求——用到其中的一個字“汝”,試試吧,孩子一定會帶來驚喜的!


如果孩子喜歡繪畫,還可以在朗讀之後,畫一幅《放風箏圖》,或者將自己仿寫的小文章也畫出來,用畫面來表現古文的意境,這必定是一堂美妙的古文閱讀、賞析課!


不要小看這一個“汝”字,學習古文就是在這樣一個個字、一個個詞、一句句話的積累中,逐漸打開天地的。


成長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孩子學習古文亦是如此,不要貪多,從“一”開始,循序漸進,孩子定會更有興趣持續地學習下去。


鑑於篇幅,類似的小古文閱讀在此就不一一舉例了,家長可以在書店選擇一些集結成冊的小古文,或者在網上搜集相關的文章和資料,來輔導孩子閱讀文言文。


建議家長選擇這些圖書或資料時,可以看看其中是否設有練習題,這些練習是否適合孩子,在讀小古文的同時,輔以適當的練習,效果會更好。


此外,故事對於孩子有著天然的吸引力,在孩子學習文言文時,不妨利用這一點,引領孩子走入文言文的大門。



例如短小的成語故事、寓言故事等(上圖為《守株待兔》),這些故事比較受孩子喜歡,孩子在閱讀時,因文章本身的故事性,孩子讀起來不會覺得枯燥,容易接受,而且這類文章通常語句精煉、言簡意賅,涉及到的知識點也易於為孩子所接受,孩子在學習時不會感到太吃力。


家長亦可為孩子選擇相關的圖書或學習資料,學習方法如前所述,當然了,家長也可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接受能力等個體情況,採取適合孩子的個性化學習方案。


三、家長輔導孩子時,建議在閱讀中引導孩子學習文言文語法知識,不要將語法孤立起來,讓它滲入日常的學習中,在學習之後,加以鞏固、複習。


文言文的語法知識點很多,有實詞、虛詞,有詞類活用,有通假有倒裝,等等等等,一個字、一個詞都需要積累。


但若將它們孤立地來學,勢必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因此,我不建議家長在輔導孩子時,以主講語法知識點為主,還是那句話,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感受、去體會文言文的精妙,讓知識點滲透在故事裡、文字中,結合具體的語句,讓孩子體會這個知識點是如何存在、如何運用的。


對此,建議家長在孩子閱讀文言文時,先讓孩子粗讀,然後再精讀。


粗讀,可以保持孩子的閱讀興趣,不至因為某個知識點被打斷,讓孩子先把這篇文章讀下來,大體領會它的意思。


然後,再做精讀,針對孩子不會、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參考相關注釋或翻譯,為孩子做講解,或者有能力的孩子也可以參考註釋獨立學習,由此,把一篇文章吃透、學懂。


最後,輔以相關練習,檢驗是否學會了,是不是明白其中的字、詞、句,是不是能將其背後的含義總結出來等等,同樣的,先粗後精,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做錯了沒關係,先讓孩子勇於做、願意做,然後再結合正確答案,來改進做得不對的地方,將知識點做進一步消化、吸收。


需要提醒一點的是,學習文言文是需要鞏固、複習的。


複習已經學過的知識點,會對後續閱讀新的文章、學習新的知識點打下基礎,況且文言文的知識點是一個體系,這些知識之間是有關聯的,所謂“溫故而知新”,需要家長引導孩子做到,即便不是“每日一練”, 也儘量安排出時間來學習、複習。



四、通過唱歌、看節目等新鮮、有趣的方式,調動孩子的興趣,學習文言文。


例如,有些詩詞被譜寫成了歌曲,便可以放給孩子聽,或者讓孩子學著唱,從而調動孩子學習古文的興趣,從歌聲中,理解文字的內涵、情感,進而運用到文言文的學習中,也不失為一種有趣的方式。


再如,大家熟知的《詩詞大會》這樣的節目,就可以推薦給孩子看,家長與孩子一起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看節目,一邊學習詩詞,學到的知識同樣可以運用到文言文的學習中,何樂而不為呢!


