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知乎和頭條是兩個世界?

三個R的愛


每一個成功的社交平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氛圍,所以和任何其他同類產品比起來都像是兩個世界。當然,純粹的山寨貨不能算。

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市場因素,便是當某個產品已經佔領本領域高地的時候,如果再推出一個同質化嚴重的產品,那麼十有八九會死的很慘。同類產品要想活著,就必須做到同類而不同質,這樣才能從其他角度吸引用戶。

就連QQ空間和微信朋友圈,同屬於騰訊,性質也接近,尚且不一個世界呢。(不過尷尬的是,目前雙方都被各種各樣的商業推廣佔領了高地,不知道算不算殊途同歸……)


酔語


如果仔細去看一下知乎和頭條的起步,你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知乎早期的時候,知乎是邀請制度的,採用的小米的飢餓營銷在內,同時知乎的運營人員會去聯繫很多的名人來參與內容的建設,當整個平臺上面都是一些特別厲害的人,同時內容也都是精華的那種,那麼這時候勢必會引發很多人的觀望,同時部分被邀請的人也會感覺到自我良好,畢竟別人都沒有被邀請,而他卻被邀請,那麼這自然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了。


因為前期有過一批很大量的優質的人參與,那麼平臺本身的內容也都是很不錯,這當然會引發外界的很多評論。


而頭條最早是起開放的形式起來的,正式因為前期的開放,沒有設置太對的門檻,所以導致的結果可能是內容上沒有知乎好。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知乎曾經是因為內容好而出名,後面隨即進行了開放,於是乎就引發了很多曾經觀望的人去進入,而這批觀望的人並非都是內容產生都是很好的人,其中也自然會包括一些企業會去知乎上面進行廣告宣傳。


但頭條一開始就是以開放起來,從最初至今都是一貫的路線,沒有太大的差異化。


知乎和頭條的差異化,在於最初的起步,而非現在,從現在來看,頭條還是略勝知乎一籌,畢竟頭條是有一些相關的獎勵機制在內,能夠更加的鼓勵作者產生內容。


文非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值得一議。

去年聽到一消息,某企業把收到的簡歷分成兩摞,一摞是985、211,一摞是普通院校。

普通院校的看都不看,直接倒進垃圾桶,面試通知只發給985、211的應聘者。

這家企業做錯了什麼嗎?

“英雄不問出處”這句話之所以流行,之所以振奮人心。內在原因是這樣事情發生的並不多。如果遍地都是這種故事,這句話就是一句陳詞濫調。沒有任何價值。


回到知乎和頭條問題,這是兩個世界嗎?

還真是。

知乎基本就代表者精英,而頭條基本就代表者普羅大眾。這兩者可能在現實生活中是混居的,甚至每天推杯換盞;但是在意見陣營中,卻涇渭分明,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那麼是誰在拋棄誰?

答案是,一個巴掌拍不響。

精英在往更高的精神領域去攀爬,並且率先掌握高層領域的話語權。

普羅大眾雖然也在往更高的精神領域去怕,但是由於自身經歷、學歷等原因,處處落後於人,總是拾人牙慧,一直拿不到高層話語權。不過轉身去拿底層話語權卻很容易。

人一旦選擇了陣營,不論這個陣營是國家、民族、種族、省份,甚至小到學校、班級、家庭,只要選擇好自己的陣營,就會想方設法維護自己陣營的正確性。

一旦有人說,我們中國人有著怎麼怎麼樣弊病,你只要跟他敵對著去說,他一定會想方設法找到更多案例,比如公德心不足、同情心不足等等,用來證明你是錯的,他是對的。

而如果是外國人說中國人不好,他就會極力為中國人洗白,說中國有多少美德。

一些人儘管他對普羅大眾本來是平常心的態度,一旦站到精英陣營,他也一定會逼出稜角來。

精英認為自己有責任感,有責任帶著普羅大眾去往更好的方向。有時候,即使脫離實際,還是堅持自己是對的。

而普羅大眾則認為精英太高冷,太脫離實際。不願意靠近。即使有時候精英說的方向很正確,還是要堅持走彎路。

歷史這麼長,發生這麼多事情。不論地理邊界還是立場邊界,當邊界形成的時候,邊界兩邊的人都是不斷將邊界劃分得更加清晰,而不是打破邊界,除非到了已經形成勢如水火的敵對狀態,才會爆發革命,一方推到另一方。


