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孔子孟子和荀子對“人性”的不同見解!

先秦的儒家,孔、孟、荀三位代表人物都曾經對“人性”有過自己的見解。有趣的是,這三個人關於這一問題的見解在表述方式上都有所差異,

但最終的目的卻是非常一致的。但在流傳過程中,往往會被人“斷章取義”,曲解了他們作品中的原意。

如果想要真正去了解孔、孟、荀關於“人性”的見解,那就必須去深入元典中細加分析,找到其語境以及目的,不能只看字面含義。

205、孔子孟子和荀子對“人性”的不同見解!


孔子:善惡無差別,唯“教”而已

孔子在其作品中,沒有明確地講“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但從其言論與行為的矛盾衝突來看。他對於“人性”的善惡有劃分,但卻是持共存的態度。

他認為,人性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

比如,他曾在《論語•顏淵》中言:

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他明確地將人的“德性”分為君子與小人,這就是一種分化。

這裡的“德”不是一個人的德性、品德,而是修養,更接近於成長環境下人們所生成的習慣。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在於子路的事蹟上。

子路這個人,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比較混。

《史記》中曾記載: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後儒服委質,因門人請為弟子。是說,子路這個傢伙,年少的時候勇猛憨直,玩世不恭,非常喜歡搞惡作劇,佩戴雞冠、豬尾,嘲諷欺凌讀書人。這樣一個人,在世人的眼中肯定是一個不討喜的存在了。

然而,孔子以“禮”教化,終於讓他幡然悔悟,最後成了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

從這一段記載來看,孔子對於早期的子路明顯是認為其“性”中有惡的成分,所以才會以“禮”去教化他。

這就說明,相比於對“人性”的劃分,孔子更注重如何讓人“向善”。

那麼,我們就應該可以理解在《論語•陽貨》中,孔子為什麼講: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他並不是認為“人性”生來就是一張白紙,而是認為是“善”是“惡”都無所謂,真正重要的是後天的教育。

所以說,“人性”的相近不是指天生的“善惡”,而是指對於“人性”的處理方法。

即“有教無類”,都需要通過後天的培養來使其成材。

205、孔子孟子和荀子對“人性”的不同見解!


孟子:並非“性本善”,而是“性向善”

孟子的“人性觀”歷來被人誤解極多。

很多人認為其堅持的是“性本善”,其實不然,孟子所真正提出的是“性本向善”。

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孟子的“向善”更多的是說,人都有向善的心,雖然他可能並不是一個好人。

他通過一些生活的事例進行過論證: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他假設了一個場景,說人見到一個孩子馬上要掉入井中了是什麼反應?所有人都會有驚懼、著急、惻隱的感受。

那麼,這些感受是如何來的呢?是因為認識這個孩子的父母?還是想要通過這種表現來在其他人中博取名聲?亦或者是僅僅因為對孩子聲音的厭惡?

顯然,這些都不是,這是人的“本能反應”。

那麼,這就說明了“人性”中“向善”要比“向惡”的成分更多一點。

這樣一來,他便提出了關於國君如何治理百姓的方略。他認為,要對人性中“向善”的一面多加引導,這樣就能讓“性善”或者“性惡”的人都向“善”的方向靠攏。

從實際來看,孟子的思想和孔子是一脈相承的,他也極力推崇“教育”的作用,認為可以通過後天的教育,來釋放人性的“善”,規避人性中“惡”的成分。

所不同的是,孔子是致力於在民間推廣教育,站在老師的角度上來對具體的人加以引導;而孟子是站在國家層面的高度,教授治國的方略。

這就相當於一個是在基層發揮具體功用,一個在高層指導佈局。

這種思想後來被一些人解釋成了“性本善”,抹去了“向善”的含義,直接認定為是對於“人性”的判斷,是一種誤讀。

205、孔子孟子和荀子對“人性”的不同見解!


荀子:人性雖“惡”,但可節制

荀子在當時儒家體系中的負面評價比較多,從他的作品中也能感覺到,其思想很多都與孔孟相背離。

關於“人性”的論斷,荀子很明確地提出過:人性本惡。

有趣的是,他也和孟子一樣,從人的天性出發,也截取了一些生活中的案例。

在《荀子•榮辱》中,他說:

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目辨白黑美惡,耳辨音聲清濁,口辨酸鹹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體膚理辨寒暑疾養。是又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他舉出來的都是人的天性,比如餓了就要吃飯,冷了就想取暖,累了就要休息等等,說明人性都是“趨利避害”的。

不得不說,人性“好逸惡勞”,這在當下都非常普遍,荀子選取的角度非常有力。

這就對孟子“向善”的觀念發起了衝擊。

既然人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會本能地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面,然後才會去考慮其他人的感受,那怎麼還能說人性“向善”的呢?

由此來看,“人性本惡”才是真理。

但是,荀子既然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當然不是簡單地為了論證“人性善惡”這樣沒有實際效用的觀念,而是進而提出瞭如何利用人的這一天性來為社會做貢獻。

荀子認為,那些被人稱頌的聖人為什麼要比普通人做得更好?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剋制自己內省的“惡”,將“善”展現出來,所以才會被人所尊崇、信服。

這就是其在《性惡》一文中指出:

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性者,本始材樸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性偽合,然後成聖人之名,一天下之功於是就也。

從這些記載也可以看出,荀子之所以要提出“性本惡”的思想,其實也是為了找到遏制人性之“惡”的理由而已。

而實現這一目的的方法和孔孟是一樣的,需要“教育”。

但需要看到,孔孟荀三人針對“人性”的教育是有差別的。

孔子“教育”的方法是針對個人的人,“因材施教”,為其量身打造一套為人處世的標準,使其在某一方面更為突出,比如子路的勇敢。

孟子“教育”的方法是針對國家層面的人民,以上化下,為這個社會製造出“義”和“利”的對立感,並鼓勵人們“趨義”“避利”,形成的是中國社會中傳統的“義利觀”。

荀子的“教育”的方法是針對上下兩層社會的所有人,他為其制定“禮”的範疇,規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從中可以看出,儒家與法家逐漸合流的趨勢。荀子不僅在“人性論”上與法家趨同,在“教育理念”上更是如出一轍,法家叫做“律法”,儒家叫做“禮制”。

205、孔子孟子和荀子對“人性”的不同見解!


相對於法家而言,荀子的手段更為溫和,因為是在道德層面上,通過溫吞的教育手段潛移默化,引導溝通,形成社會認可的道德標準,這才是提出“人性本惡”的目的所在。

綜上:孔子、孟子、荀子三人,前兩者都是沒有明確“人性善惡”的區分的,更多地傾向是認為兩者並存,但可以通過後天教育加以引導;荀子的論斷更直接一點,但最終的目的和孔孟一樣,都是落在了對“教育”這一手段的踐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