小初的書聲影像


首先訂正題主問題中的一個詞:枯燥。學習文言文是不枯燥的。


古文裡有生動簡潔,蘊含哲理的故事。大家熟悉的《兩小兒辯日》《愚公移山》《夸父逐日》《鄒忌諷齊王納諫》《燕子使楚》《南轅北轍》,不一枚舉。薰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古文裡有鏗鏘和諧的音韻美。《詩經》《離騷》《陋室銘》《岳陽樓記》《滕王閣序》,哪一篇不是一經誦讀就經久難忘啊?

古文裡有數不勝數的故事,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為各種藝術形式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素材。一部《史記》,一部《三國》,一部《水滸》,蕩氣迴腸的故事激勵著、興奮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怎麼不可以適當地引進我們的作文?一部《西遊記》,一部《鏡花緣》,曲折離奇的故事怎麼不牽動讀者的心呢?


那麼,怎樣學好文言文呢?

1.掌握文言文斷句的方法,讀準句讀。

2.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特別是,掌握詞性活用,掌握古今異義詞,準確翻譯。古文用字惜字如金,非常簡潔,單音節詞非常的多。翻譯時要結合上下文準確理解。

3.掌握常用的文言虛詞以及它們的用法。俗話說:之、乎、也、者、以、焉、哉,安得妥當是秀才。文言文與現代文的最大區別就是虛詞的大量運用。所以,熟悉古文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算是又翻越了一座山。

4.掌握古代常用的文言句式。如判斷句、倒裝句、省略句。

5.故事性強的文章用表演法來激趣味。如《蜀鄙二僧》《晏子使楚》《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等文章,都是能進行表演的很好的文章。

補充:翻譯的注意事項。

1.時間、地點、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可以不翻譯。

2.單音節詞變成雙音節詞。

3.按照現代文的語序,把句子理順。

4.湊足音節的地方,重複的地方把它省去。


語文思維


實在不行,就背吧。😲

說實話,對於感覺學文言文吃力的人來說,一旦走入社會,文言文基本也用不上。😪

但是,為了考試,那就背一背咯。

真的背多了,往往文言文還真就通了。

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

別不信,或者覺得煩,之前的私塾,學四書五經的時候,就是讓學生大量背誦的👍。先別管懂不懂,就當密碼本,背下來再說。

文言文的歷史成因,沒別的,當時沒有紙,或者紙太貴。

且古代的史官跟著皇帝屁股後面做記錄的時候,需要速記。

毛筆大家知道,書寫速度是比較慢的。

所以,才有了類似速記文子的文言文。

但好在,文言文字雖精煉,但語法依然嚴謹,只是需要足夠熟悉。所以,有興趣的人,可以去通過擴大閱讀量去進一步學習。好比海量讀英文繪本的孩子,英文學得好。

不喜歡文言文的人,為了考試,那就下功夫去背吧。當年祖宗們都是頭懸樑追刺骨的玩法,數千年來的學習經驗,絕對有效。

能把課本上的文言文都背下來,相信考試也丟不了太多分了。背完了如果還能一字一句的搞懂,那就能不丟分咯。

心動不如行動。

先找偏篇短的開始吧:

《黔驢技窮》

哦,不

《黔驢技之窮》

哦,不不,

……😌

《松下行知足》😂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51151101457208140"} --}

拿筆小昕


文言文之所以“枯燥”,根本原因是沒有讀懂,或者說沒有掌握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在讀文言文的時候自然是味同嚼蠟一般難以下嚥。但同時有人疑惑,文言文真的應該在義務教育階段強制學習嗎?

文言文和古詩詞將成為大語文時代的關鍵

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大語文時代已經到來,得語文者的天下早就成了家長們的普遍共識。補習英語不再是補課的首要選擇,各種國學班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價格往往不菲。而對大語文時代貢獻最大的,正是古詩詞和文言文。據官方消息,今後語文教材之中,古詩詞和文言文數量大幅度增加。

不同於古詩詞押韻好學,文言文相對於如今的白話文非常地拗口,“枯燥”也就成了許多人對於文言文的認知。

那麼,如何去學習枯燥的文言文?

