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中醫|來年健康看冬日,《黃帝內經》教你冬日補養

冬季是指從立冬開始到立春結束,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個節氣。冬季於五行為水、五味為鹹、五色為黑、五化為藏、五氣為寒、五方為北、五季為冬、五臟為腎、六腑為膀胱、五官為耳、在形體為骨、在情志為恐。

冬日中醫|來年健康看冬日,《黃帝內經》教你冬日補養

《素問·四氣調神論篇》就有記載養生要順應自然環境採取的冬季養生方法,並且告誡人們,如果逆之則會產生疾病。四季之中,冬季是補養的最佳季節

精神調適應對寒季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記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以,若已有得”。 冬季萬物肅殺,生機潛伏,陰氣內藏,除了保持內心的平靜,我們還應該學會調節不好的情緒。我們應該以寧靜為根本,避免各種不良情緒的刺激和干擾,使心情處於一種寧靜和安寧的狀態。在積澱、滋養精神的同時,也要讓我們的內心世界充滿樂觀、愉悅的情緒,就像《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提到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冬日中醫|來年健康看冬日,《黃帝內經》教你冬日補養

冬季日常生活須知

冬季嚴寒天氣易使各種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我們要注意預防冷暖保暖,特別是要防止大風、低溫等惡劣天氣對身體的不利刺激。對於體質較弱的人,有必要準備急救藥物。

冬日中醫|來年健康看冬日,《黃帝內經》教你冬日補養

在冬季,衣服應該輕便、柔軟、溫暖、舒適。所謂

寒從腳進入,這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內部器官。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腳部的皮膚溫度是最低的,腳部的溫度尤其重要。在冬季,應穿透氣性好的棉質鞋襪,並經常晾乾以保持內部乾燥。中醫認為,足部是人體陰陽經脈的交匯處,分佈著300多個穴位,在整個人體的氣血運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可以放鬆筋骨,活絡絡絡,促進氣血運動。冬天用冷水洗臉可以促進頭部血液循環,增強身體的抗病、防病能力。

冬日中醫|來年健康看冬日,《黃帝內經》教你冬日補養

在冬季,人們的門窗緊閉,這使得室內空氣汙染比室外空氣更嚴重。因此,在冬天,我們應該經常開窗通風,多曬曬太陽,經常曬曬被褥,以淨化空氣,提神醒腦。陽光中的紫外線不僅能殺死人體皮膚表面的細菌,還能促進人體對鈣和磷的吸收,有利於骨骼的發育,提高人體的健康和免疫力。

在冬季,陽氣被抑制,尤其是在晚上。古人主張“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早睡養陽氣,晚起補陰精。《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有言:“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冬三月,服藥酒,立春止,終身如此,百病不生

在冬季,當天氣變冷時,人體的血液循環會減慢。根據中醫的說法,寒邪強大,容易損害人體的陽氣。因此,在冬季,保健的重點是滋補陰陽,尤其要避免寒冷的事物。冬天,養腎是第一步。在飲食上要注意

腎的調節和熱的補充,我們應該少吃鹽,防止腎水太濃,從而影響心臟的功能。可以多吃些苦的食物,對心臟有益,增強腎功能。古人有云:“冬三月,服藥酒,立春止,終身如此,百病不生。”因此,對於不同的人群,可以採取中藥膳食調理。

冬日中醫|來年健康看冬日,《黃帝內經》教你冬日補養

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足以說明冬季運動的重要性,冬季運動應選擇運動幅度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可選擇快走、慢跑等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冬季是一個“養藏”的季節,也是一個“藏病”的季節

冬日中醫|來年健康看冬日,《黃帝內經》教你冬日補養

冬季鍛鍊應注意防寒保暖,晨起室外氣溫較低,運動前應做好準備活動,使人體的筋骨關節得到充分的伸展,且待身體暖和後再脫去厚重的衣服,此外冬季鍛鍊應循序漸進,運動有度,不能驟然劇烈運動,避免大汗淋漓,鍛鍊後要及時擦乾汗液,換下已潮溼的衣服,著乾燥的服裝。對於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晨運並不是最佳的時機,因晨起氣溫較低,而寒性收引,血管易收縮,寒性凝滯易使氣血運行不暢而使原有的疾病復發或加重。

冬季養生在四季中尤為重要

總之,冬季是一個生機閉藏的季節,這也是一年中最好的保養和積累時間。因此,我們應該遵循天道而“存”,利用天道而“補”。腎臟是先天的基礎和生命的源泉,具有藏精、藏骨、藏髓的功能。充足的腎精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冬季養生重在養腎。冬季養生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下一年的健康狀況,因此冬季養生在四季中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