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共情三要素,“情緒、認知、言行”
昨天文章說了區分親子關係親密度,用來理解兄弟姊妹對父母不同態度。
所採用的是共情技術,包括三部分,即從共情“情緒”,到共情“認知”,最後到共情“言行”。
也就是說,接受各個孩子對父母的不同情緒感受,然後理解這個情緒後面的認知、需要、看法,也就是成長中各個孩子對於父母感受不同,最終形成親密度不同的價值觀,由此來理解有差異的個體言行。
如果還是不能接受或者理解兄弟姊妹言行,只有一個原因,就是認為自己對父母付出太多,不值得,還有就是沒有真正接受某個兄弟姊妹獨特的親子關係感受,反映出沒有接受自己的親子關係感受。
區分關係三情形,“親子關係、子親關係、人際關係”
下面,我們從關係這個角度,試著再給一個新的解釋,理解為何同是兄弟姊妹,為何“感受到”與父母的親子關係如此不同。
農村有句說兄弟姊妹們的話殘酷,卻是真實人性,“小時候是兄弟姊妹,長大後各自成家立業,不再是兄弟姊妹”。這話看似有些偏激,但是真正理解後,處理大家庭關係時候,會受益匪淺。
這裡,本質上說的就是親密關係也要區分出差異。區分好了清晰邊界,不但不會淡化親情,反而利於親情感的維持。
還有句話說的形象,“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從我們自己體會的與父母的關係入手,可以理解如下:
首先,小時候形成親子關係,父母是親,我們是子,父母是主導。
小時候親子關係非常重要,這是正常社會化的基礎。心理學家說,“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就是特別強調小時候親子關係影響一生。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小時候我們與父母互動,形成我們獨特的人格,成人後呈現出不同人際互動關係。
用一個心理學術語說,就是“移情”,當下人際關係模式都在重複小時候關係處理模式。
其次,成人後形成子親關係,我們是子,父母是親,我們開始主導。
這時候,童年過去不再回來,人格難以改變,但是畢竟還有改變的可能。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事情過去了不會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對事情的看法”。
如果你不幸有個糟糕的童年,親子關係不良,成人後就要覺察到,我們是陷入過去無能為力境地呢,還是自我負責重新成長呢!
當然,自我成長是必須的,但也是痛苦的,因為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童年,更沒有完美的自己。沒有人不是傷痕累累的,走到今天。
我們不能沉浸在比慘中,要比較的是各自潛能的發揮。
最後,父母年邁後形成人際關係,我們與父母之間,我們與兄弟姊妹之間,是親情基礎上的人際關係,我們是主導。
這時候,歲月流逝,青春不再,親情關係比較微妙,我們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是自我價值實現需要。
而橫向比較之下,人與人差異客觀存在,而且基本定型,很難改變,也就會生出心理失衡或者平衡。
這時候人際關係模式深刻影響我們言行,包括對於父母態度和言行。
親子關係良好的,這時候依然會關係和睦。親子不良的,如果子親關係沒有理順,這時候與父母的關係就是現實的人際關係,由此呈現出親密不等情形。
關係本質是主觀心理現象
上面所說的三階段關係,可以更通俗的理解為:親近、分離、合適。
從物理距離看,小時候親子關係表現為親近,成人後慢慢疏遠分離,而後再找到合適距離。
心理距離也是類似,從親密的渴望,到獨立的界限,再到親情的珍惜。
現實生活各個孩子人格特質巨大差異,還要從關係的心理感受說。
同在父母教育這個屋簷下,不同孩子成人後人格差異大,在於關係是個主觀感受。
打個比方,小時候雙胞胎,同樣被父母打了一個巴掌,一個會感受痛苦,感到不被接受,形成糟糕親子關係烙印,而另一個會感到慶幸,感謝讓自己明白了事理,形成積極親子關係印象。
電影《教父》裡面,老教父三個兒子人格特質截然不同,為何如此?
看看下面這些老教父的人生忠告,三個兒子各自不同感受,就是佐證。
“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
“女人和小孩能夠粗心大意 ,但男人不行。”
“別讓外人知道你在想什麼。”
“不要憎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大兒子桑尼不乏勇氣,可是隻聽進去自己喜歡的話語。
二兒子弗雷多缺乏勇氣,左耳朵聽右耳朵冒,聽了也是白聽,甚至聽的機會都沒有。
小兒子麥克,有勇有謀,聽得最為透徹,才可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成就一代新教父。
心中有什麼,就會看到什麼。因此,千萬別較真,不能非要拿自己與父母關係程度,來和你的兄弟姊妹與父母關係比較。
我們能做的,就是接受每個人獨特的關係感受,用複述來理解每個人話語,尊重每個人都是活生生有情緒的人,共情到把自己當別人來體會共同體驗域。
人生就是關係,如此而已。
閱讀更多 心平氣和在路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