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基建+放水的老路還能繼續有效嗎?

姜超的分析很接地氣,基建+放水的老路,市場現在不買賬了。

【姜超: 股市債市齊跌,反映滯脹預期,基建空間有限,大幅度加碼要慎之又慎,減員減稅才會有希望。】

在7、8兩個月,一個顯著的變化是政府債券發行的顯著放量。在18年上半年,政府債券的月均淨髮行只有2660億,而到了18年7月就激增至8600億,8月中上旬已經淨髮行了6000億,估算全月將達到9000億左右的鉅額規模。相比之下,最近幾個月的社會融資規模就在1萬億左右,政府融資加碼相當於把經濟真實總融資規模直接翻番。政府債券大部分都是來做基建。

為什麼基建投資不創造增長?原因在於政府投資存在著巨大的擠出效應。政府本身不創造收入,其收入都是通過稅收或者發債得來,其實是拿走了本應屬於居民和企業的錢。因此相對而言,政府支配的收入越多,居民和企業支配的收入就越少。與此相應,如果政府的投資越多,其實意味著居民和企業的支出就越少,政府基建投資其實是擠出了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並不會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

但是,政府投資可以創造出通脹。

2017年政府的顯性負債為30萬億,佔GDP的比重為34%,貌似還有舉債空間。但其實按照我們的估算,過去幾年地方政府通過PPP、棚改貸款、城投債、平臺貸款等又新增了30萬億的隱性負債,考慮隱性負債之後的政府真實債務率已經超過60%的國際警戒線,其實也不低了。如果政府繼續大規模舉債,最終損害的是政府的償債能力,上週新疆農六師的債券發生違約,也從側面反映地方政府的隱性負債已經高處不勝寒。

因此,加碼基建投資會導致政府債務率的持續上升,損害貨幣信用、加劇匯率長期貶值的預期,而匯率貶值又會帶來輸入性通脹。今年由於匯率貶值,使得依賴進口的原油、大豆等商品的國內價格出現明顯上漲,由於擠出效應的存在,靠基建投資難以帶來長期的經濟增長,而由於效率較低,搞基建投資會惡化政府和貨幣的信用,帶來匯率貶值壓力和通脹預期。

而正是因為滯脹預期的出現,使得市場非常悲觀,一方面流動性收緊和通脹預期使得債市下跌;而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不利於股市估值,而經濟下行預期又不利於股市盈利,使得股市也出現大幅下跌。

基建空間有限,減稅才有希望。以基礎設施水平來比較,目前我國和發達國家相比雖然還有空間,但其實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借鑑日本和美國發展的經驗,依靠基建投資拉動的經濟缺乏自身動能,同時也會加重政府負擔。未來,我們需要反思日本基建投資過度的教訓,學習美國轉型的經驗,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形成以私人消費和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健康模式。

而要想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民間投資,其實是要減少政府支出、降低經濟的宏觀稅負。從美國來看,無論是80年代的里根還是如今的特朗普,均把減稅作為主要的政策手段,大幅減稅藏富於民,從而帶來了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這其實也告訴我們,只有大規模減稅才能帶來經濟的真正增長,如果還是走大規模舉債搞基建投資的老路,其實帶來的不是真正的經濟增長,而是短期滯脹、長期迷失的風險。(作者:出海打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