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素真的不甜蜜,酒鬼酒未必去见鬼


上个周末发酵的甜蜜素事件让酒鬼酒迎来本周一的光头地板跌停。市场对于此次事件的慎重态度可见一斑。但是盯着企业个别问题看,并不是价值投资之道。在斑马君看来,酒鬼酒的周一跌停,可能只是一种中小投资者恐慌情绪的释放,本身此次事件完全不能和2012年的塑化剂事件相提并论。


甜蜜素真的不甜蜜,酒鬼酒未必去见鬼


不要说此次事件会不会给白酒行业带来多大影响,恐怕对酒鬼酒自身带来的影响也是相当有限。2012年的塑化剂事件,确实让酒鬼酒的股东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经历了危机考验的酒鬼酒现在已经成为了中粮系企业。2015年之前的酒鬼酒和2015年之后的酒鬼酒完全就是两个概念。此次甜蜜素事件涉及的54°500ml 老酒鬼酒即为2012年生产的产品。也就是说,此次事件应该算做历史遗留问题。相当于是“新酒鬼酒”为“老酒鬼酒”背的锅。但是,不管是“老酒鬼酒”还是“新酒鬼酒”,为了重塑企业形象以及消费者信心,这个锅酒鬼酒必须得背。


甜蜜素真的不甜蜜,酒鬼酒未必去见鬼


白酒中绝对禁止添加甜蜜素


从媒体及酒鬼酒官方公告可知,此次被石某曝光含有甜蜜素的54°500ml 老酒鬼酒,为石某企业提供酒瓶、包装物的定制产品。生产时间为2012年。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国家标准为2014年国标。所以,有些人认为2014年之前的老酒中能不能含有甜蜜素是存在争议的,并且该国标中并未出现“白酒禁止添加甜蜜素”的相关文字。实际情况是不存在争议,白酒中确实禁止添加甜蜜素。


斑马君严格检索后发现,GB 2760-2014国标中虽未提及“白酒禁止添加甜蜜素”等相关文字。但是,白酒确实也没有出现在允许添加甜蜜素的食品类目中。其中,饮料对应的食品分类号为14.0;配置酒对应的食品分类号为15.02;而白酒对应的食品分类号为15.01.01,并不在被允许使用甜味剂的范围内。


甜蜜素真的不甜蜜,酒鬼酒未必去见鬼


白酒中检测出甜蜜素的事件以前也出现过。2016年古贝春生产的华贵贰号酒检测出甜蜜素含量0.00058g/kg,被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为不合格产品。


甜蜜素真的不甜蜜,酒鬼酒未必去见鬼


并且,早在2004年卫生部已经明确了白酒中禁止添加甜蜜素。


甜蜜素真的不甜蜜,酒鬼酒未必去见鬼


所以说,国标不存在争议。不管是主动添加也好、生产环节意外混入也好,只要白酒产品中检测出甜蜜素成份就是不合格产品。此次甜蜜素事件,酒鬼酒官方回复称,“经查证,本公司从未采购甜蜜素,也从未向 54°500ml 老酒鬼酒中添加甜蜜素。”中粮入主的酒鬼酒回复措辞非常严谨。甜蜜素到底是哪里来的,确实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总受伤的并不应该是中小投资者,这次酒鬼冤不冤


甜蜜素哪里来的非常值得深究,是有人故意为之,还是因为生产环节的纰漏。弄清楚这件事情不只是对消费者们负责任,也是对股东投资者们负责任。


该批次的问题酒是2012年塑化剂危机时期生产的产品。 而2012年的塑化剂危机,已经让酒鬼酒那时候的股东投资者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酒鬼酒也经历了深度的整改,实控人位置易主。单纯的来看此次甜蜜素事件确实是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如果酒鬼酒方面能够证明在2015年中粮入主后,生产的产品不存在甜蜜素,这次事件就应该被划上句号。


作为一家A股上市企业,酒鬼酒除了应该为大股东负责,也应该为二级市场上的中小股东投资者负责。而查出甜蜜素的来源以及证明新批次产品存不存在甜蜜素是酒鬼酒方面应该采取行动去做的事情。


甜蜜素事件早在2016年就已经被曝光了,并且酒鬼酒还因为此事和石某产生了官司,只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媒体关注。被曝光的检测报告最早的一次检测也是在2016年。这一年,也是中粮集团2015年成为实际控制人后,对酒鬼酒管理层进行大规模变动的一年。


甜蜜素真的不甜蜜,酒鬼酒未必去见鬼


并且在2016届管理层上任后不久,酒鬼酒便将原原董事长赵公微、原副总经理郝刚等人以受贿罪告上法庭。之后,二人锒铛入狱,身陷囹圄。石某作为与酒鬼酒合作十年以上的渠道经销商,在新管理层上任后不久采取的甜蜜素检测、起诉赔偿等一系列措施显得非常巧合。


中粮接手酒鬼酒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让酒鬼酒在二级市场重拾升势。很难想象因塑化剂“重生一回”的酒鬼酒还会在产品品控问题上出问题。所以,斑马君才认为此次2012年批次的老酒甜蜜素事件可能对酒鬼酒的影响非常有限。


11月24日,湖南省市场监管局委托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随机对市场上正在流通的酒鬼酒相关产品共30个批次进行抽检。倘若,此次抽检不出现问题,酒鬼酒的此次危机也将会被画上句号。该事件酒鬼酒并不冤,但是作为消费者、投资者都应该更加理性的看待。


食品安全大于天,但是添加剂恐惧症要不得


食品安全无小事,食品安全大于天,斑马君非常认同。但是食品安全事件需要客观理性的看待。甜蜜素本来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有些媒体过于表述甜蜜素的危害显得有失偏颇。


甜蜜素过量食用才会会对肝脏和神经系统产生危害,影响人的正常代谢,从而对人体产生危害。适量的甜味剂添加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甜蜜素可用于饮料、糕点、复合调味料、配制酒等食品。


而此次爆料的酒鬼酒甜蜜素检测报告显示的甜蜜素含量较低,消费者们暂时不需要恐慌。红星新闻披露,国锦(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5月23日《检验报告》显示,送检样品白酒中的甜蜜素测定值为0.384mg/L;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6年8月3日《检验报告》显示,甜蜜素测定值为0.36mg/kg;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9年8月29日《检验报告》显示,甜蜜素测定值为0.344 mg/kg。


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甜蜜素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11mg/kg bw。具象化一下就是,一位体重60kg的成年人,即使每天都能吃到甜蜜素,只要其每天摄入量不超过660mg,就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


甜蜜素真的不甜蜜,酒鬼酒未必去见鬼


写在最后


甜蜜素虽然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但是白酒中确实是明令禁止添加甜蜜素的。检测出甜蜜素的白酒为不合格产品的结论是不存在争议的。由于涉及产品为2012年生产,此次事件是2015年中粮入主酒鬼之后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可以看作是酒鬼酒深度整改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从长远看,酒鬼酒的深度整改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此次第三方抽检没问题的基础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