1.破除內心的恐懼。不少學生對於學習文言文是有恐懼感的,認為這樣的古文晦澀難懂,自然也打不起精神來學習,即便是埋頭苦學,但最終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所以,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亦或者是學生,首先要破除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心理障礙。

2.融入到其歷史背景之中。文言文難學,主要還是因為其歷史久遠,古人文中描述的事情和人物太過於抽象,語言表述又與白話文區別很大,學習時自然就會無從下手。所以,要想真正融入到文言文之中,就要先融入到這篇文章的歷史背景之中,再去學習文章時就會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3.讓學習有獲得感。不少學生對文言文無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完之後沒有什麼獲得感。在學完古詩詞以後,偶爾還可以言文爵字顯擺顯擺,但文言文顯然不具備這一特質,所以在學習文言文時,要讓學生有一種獲得感,有了獲得感才能夠更有動力學習。不過,這件事還需要老師來做,把一篇文言文的前世今生全都翻出來,歷史、趣聞、作者個人生平、當朝人的評價等等都可以,而不應該僅僅是隻讓學生學習了一篇古文。

4.培養學習古文的興趣。即便是對於學習文言文頗有心得的學生,如果不是為了應付考試,短也不會主動學習文言文。所以,寒窗苦讀十幾年,只有培養了學習古文的興趣,才能真正以不變應萬變,不畏懼語文的學習。

文言文是否值得學習?

一般來說,入選教科書的文言文都是經過教育專家精心挑選出來的,而且語文教科書幾經修訂,課本內容也多次刪減,權威性自然毋庸置疑。不過,有許多人還認為文言文中不少都是記錄古人的家國情懷、衣食住行甚至愛恨情仇,除了文言文體本身的研究價值以外,似乎不應該得到教育部門如此的重視,更不應該成為學生們學習的“負擔”,對此你怎麼看?


教育坤坤說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解析

不同的學生學習文言文,會有不同的心境和感受。

有的學生充滿了好奇,想要探知未知的古代世界;

有的學生則充滿了厭倦,覺得文言文生澀難懂,並且枯燥乏味。

穆老師昨晚深夜加班,為學生們註解了一篇文言文——《龍捲風》,雖然耗時比較長,但為了學生,穆老師一點也不覺得累,反而很幸福!😄


文言文對於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能更好地瞭解古代世界,繼承中國優秀古代文化財產……

更因為升學考試要考查!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情況。

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好、更高效地學習文言文呢?穆老師為大家分析如下,感興趣的同學或家長可以接著往下看!


老穆支招

🏮一、明白文言文對於升學考試的重要性

文言文閱讀,往往是學生之間拉開差距的一道考試題型。不僅分值高,而且難度大。

🏮二、跟著穆老師逐字逐句去翻譯文言文

都說文言文閱讀難,為何難?就是因為你讀不懂文章內容。

為什麼讀不懂文章內容呢?就是因為你的實詞積累量不夠。

跟著老穆學文言文註解,不斷積累常用實詞數量,提高文言文理解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穆老師給大家發一些之前做的文言註解,倘若您的孩子需要,儘管拿去學習!😄





🏮三、通過訂正試卷上的文言文錯題,提高文言文答題能力

🏮四、掌握文言必要的18個虛詞意義及用法


虛詞意義及用法例舉——而

🏮五、掌握必要的特殊句式






🏮六、掌握翻譯技巧


🏮七、掌握斷句技巧



🏮八、概括和分析文章內容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01 學習文言文並不難

文言文是相對於白話文而言的。實際上,文言文也是脫胎於口頭語言,一般認為是以先秦時期,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口頭語言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後來,口語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變化,而文言文卻越來越趨於定型,雖然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但是變化相對比較微小。這樣的好處是,千年之後的人們還能夠順暢地讀懂讀通千年之前的文獻資料,瞭解古代的社會環境,瞭解古人的思想文化。