小到一家公司,985、211是一種陣營,一旦劃清邊界,和普通高校學生就是兩個世界的人了。

知乎、頭條,用戶間界限一旦形成,也就形成兩個世界。


零售新物種


是的,這兩個平臺的定位完全不一樣,風格和出發點也不一樣,導致呈現的內容和結果也不一樣,說白了,就是一個是貴族,一個是貧民,兩個平臺的身份不一樣,給人的感覺就不一樣可。他們具體有哪些風格和內容的不同?簡單如下:

1、知乎群體文化程度高,頭條低層次文化多。個人覺得,知乎差不多本科以上,佔據80%,而頭條,估計本科以下佔據80%,文化決定了你的視野,決定了你的專業水準,也決定了你的心態和回答的專業度。

頭條低層次文化的太多,所以,呈現的回答內容亂七八糟,罵戰不斷。

2、知乎內容高大上的多,頭條看熱鬧的多。知乎回答群體因為文化層次比較高,所以,一般內容比較專業,比較高大上,而頭條,大多文化比較低,所以,回答不僅不專業,甚至很多人只看評論,不看內容,就亂評論,有時讓人哭笑不得。

3、知乎白領多,頭條搬磚的多。知乎因為文化層次決定了它的內容,大多為坐辦公室的白領階層,工作環境、知識豐富情況,以及視野、閱歷、知識儲備等,比較豐富,所以,呈現的回答比較開闊,也大而全。頭條,過半是搬磚的(幹苦力),所以,即便有很多回答的,也是一頓胡言亂語,不僅不專業,也是寥寥數語,因為,多數就是看熱鬧,沒有像知乎那麼認真對待自己的作品,也不會靜下心來去回答,更不會愛護自己的作品,細心去經營。

4、知乎力求深度耕耘,頭條追求熱點新聞討論。知乎基本不參與熱點新聞討論,特別是明星醜聞,但頭條喜歡,特別是最近的吳秀波和陳昱霖事件,以及甘肅慶陽八歲女孩被打事件,沒完沒了地在熱炒,只要是熱點新聞,頭條悟空問答就會不斷熱炒。

5、頭條屌絲多,知乎鉛筆盒多。頭條屌絲,不少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但熱衷於上頭條,刷存在感。因為,現實中,生活壓力太大,在頭條,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所以,相對來說,頭條的悟空問答內容雖然是淺層次,但更加的接地氣,但反觀知乎,鉛筆盒太多,所以,給人高高在上一種感覺感覺。脫離了現實生活,生活在理想國度裡。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2017年6月份,頭條問答正式升級為悟空問答,並作為今日頭條旗下獨立的APP運營,頭條大家庭從此又多了一員!目前頭條系已經非常強大,包括今日頭條、抖音、火山、西瓜視頻、悟空問答、懂車帝等產品。悟空問答正是依託於頭條這樣有幾億用戶基礎的大環境,可謂是前途光明。


國內比較知名的問答平臺,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知乎和百度知道,它們屬於老牌產品了,擁有相當廣的用戶基礎和實力。而經常玩今日頭條的朋友肯定知道,還有個叫悟空問答的後起之秀。知乎的註冊用戶過億,到目前已經發展為擁有專業知識體系的、成熟的、全面的問答平臺,非常受眾,可信度和知名度都很高。而知乎的作者,普遍是學歷較高,或者邏輯思維較強,擁有專業知識的人,因此非常講究,內容質量是所有平臺中最高的,回答也有一定深度和見解,往往能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

