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業不再是對手?韓國造船業業界NO1?


中國造船業不再是對手?韓國造船業業界NO1?


“中國造船業已經不再是韓國的競爭對手!”憑藉在LNG船等高附加值船舶領域的競爭力,韓國船企接單量有望連續兩年超過中國,韓國造船業自信心爆棚。

中國造船業不再是對手? 韓國造船業業界NO1?


“包攬”LNG船訂單,韓國新船訂單有望連續兩年蟬聯世界第一


韓國船企2018年接單量達到1308萬CGT,大大超過了中國的1000萬CGT,成功奪回世界第一的“寶座”。

根據克拉克森的數據,2019年前11月,韓國船企累計接單量共計712萬CGT164億美元,佔全球市場份額的36%,而中國船企接單量為708萬CGT總計153億美元,佔全球份額35%。雖然差距很小,但韓國業內人士預測,不出意外,韓國造船業2019年接單量有望再次蟬聯世界第一。

韓媒指出,雖然全球經濟下滑,但韓國造船業依然維持著技術優勢。相比之下,中國船企手持訂單有60%以上為中國國內訂單和散貨船。

中國造船業不再是對手?韓國造船業業界NO1?

在高附加值船舶領域,韓國船企已經連續3年攬獲了市場上絕大部分LNG船訂單。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2019年韓國船企獲得了全球80%的LNG船訂單。2018年,韓國船企獲得了全球總計72艘LNG船訂單中的66艘。2017年,全球LNG船訂單量共計18艘,韓國船企獲得12艘。韓媒認為,這樣強勁的接單表現是由於韓國船企保持了高附加值船舶的競爭優勢。

建造能力遭質疑,中國造船業面臨嚴峻形勢


與韓國造船業的風光相比,中國造船業似乎面臨一些困境。

法國達飛輪船於2017年在中船集團旗下的兩家船廠訂造了共計9艘LNG動力23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按照計劃在2019年年底開始陸續交付運營。2019年9月底,前2艘LNG動力集裝箱船在滬東中華和江南造船相繼下水,但交付時間將推遲至2020年。

中國造船業不再是對手?韓國造船業業界NO1?

對此,韓亞金融投資公司(HanaFinancial Investment)分析師評論稱:“這是一個非常自然的結果,可以說是中國造船業的真實表現。”


此前,韓國一些船舶技術專家已經質疑中國的LNG動力船建造能力,甚至有人認為即使船舶交付之後,能夠正常運行的可能性也很低。


有韓國網友評論稱:“韓國造船業與中國的差距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在現場工人的熟練程度、責任感方面,中國造船業也無法與韓國相比。”


還有一些韓國網友評論稱:“雖然韓國造船業表現繁榮,但船廠工人仍然在苦苦掙扎,聽說船廠的臨時工人比例超過了70%”,“中國和日本造船業似乎已經聯手,希望記者不要只報道可見的情況,也要關注日本造船業接下來將如何行動。”


韓國網友還在評論中建議韓國造船業“注意防止技術洩漏”,“無論中國怎麼說,都不應該與中國造船業合作”,“似乎有大約40名韓國人在中國船企就職,這些人原本都是韓國船企的僱員,必須注意人力資源外流問題。”


中國造船業不再是對手?韓國造船業業界NO1?

除了建造和管理能力,韓媒指出中國造船業船舶基本設計能力也存在不足,未來中國造船業交付的船舶數量將繼續下降。

根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前11月,中國船企承接新船訂單246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5.4%。截至11月底,中國手持船舶訂單798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8.6%,比2018年底下降10.6%。

不管韓媒如何“吹噓”,但不得不說,和韓國造船業相比,中國船企在高附加值船舶市場已經大幅落後,而且在短期內很難扭轉,面對韓國造船業的衝擊,未來中國造船業或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