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和藥物有著本質的區別,調理過程必須懂!

想必很多人已經知道益生菌,但是可能還有一部分人不瞭解益生菌的一些相關知識,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益生菌的知識。

益生菌究竟是啥?是藥嗎?

簡單來說,益生菌是一種可以保持消化道有益菌和有害菌平衡的一種活性微生物。關於腸道微生物,有一個佔位理論,也就是說假設腸道里面有100個位置,其中50個是益生菌,其中50個是有害菌,我們攝入益生菌是去搶有害菌的位置的,搶的越多,益生菌的佔比越大,有害菌致病的可能性越小。益生菌和藥物有著本質的區別,藥物大多是化學品,沒有生命。而益生菌是微生物,是有生命的東西,屬於食品的範疇

益生菌和藥物有著本質的區別,調理過程必須懂!

缺乏益生菌導致的腸道菌群失調症狀有哪些?

⊙1.免疫力差,反覆或多次感冒、發燒、咳嗽、過敏、腹瀉、便秘等,經常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容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

⊙2.排便顏色深褐色或黑色、臭味感強、大便不成形、一週排便少於7次或一天多於3次。

⊙3.排氣從肛門洩露的氣體有臭味感、放屁不順暢、一天少於5次或多餘10次。

⊙4.口氣渾濁、有臭味感。

⊙5.胃口常常胃脹、不消化、不愛吃飯。

⊙6.面色暗沉,易長粉刺或痘痘。


喝益生菌會有依賴性嗎?

身體不會對益生菌產生依賴性,當我們作為胎兒的時候,體內是沒有益生菌的。從出生起,就開始從產道、空氣、母乳、食品等來源中獲得益生菌。所以我們體內所有的益生菌都是後天獲得的,對人體是安全的。體內益生菌越多,身體越健康。

為什麼補充了益生菌一箱了還沒有效果?

1.近年來益生菌被大眾接受,但不同品牌益生菌效果是有差異的,關鍵的點在於益生菌的含量和菌群種類以及是否能夠達到腸道指定位置發揮作用,但從含量來說有的益生菌每百毫升含量100億-500億,而有的益生菌一箱還達不到這個數量,一瓶相當於其他的一箱的總含量,很多人沒有去看含量就盲目的購買,大部分人又只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個1-2箱,如果不會挑選又沒有堅持使用就會覺得益生菌是一個商家噱頭,覺得自己被廣告和商家給欺騙了。更重要的是益生菌是用來調理腸道菌群平衡的,它不是藥,使用益生菌後身體的改善是有一個過程的。


益生菌和藥物有著本質的區別,調理過程必須懂!


2.由於國人的飲食習慣與國外不同,所以我們的腸菌類型也與外國人有差異,為了健康和安全,請優先選擇國家衛生部認可的益生菌菌種。

益生菌的戰鬥過程當我們腸胃不舒服的時候說明有很多“有害菌”侵佔了我們的腸胃,益生菌就是保衛我們腸道的“戰士”,我們身體本來就有的那些有益菌在和有害菌的鬥爭中失敗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再補充些新的“有益菌”進去繼續“戰鬥”,直到“有害菌”在體內所佔比例較低時,我們的腸道才能恢復正常的運作,但這場戰鬥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在開始補充的第一個月,有益菌會和腸道內已經存在的有害菌展開競爭,包括競爭營養、競爭生存空間、競爭能在腸道壁上附著的位置,這也是戰爭的慘烈階段,雙方的損失都會比較慘重。攝入進去益生菌也會大量死亡,但它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益生菌和藥物有著本質的區別,調理過程必須懂!

堅持飲用第二個月,相當於在戰爭中不斷補充援軍,在這個階段,益生菌會逐漸佔領上風,這時腸道內的有害菌數量已經低於有益菌,有害菌釋放的毒素和其它代謝產物的量也被大大減低,這個時候人體才會開始感受到身體的改善。

第三個月,當有益菌們在體內佔有足夠優勢後,各種正面效果才會逐漸體現出來。有害菌的比例越來越低。人體對病症的改善的感覺也可能越來越明顯,但這時決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有害菌的生存力也是極其頑強的。為了鞏固這一效果,防止有害菌捲土重來,建議至少要堅持到12周(即3個月),使益生菌和體內其它有益菌的優勢最大化。同時改變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這樣效果最佳,也能長期保持腸道健康狀態。

溫馨提示:益生菌不能替代藥品,如有嚴重問題請及時到正規醫院接受診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