用三個字概括知乎就是:專、精、廣。




悟空問答的創作者大多來源於今日頭條,今日頭條是一個新聞資訊軟件,用戶文化水平參差不齊,低到無業遊民,大到專家教授,匯聚個各行各業不同文化層次的人。這也決定了悟空問答今後的發展方向,它不僅僅是一個問答平臺,更是一個基於內容資訊的社交大家庭。

悟空問答比較活躍,有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專業領域的回答,也有不少回答是五花八門、奇思妙想。悟空問答裡面,有不少的專業知識的交流,也經常會有各種罵戰、互噴。總體而言,與知乎還是有不小區別。

打個比方,知乎就像是網咖,更專業、更高大上。而悟空問答就像一個網吧,雖然比較髒亂差,但裡面也不乏一些高手。

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用了10億元來扶持悟空問答,其中5億用於補貼創作者,並從知乎挖走了300多個大V,為悟空問答注入了強大的血液。

悟空問答的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背後是今日頭條這個大公司,自帶流量。並且悟空問答也是網紅引流的一大途徑,雖然還不能與名乎一較高下,但未來非常具有潛力。


零點視界君


我從運營的角度看知乎和頭條兩款產品,經過一段時間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知乎在走下坡路,頭條則勢頭越來越猛。

知乎原本在開始初期,邀請眾多行業頂級大咖前來站臺,在內容和口碑上打下很好的基礎。隨著知乎運營的時間變長,大咖退場,知乎也暴露了自己娛樂的本質。說好的理性高端知識分子呢?在知乎的熱門榜裡,一看就是拙劣的娛樂話題炒作,快變成第二個娛樂話題版的微博了。

頭條則根植於自己完善且齊全的內容製造領域,頭條、西瓜、抖音、悟空問答,在多種不同的內容載體上擁有近10億粉絲,用戶的體量規模和層次,都是知乎不能比擬的。

2、知乎的精或不精,都會導致越做越小。

知乎其實很類似於豆瓣,都是根植於一個用戶群體,做明確的事。比如豆瓣是文青,內容是影評書評,知乎是精英,內容是高水平問答。

但這裡有一個痛點,豆瓣的內容本身就是興趣使然,而知乎所謂的高水平問題,真的能吸引網民中的精英大咖來回答問題嗎?在沒有極大物質回饋的獎勵下?

要知道,行業的精英是很忙的,基本沒有時間一直泡在知乎,知乎的內容量就少,內容少用戶也少,那知乎拿什麼盈利?所以知乎要擴大,吸引了各路自媒體人、營銷公司、推廣進來,對於這些人,注重的是用戶流量。如果寫的東西沒人看,肯定會退場。那麼知乎的選擇不多,基本上就是運用熱點話題炒作,但又要維護自己本身的“高素質”,漸漸的,最近知乎的內容越來越慘不忍睹。

知乎做精,囿於固有用戶的性質,會導致體量過小。知乎不精,會導致平臺越來越不倫不類,定位模糊。無論如何,知乎的未來我都不是很看好,相比知乎,我更看好擁有完善用戶體系的頭條。


黑澤曦


看了很多人的發言,觀點基本一致,無非是知乎更理性更具知識性,而頭條則是荒草遍地魚目混雜。我感覺很多人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搞清楚定位,就像我們在討論法拉利跑車和秋名山神車一樣,你要看它們的市場定位和老百姓需求,而不是看它動力上有何區別,操控有多牛掰。

知乎從開始到現在,走的仍是高冷範兒,它就像一個拿著咖啡坐在裝飾考究的館子裡的人,不管自己實力如何,起碼先要把格調搞的與環境配套起來,談一談北美最近上了什麼好片子,巴黎走秀上出現了什麼好款,下個星期準備和哪個基金老闆見面,過幾天還有一個課題等著討論等等。大家一團和氣,表面上都是謙謙君子,即使我心裡想懟死你,但我得場面上做的紳士一般。

