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 · 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 · 当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古代中国同古代埃及虽然远隔万里,

但却有着一种近似一致的信仰,

他们都认为人死灵魂不灭,

灵魂会进入另一个世界。

对逝者遗体的保存(更多是对帝王遗体的保存),

是他们获得永生,

甚至复活的关键。

为了遗体的不朽和未来的永生,

古代中国有了金缕玉衣,

古代埃及有了木乃伊。

他们尽人皆知,

但在历史上却从未相遇……

今天大白带您分别走进相隔万里的两个博物馆,

一睹金缕玉衣与木乃伊的“相遇”

……

随着1968年解放军工程兵战士的一声爆破,

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妻窦绾墓被发现。

沉睡千年的金缕玉衣,

重现天日!

此次中国国家博物《秦汉文明》大展所带来的,

正是1968年重现天日的河北满城西汉墓出土的两件玉衣中的一件: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的金缕玉衣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玉衣起初称作玉匣、玉柙,

《后汉书》中记载,玉衣是能使人尸身不朽的王侯葬服。

玉衣以四角有孔的玉片为"布料",

按照链接"线"的材质,分为金缕、银缕和铜缕。

金缕玉衣是汉代王室最高规格的葬制礼。

玉衣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幕"和"缀玉衣服",

汉代帝王对永生的狂热追求,

致使玉衣等丧葬用玉的高度发达,

一直延续到东汉末年。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下诏禁用玉衣,

玉衣葬制共流行了四百年。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这件玉衣的主人,

是汉代中山靖王刘胜的妻子,窦绾

她是汉景帝的母亲,窦漪房窦太后的族人。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1968年,与窦绾玉衣一同出土的,

还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 片,金丝重1100克。

刘胜与窦绾的玉衣是目前出土的规制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帝后成套玉衣。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玉九窍塞,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M2)出土

九窍塞是填塞或覆盖死者身体上九窍孔的玉器,

此套为窦绾所用,女性规制

"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抱朴子》

玉于中国人的信仰中,是“通灵”的……

……

看过这件金缕玉衣,

我们把时钟拨回2009年,

9月的一个下午,

我第二次进入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有世界上最好的古埃及文化收藏,

甚至要好于埃及本身。

以下,便是这些古埃及藏品中很少的一部分。

如果你看过好莱坞的电影《Mummy》,

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甚至很多细节……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国家宝藏·当金缕玉衣遇见木乃伊·中国国家博物馆遇见大英博物馆

以上仅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藏品的一小部分

日后的文章中

大白带大家

细细看……

慢慢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