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這個國慶,相信很多人和筆者一樣,把看《我和我的祖國》列為了國慶完成去清單中的榜首。國慶已過去了幾天,這部我期待值巨大的電影也完全不出我意料的口碑票房雙豐收。作為一部又叫好又叫座的國慶主旋律佳作,我和我的祖國到底贏在哪裡?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1、絕佳的宣傳攢夠巨大知名度

國慶小長假之前,各大音樂平臺中《我和我的祖國》早已位居榜首,走在大街小巷各大商場,哪怕是經過人群,都可以聽到熟悉無比的旋律,這首老歌以無比年輕朝氣的姿態又重新活躍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中。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電影主題曲有王菲的傾情加盟,給歌曲賦予了新的柔情與生命力,歌曲mv也活躍在了各個社交軟件裡。

大小明星也都通過清唱歌曲的形式發佈了小視頻,給電影知名度的廣度與深度都加深了好幾個層次,可以說是演職身份人員對於主旋律電影的全員支持了,龐大的粉絲與民眾群體更是在無形之中對電影有了瞭解與期待。

總之,作為主旋律的國慶檔影片,無論是在主題,內容還是質量上一定是有保障的,再加之國家扶持與網絡互聯網技術的傳播,優秀的宣傳在電影上映前達到了極致。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2、主題與內容的巧妙平衡與拿捏

主旋律電影的拍攝一直會有很大的難度,因為它們在內容上總是容易陷入兩大困難。

一是容易拍成愛國主義說教片,這種類型的影片放在平時倒沒什麼,但是如果放到影院裡給觀眾們幾小時直接輸入的話,總是不那麼妥當,會有失觀影趣味性。

二是容易拍成的紀錄片。記錄片固然是好的,但是國慶檔的電影是會有廣大民眾的一同觀看,而只有講出好故事才可以讓各個年齡,各種文化水平的人們都有觀影的共性,才符合這個小長假的娛樂愛國雙不誤。

那麼,我和我的祖國可以說是把內容的塑造發揮到了極致。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3、小人物表現大情懷的精彩切入

全篇分為七個故事,由七位中國優秀導演合作完成,這七個故事全都是講述的中國大歷史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他們代表著一個時期的中國愛國人士的縮影,與平凡的生活無限貼近,也與不平凡的祖國緊緊相依。七個故事分別如下:

第一個故事是管虎導演的《前夜》。講述的是開國大典前夜林志遠排除萬難來使得國旗順利升起的故事。導演把眼光放到了開國大典天安門眾多偉人中最平凡的一人身上,卻讓觀眾流下最感動的淚水。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第二個故事是張一白導演的《相遇》。講述的是為研製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高遠放棄了青春與愛情的故事。影片中公交車上那一段長鏡頭把兩位演員的功底展現得淋漓盡致。很多人說那一段過於平淡拖沓,但我反而認為那一段的感情最不做作,平淡得最為真實,將觀眾打動得最真誠也最徹底。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第三個故事是徐崢導演的《奪冠》。徐崢很好的拿捏著自己的充滿喜劇與愛的極具個人色彩的導演風格,善於把握住觀眾的情感方向,也很好的運用故事內容與人物來照應自己的風格。

故事講述的是小男孩在給喜歡的女孩送告別禮物與給大家撐播放中國女排的電線杆的兩難抉擇中最終選擇了犧牲小我為大我,讓鄰里鄉親親眼看完了女排奪冠的直播。

個人認為這個故事說得很好,以一個小男孩的視角,用最懵懂最純真的思想來刻畫愛國這一主題,把大主題濃縮在小故事裡才能最打動人。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第四個故事是薛曉路導演的《迴歸》。影片用三條人物線串聯在一起,外交官,升旗的軍人,修表人和女警三條線在香港迴歸那一刻緊緊串在了一起。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對五個故事是甯浩導演的《北京你好》。甯浩是中國導演中會講故事的代表,北京你好中隨處可見瘋狂的石頭的風格,再加上葛優這一鮮明的北京人特色,演一個吊兒郎當的出租車司機的角色無比傳神,喜劇色彩就在一個表情,一句話中展現出來,讓人忍俊不禁。故事用一張奧運會門票貫穿,將08年的奧運會與汶川大地震兩件大事引出,讓人笑完哭,哭著笑。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第六個故事是陳凱歌導演的《白晝流星》。這個故事講述的是神州十一號飛船返回的故事,由田壯壯,劉昊然,陳飛宇主演。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第七個故事是文牧野導演的《護航》。講述的是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閱兵時,以女飛行員的視角講述的閱兵護航的故事。

好評如潮的我和我的祖國 贏在哪裡?

《我和我的祖國》聚焦大時代下小人物與國家的故事,說著兩者之間看似遙遠,實則緊密相連的事件,每個故事都十分正好打動了觀眾心中最柔軟的位置,動情所以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