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顶奢殓衣——金缕玉衣


汉代的顶奢殓衣——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厚葬之风盛行的典型代表。玉衣,顾名思义是用玉做的衣服,也称为玉匣,形状与人体相似,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衣。玉衣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之分,分别用金线、银线、铜线、丝线将加工后的玉片缝结而成,形如铠甲。它由头部、上衣、裤子、手套和足五部分构成,每部分又有若干零部件,工艺之精美复杂令人叹为观止。这样奢华的殓衣也被当做身份地位的象征,帝王会将它赐给一些臣子,以表重视。

不过西汉时期金缕玉衣为何会如此盛行呢?首先,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子的思想备受尊崇。他将君子比德于玉,《礼记聘义》载:“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诗经》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故而玉彰显了佩戴者的德行、地位和身份。其次,古人认为玉具有防腐作用,在玉衣出现之前,人们通常会口含或手握美玉,后来又逐渐发展到身着玉衣同时用金玉塞住九窍,以求精气不外泄,尸身不腐,来世重生。《抱朴子》:“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虽然古人的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告诉我们玉并不能防腐。

古时王公贵族将玉衣作为殓衣是为了保持尸身不腐,但这样的豪华配置不免让一些盗墓贼眼馋,使用金缕玉衣不仅没有达到尸身不坏的目的,反而招致毁尸的厄运。而这种奢靡之风也遭到了世人的抨击,随着西汉的灭亡,它也就渐渐销声匿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