有好必有壞,有陰必有陽。於是問題來了,書面語和口頭語的差距越來越大,以至於文言文成為不同於口語的另一種語言,這給學習文言文帶來一定的困難。

這個問題不僅是現代人所關心,古人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但是,翻開史書,我們往往可以看到這樣的敘述:王勃“六歲善辭賦”,駱賓王“七歲能賦詩”,李百藥“七歲能文”,劉慎虛“八歲屬文上書”。這是唐代學習文言文的情況,七八歲的小孩子,不僅能讀懂古文,還能運用古文寫作。而且,還不是特例,是普遍情況。

難道古人比現代人更聰明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以近代人物為例,康有為“七歲能屬文”,梁啟超“六歲畢業五經,八歲學為文,九歲能日綴千言”。

可見,學習文言文並不難。我們覺得學起來困難,覺得枯燥乏味,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們沒有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02 如何學習文言文

有道是,只有緊跟大牛,才能成為牛人。要想知道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就得先看看前人是怎樣學習的。跟隨大牛的腳步,看看牛人的八卦,順便就把學習方法給掌握了。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周振甫先生的著作《怎樣學習古文》。這本書寫得一點都不枯燥,都是經驗之談,而且介紹的都是大牛的學習經驗。比如,是開明書店的創辦人章錫琛先生,他小時候的讀書經驗是這樣的:

開始讀《四書》時,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師是不講的。每天上一課,只教孩子讀,讀會了就要讀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課,再教會孩子讀,讀熟背出。到了節日,如陰曆五月初五的端陽節,七月初七的乞巧節,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年終的大節,都不教書了,要溫書,要背書。如在端陽節要把以前讀的書全部溫習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終,要溫習一年讀的書,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終,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讀的書外,還要揹帶書,即把第一年讀的書也要連帶背出。



清華大學法學院江山教授也有學習文言文的經驗文章。他說,任課老師中有一位老先生叫張紫葛,赤手空拳上教室,然而從《尚書》以下,至《史記》、《漢書》,竟是一路橫背如流,課堂中的典故、軼聞直如秋風落葉。這種國文功底和講授方式震驚了全校師生。老先生關於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也很簡單,去背《古文觀止》。江山老師很聽話,一天背一篇《古文觀止》。終於從背書中嚐到了味道,最明顯的是看古籍順溜了。

巴金先生在《談我的散文》中回顧一生的創作道路時說:“我後來寫了二十本散文,跟這個啟蒙先生很有關係。”“像《桃花源記》《祭十二郎文》《赤壁賦》《報劉一丈書》等等。讀多了,讀熟了,常常可以順口背出來,也就能慢慢地體會到它們的好處,也就能慢慢地摸索到文章的調子。”這個啟蒙老師,就是《古文觀止》。

王力先生在《怎樣學習古代漢語》中也說:“學習古代漢語,我看要多讀些好文章。可以讀讀《古文觀止》。”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你要讀懂詩詞,就要多讀背後詩詞,比如《唐詩三百首》;你要讀懂古文,就要多讀多背古文,比如《古文觀止》。方法很簡單,效果呢,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需要自己去嚐嚐這個梨子的味道。好吃不好吃,誰吃誰知道。


西山語石


現代人為什麼會覺得文言文難懂?甚至枯燥呢?