而在頭條,就是巷子口的閒磕,不忙的時候來嘮一嘮,吹吹牛,或著坐在弄堂邊上的燒烤攤,喝著烈性的牛二,狠狠心點一串腰子,然後喲五喝六的開始吐槽,隔壁吳老二被綠了,誰家老婆又養野漢啦,菜價又高了兩毛,孩子成績又下降了等,都是家長裡短,都是雞毛蒜皮,我高興了可以大口喝酒,不高興了可以跳起來開口大罵。或者直接幹就完啦。

知乎小眾,頭條大眾,這就是定位和區別。知乎就像老師在上面講課,大家聽一聽,而頭條則是人人都有話筒,不管講的對不對,語言糙不糙,上了臺想說就說,不用憋著。

知乎也許更專業,但頭條更接地氣。知乎更多的是理論上的專業性,而頭條更多的則是實際的實踐者,就像一個汽車製造者一樣,工程師只負責造,而到底好不好開則要廣大的用戶去體驗。


元芳有看法


頭條用戶群體的特性就是:碎片化、速食,他們不需要思考太深的內容。從群體性來說,更草根、更大眾化。從結果來看(比如評論),你會發現他們很情緒化,也就是我們說的噴子比較多。

知乎的用戶群體: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會以比較客觀理性的態度去對待一些事物。當他們要反駁你的觀點時,不會以道聽途說得來的信息來反駁你,更不會直接爆粗口問候跟你有血緣關係的所有親屬。他們會告訴你某書某頁某段證明你不對,何人何時何地說過等等~~當然,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但是就算他編故事,你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文采(具體案例網上很多,我就不舉例說明了)。


安靜de豬


知乎與頭條之比,其實就是知乎與悟空問答之間的博弈。說知乎與頭條是兩個世界,那麼就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各自的立意和出發點吧。

知乎是這樣用一句話來介紹自己的:有問題,上知乎。

而悟空問答又是這樣用一句話來介紹自己的:看熱點討論,問明星專家。

兩者的共同點,都是社區類討論、問答模式。類似於論壇的運作方式,但比論壇更顯專業,受眾群體更趨於專業化。

知乎更傾向於立意於如百科全書般,從專業的角度解答、討論用戶提出的問題。而且,在知乎,那些一門心思就想“噴”的“槓精”在整個知乎社區內是不受待見的。

而悟空問答相對要接地氣一些,五花八門,無所不涉及。問題的評論區,有時候罵街的滿地走,而且還挺活躍。

在應用功能方面,知乎是這樣介紹自己的

同一個世界的兩套並行系統,既相知相識,又你死我活。知識需要不斷地積累和傳播,傳播知識平臺的博弈也還在繼續,付出的不只是只靠錢和流量。


追風無影手


知乎和頭條兩個確實是不同的世界,企業的定位不同,所走的道路也各異。單從名字上就可以區分,知乎更強調知識專業化程度較高。頭條更注重流量和信息的受關注度。

一、受眾規模

知乎受眾的規模要小,而頭條的用戶數量要比知乎大的多。知乎的專業性很強,單從所提的問題就可以看出,而且解答人員也是領域內的老人。所以一般的人也不會去關注那些專業性很強且很深層的東西。

頭條更傾向於碎片化娛樂化,像是一些信息的堆積,而不是分類整理總結和評判,看頭條更像是打發時間,一般來頭條沒有什麼目的性。

二、受眾人群的組成

知乎更多的是受過高等教育和在相關領域有所作為的人。頭條則包含各個層次的人,從學者白領到普通勞動者。

地域上來說知乎更多的是一二線城市,而頭條也是涵蓋各市區縣鄉鎮。

三、信息的傳播速度和範圍

知乎更像是小範圍內的討論和探索,傳播速度慢範圍窄。頭條的信息可以做到快速傳播,茶餘飯後隨口就可以傳播,因為內容大眾化大家都可以理解也便於傳遞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