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衛生”,一個當代人非常有必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今天我們來聊兩個對於我們人生非常有指導意義的概念:崇德與辨惑。

這兩個概念來自儒家思想。

《論語》記載:“子張問崇德、辨惑。”

孔子的弟子子張曾經向自己的老師孔子問起過崇德與辨惑這兩個概念。

孔子答覆他:“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孔子告訴子張“主忠信,徙義”就是崇德。

“心理衛生”,一個當代人非常有必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單純字面理解,意思就是做事情要以“忠”和“信”這兩點為本,且見到“義”事則要立刻改變自己去從之。

我們讀到這裡的時候往往是一眼帶過,認為儒家的崇德不過是些道德說教,但其實如果仔細品讀,這裡面是大有文章的。

我們先來看什麼是“主忠信”,中心為“忠”,人言為“信”,一心一言,一里一表,故而可以看出所謂“忠信”主要是體現在人的內心修養層面。

對人、對事不動歪心思,內心保持中正,對人、對己言而有信。

這就是所謂的“忠信”,而“主忠信”,就是要把這兩點作為最為重要的品質去堅守、修持住。

這兩點雖然說來簡單,但其實又有幾人能夠做到呢?

比如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些窗口單位的人態度都非常差,你去辦點事情是百般刁難,就像有仇一樣,但萍水相逢何愁何怨呢?

這就是人心沒有保持中正的原因,古話講“君子成人之美”,但人們往往都喜歡“成人之惡”,平日裡都挺好,可一旦手裡有了些權力或是別人有求於己的時候,歪心思就來了。

嘴上一套背地裡一套,答應的都挺好,扭過頭就想給別人找點彆扭,甚至是壞了別人的事心裡太痛快。

可壞人他又不當徹底,回頭還要套上“君子”的皮囊,再找些藉口裝一出好人。

這就是不忠、不信,對自己、對別人、對單位、對社會沒有一個最起碼的責任感。

當然不是說我們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就說明我們沒有這方面問題。

“心理衛生”,一個當代人非常有必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反觀我們自己的內心,哪怕曾經有過一絲這種心裡,那就已經是很嚴重了,因為心已經懂得如何走歪了。

所以孔子強調要“主忠信”,時刻把心和嘴管住了,不讓心有一刻走歪,不讓嘴亂說一句,這才是君子應有的自我修為。

而“徙義”,“義”者“宜”也,也就是遇到應該做的事情,就要果斷去做。

現實中很多事情我們明知道應該去做,但我們就是做不到。

都知道應該早睡早起,可現在很多年輕人一到晚上就不想睡覺,玩手機玩到凌晨,早晨起來便又後悔,下決心要改變自己,結果到了晚上便又做不到了。

所以孔子告訴我們,要戰勝自己這種心裡,該做的事情再難、再不情願也要去做,這是一種寶貴的人生品質。

朱子註解:“主忠信,則本立。徙義,則日新。”重視“主忠信”,人立身的品行就有了,而做到“徙義”,人就會在日常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

所以,綜上所述,崇德並非是簡單的道德說教,而是一種人對於自己品行修為的培養,是一種自我管控的功夫,更是一種不斷提升自我的途徑。

那麼什麼是“辨惑”呢?

“心理衛生”,一個當代人非常有必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通俗理解就是分別疑惑,人其實最大的疑惑並不來自外界,而是來自自我。

孔子說:“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比如最常見的例子就是男女之間的關係,有句話叫“戀愛中的人智商為零”,男女兩人真正熱戀的時候,是看不到對方的缺點的,在兩人眼中對方都是完美的。

對方做什麼都是對的,甚至打罵都覺得親切,覺得幸福。

但如果兩個人感情破裂了,那麼便生成了恨意。這個時候哪怕之前最喜歡對方的地方,現在也多半會覺得反感,甚至厭惡,恨不得對方立刻消失。

這就叫“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

而當兩個相愛的男女結婚多年,過了戀愛的激情迴歸生活的平淡之後,就開始相愛相殺了。

有時候鬧一點家庭矛盾,誰看誰都不順眼,心想怎麼跟這麼一個人結婚,但如果說真的恨,又不是恨,真的分開幾天還是會想念對方,感覺自己離不開對方。

這就是“既欲其生,又欲其死”。

說來兩個人還是那兩個人,相處的階段不同,感受也是不同的。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掉進了內心的把戲中了。

大部分時候,人們都在把自己內心的主觀想法當做真實,但現實卻往往並非如此。

當代社會自媒體異常發達,刷一天手機我們會看到很多信息,看到一條我們信一條,結果一天下來心臟受不了了,焦慮了。

“心理衛生”,一個當代人非常有必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這就是“惑”。

一來自己分辨不了真假,人云亦云。

二來哪怕信息是真實的,我們也分辨不了哪些信息對我們有實際影響,哪些沒有。

第三,我們太在乎自己的內心了,任何一絲情緒都當了真,以至於這些無意義的情緒揮之不去,影響了我們。

舉例說明,比如我們去電影院一部悲劇片,傷心的大哭了一場,但出來之後會笑著感慨電影拍得真好,之前的悲傷也就這麼過去了。

但我們如果真的經歷了悲傷的事情,那麼此刻的悲傷便是真實的,難以短時間平復。

這兩種情緒混為一談,就是“惑”,而學會區分就是“辨惑”。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也就明白了當下社會很多人的心理問題了。

比如刷手機、擔心生病引起的焦慮等等。

其實這些跟我們看電影本質是一樣的,只不過看電影有“電影院”這麼一個物理區域幫助我們“辨惑”而已。

所以,我們要在自己的心中建起一個“電影院”。

明白自己的內心時常在欺騙自己,更重要的是我們長存一個去“辨惑”的意識。

內心就好比一個垃圾桶,外界的信息、我們自己的情緒都會倒進去,“辨惑”就好比去清空這個垃圾桶。

如果我們不懂得時常去清空這個垃圾桶,那麼內心早晚是要崩潰的。

“心理衛生”,一個當代人非常有必要引起重視的問題

我們的時代尚且如此,在兵荒馬亂的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內心的壓力更是可想而知。

所以孔子提出“辨惑”,也是為世人開了一劑平復內心的方子。

之後,孔子又說:“誠不以富,亦祇以異。”

他告訴子張,同時也是告訴世人,擁有“崇德”與“辨惑”這兩種品質和修養,雖然不如擁有金銀財貨那樣富有,但卻也是差不多的。

其實,在筆者看來,“崇德”與“辨惑”可以為人們獲得努力的方向,提升自我,更可以獲得內心的平和和寧靜。

這是人終生的財富,遠比錢財有價值的多。

而且換角度來說,一個人如果真正做到了這兩點,雖未必一定能夠大富大貴,但至少也不會太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