我們要知道,文言文是相對與現代文而言的一種文體,也是經過長時間積累而成。具有當時的語言特點,又因為文言文長期用作書面語,即便口語表達有了新變化,可為了符合書面文章要求,依然採用了文言文的方式。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出現了文言與白話相間的情況,並逐漸深化到白話文。比如戲劇中的一些“白”,就是白話的白。

文言文與現代語的重要差別,在於詞與句子。

詞義會有不同,有的文言中的詞很簡單,用現代漢語解釋就會複雜一些。還有的詞在文言中代表的含義會少一些。

比如,《兩小兒辯日》中,“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日,問其故。”,這個故,在文言中只是一個字,翻譯成現代語,則是緣故、原因的意思。

再有關於詞的方面,重點就是虛詞、實詞的幾種用語,比如一詞多用。尤其像“其”“之”這樣的詞,會有不同的含義,要根據上下文進行分析。

句子主要是語序的變化,會有很多倒裝句。

把這些關鍵點弄清楚,文言文也就不復雜了。

學習文言文應該把握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從一些短小、淺顯的文章開始,學習怎樣直譯,慢慢再過度到難一些的文章,這樣就會順理成章,把文言文學好了。


艾悅之洲


深圳小作家作文覃老師為你解答分享:

深圳小作家作文閱讀寫作教師,四位一體作文教學法創始人,10年以上閱讀寫作一線教學輔導經驗,擅長中小學語文閱讀寫作啟蒙教學輔導,小升初、中考閱讀寫作教學輔導。



深圳小作家作文覃老師教你如何學習文言文

1、大量積累文言實詞,掌握它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意義。

高考大綱規定的文言實詞有120個,這是最根本的,也是出題的來源。

大部分實詞都有多義性,在不同的語境裡面有不同的意思,這就給學習增加了難度,例如於字就有很多意思,表被動、在、由於、語氣助詞等。要掌握經常用的表達。



還有古今異義和通假字,也需掌握,掌握最常見的就可以了。

2、分清楚虛詞,掌握它們在句中的詞性和作用和文段中的意義。

虛詞常考的有十八個,虛詞考察兩方面,一為其在文段中的意義,一為句中的詞性和作用。

有些虛詞是實詞轉化而來的,所以要經常練習,多讀多背,掌握語感。

同一個虛詞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表達意思,如焉,句首表反問,句中表於之,句尾表助詞,當然,也不至於此。

3、瞭解古漢語的語法知識,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語法是學習文言文的關鍵,主要包括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

詞類活用,文言文中的實詞在有些情況下,可以改變在句子中的用法和詞性,如臣活之中的活是使動用法,使……活,如吾得兄事之中兄是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

特殊句式包括判斷、省略、被動、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如何陋之有應為有何陋之,是賓語前置。


卓越麥斯2020


古文枯燥乎?不枯燥!學進去了,就別有洞天。學不進去,什麼都會無聊。

古文難學乎?不難學!尋得法了,就一馬平川。學不得法,就會詰屈聱牙( jí qū áo yá )

古文即文言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傳承文化,古為今用,做一個有文化的中國人,古文是必須要學習的。

古文往往給人以古老、深奧、僵化,枯燥之感。其實,這不是古文本身的問題,而是教學的問題。

讀《論語》,會發現孔子的學堂上,遠比我們的課堂活潑、輕鬆、幽默的多,很有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之氣象。

當然,文言文學習與白話文學習還是有差異的。雖然同是中文,但二者用來表情達意的句式結構差別頗大。

下面講講小學和中學兩個階段的古文學習方式:

一、小學階段

在遊於藝的教學形式下,背誦為主,抄寫為輔。

要讓孩子喜歡並明白所讀那些不苟言笑之乎者也的古文,形象、活潑、好玩的教學形式是不二的選擇。遊於藝即遊戲化教學是最佳首選。

小學階段,不宜從語法句法詞法等文法知識角度學習古文,要將其作為“道具”,從培養良好學習習慣角度,遊學於其間,聲讀於其中,習禮於其裡,獲得書香。

利用良好的記憶力,背誦古文。在習字中,工工整整,恭恭敬敬把古文或字、或句、或段、或全文抄下來。如果可能,可以自己根據對古文的理解作插圖插畫,增加趣味性和理解方式。

小學古文理解以故事演繹為主。故事側重趣味性,語法講解宜粗不宜細。

老師可以組織孩子編劇本,演小品,既增加樂趣,也容易理解。

按照孔子的教育方針:志於道,居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學習文言文:

