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喆:新基建,多關注文化服務的升級

全球疫情肆虐,經濟前景晦暗。各國紛紛拿出經濟紓困和刺激方案,以應對市場恐慌和經濟衰退。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因此,最近關於新基建的討論也不絕於耳。“贊”與“彈”者皆有,若總結而言,討論的重點或主要在於,新基建對於中國經濟、尤其是疫情時期的疲弱經濟拉動足夠嗎?

無疑,加快新基建是經濟所需也是大勢所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通常指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這個概念於2018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被定義,並將“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列入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由此可見,新基建並非一時之興,而是中長期戰略中的一環。

但是,在這個全球防疫的特殊時刻,新基建作為重要政策和手段,是否能夠有力拉動經濟,其實際效力究竟如何,值得關注。

新基建是相對於“老基建”而言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是個基建大國。其中原因,一是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過去底子比較薄,基建狀況比較差,因此,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們非常重要的改善民生項目;二是基礎設施建設通常投資大,能夠帶動的行業、就業多,在過去的經濟運行中,起到了相當大的拉動作用。

但是,隨著國家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及基建項目的不斷修葺、完善,“鐵公基”對經濟拉動的邊際效應越來越小,也因發展方式較為粗放、常常出現相關的尋租腐敗等伴生問題飽受詬病。在中央提出發展要從高速度轉向高質量的此時,不再單純依靠“鐵公基”提振經濟成為社會共識。這是新基建政策的重要背景。

只是,大家比較容易忽略的一點是,“老基建”對於經濟的拉動,僅僅在於龐大的投資嗎?其後續產生的市場流通性提升,或許才是更為關鍵的。中國人有句老話“要想富,先修路”,就是這個意思。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拉動是一時的,由此帶來交通便利,使人員流動、物資流通、資金流通、知識文化技術等流通都變得更為便捷,從而帶動市場活躍、促進經濟發展,才是新基建的內在意義。

當基本交通問題解決得差不多了,新基建會在知識、文化、技術的流通上予以更多助力,而這些“軟流通”,正是當今經濟轉型升級所需要的。我們常常談論消費升級,消費升級是從必需品到非必需品、從物質到精神消費的一種升級過程。而經濟升級往往意味著產業從第一、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兩種升級均指向,文化服務是未來升級的重點。

在新基建中,無論是5G、人工智能、互聯網等,都只是載體,要想起到大作用,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文化內容作為商品服務。也可以說,如果缺乏相應的文化產品、內容創新等,新基建就像是沒有交通工具行駛的高速路,難言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和對人民消費的升級改善。

因此,我們需要想清楚新基建背後的經濟邏輯,明白其真正的發展動力。誠如“老基建”,當前的中國經濟,僅僅依靠政府帶頭的項目投資,已經越來越難以拉動發展,新基建的目標,想必也不會僅囿於其本身。況且疫情導致的全球生產鏈斷裂、流動性受阻之時,線上文化類產品必然是當下也會是未來的重要產品。因此,在加快新基建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出臺放鬆文化產品管制、激勵文化創新服務等,應是當務之急。

(作者為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