1、儀式感

讀書儀式感,會讓孩子對書籍有恭敬心。

古人讀書,從來就有,席不正不坐,手不潔不觸之規矩。

從孩子接觸經典那一刻起,就要有規矩抑或儀式。司馬光讀書前,要洗手。翻書時,小心翼翼。誦書時,要站起。讀畢,小心翼翼合上書,並鞠躬敬禮,把書放歸原處。

我們可以借鑑。老師要先示範讀,然後再帶領大家讀。讀時,大家要起立。眾人讀畢,要請每個同學上臺來讀。

孩子上講臺,面對大家要鞠躬。雙手莊重捧書,一字一句,讀聲琅琅。若讀錯了要重讀,少讀或多讀皆要重讀,讀畢下臺前,要鞠躬。拿書放書,要輕手輕聲。

2、遊戲式

讀書遊戲式,會讓孩子對書籍有歡喜心。

教學遊戲化,2500年期的孔子老師就提出來了:遊於藝。

古文讀起來琅琅上口,如唱讀。除誦讀外,還可以表演,就是把所讀古文改編成可以表演的小品或者故事。

《論語》的對話格式文體,特別適合改編成小品。結合生活,以遊戲方式學《論語》,會大大煥發2500年《論語》老人的青春,拉近和孩子們的距離。

3、生活化

讀書生活化,會讓孩子對書籍有同伴心。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不要死讀死,會讓人枯燥無聊的。要活學活用,由此讓人心生歡喜。課上學了,課下用了,會讓孩子覺得有用,以後就會不知不覺帶入生活中,與自己同伴。

生活中,從待人接物,到衣食住行;從應對進退,到言談舉止,老師家長要時刻提醒、督促孩子把所讀的文言文相關內容,有意識的應用其中,做到知行合一。

最快樂的學習莫過於學習與生活合一。下面,讓我們看一幕孔子的理想學習生活片段: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呼舞雩,詠而歸。

二、中學階段

在經典吟誦教學模式下,讀寫為主,譯作為輔。

對中學生來說,閱讀經典原版,並一以貫之於古文學習中。

朗讀閱讀誦讀背讀,邊讀邊思考,不要拘泥於一字一句,理解大意,讀懂大概,然後再逐段細化理解,逐段背誦,逐段抄寫,逐段翻譯,以作文方式和思維,寫作譯文,每讀完一篇課文,便再抄寫原文一遍。

每天堅持吟誦原版經典,是學習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其中,把一些諸子百家的代表性經典與文章,一以貫之於學習始終。

理解故事演繹與說文解字並重。中學的故事偏重哲理性。語法講解,粗細相間。

再者,將文言文學習,與歷史課結合,以專題方式,融入到閱讀學習中。

比如讀到諸葛亮、曹操的古文時,可以配合著《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相關篇章增加寬度和深度,也增加趣味性和理解樣式。

誦讀以貫之,思索以通之,此乃讀經之道也。

下面,推薦若干經典與經文如下,供參考:

1、史記

2、論語

3、孟子

4、古文觀止

5、荀子·勸學篇

6、墨子·修身篇

7、莊子逍遙遊

8、孫子·始計篇

9、鬼谷子·捭闔

10、管子·形勢篇

11、商君書·更法篇

12、韓非子·忠孝篇

13、李斯·諫逐客書

後記:

子曰: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







村塾教育南山子


分享一下個人的經驗。其實文言文並不枯燥,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能夠一直傳承下來,正是因為漢語的連續性和中華文化的承續。

首先,要多增加閱讀量,這裡不是建議讀文言文,二是讀現代文。好多古典著作都有白話文版,還有漢語成語典故的白話文等等。讀了白話文版的,再看到文言文,就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理解起來就不難了。

其次,多掌握一些文言文中虛詞、實詞的意思,多練多做。多背,不講求死記硬背,要舉一反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