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術式解決多病痛 椎間孔鏡下行椎間盤切除、椎管減壓、椎間植骨融合聯合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

12月22日,市民陳大娘在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骨外一科成功接受手術,擺脫了多年的腰椎間盤突出之苦。與以往傳統開放手術不同,這次醫生為陳大娘進行的是經椎間孔鏡下椎間盤切除、椎管減壓、椎間植骨融合聯合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更加安全、有效、併發症少,這也是此類手術在省內首次成功開展。

一術式解決多病痛 椎間孔鏡下行椎間盤切除、椎管減壓、椎間植骨融合聯合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

兩年前,73歲的陳大娘被診斷患有腰4/5椎間盤突出症合併腰4椎體滑脫、腰椎管狹窄症。兩年來,患者雙下肢麻木,疼痛難忍,嚴重時甚至無法行走。此間,她多次四處求醫,均建議其進行開放減壓內固定手術。因為開放手術創傷大、恢復慢、術後併發症多,陳大娘一直不願意進行手術治療。經過多方詢問,她來到了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骨外一科就診。

收治入院後,骨外一科李德懷主任、孫志海醫生針對患者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反覆討論,決定為她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即經椎間孔鏡下椎間盤切除、椎管減壓、椎間植骨融合聯合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

經過詳細的術前準備,在國內知名脊柱專家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脊柱微創中心周傳利教授的指導下,在手術室、麻醉科的通力配合下,骨外一科孫志海醫生、崔洋醫生對患者進行了手術。由於患者年齡較大,手術併發症的風險也隨之增加,進一步加大了手術的難度。術中,醫生通過椎間孔鏡,在鏡下將患者突出的間盤摘除,同時將狹窄的椎管減壓,滑脫復位。與傳統手術創口大不同的是,此次手術僅有兩處1cm左右的切口,整個手術過程出血僅50ml,且無需輸血。經過3小時,手術順利完成。術後僅一天,患者就能夠下地行走,這讓陳大娘欣喜不已:“沒想到不用‘開大刀’,切兩個小口就能做手術,現在腰不疼了,我又可以走路了!”

一術式解決多病痛 椎間孔鏡下行椎間盤切除、椎管減壓、椎間植骨融合聯合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手術

術前顯示患者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腰椎間盤突出

李德懷主任介紹,以往椎間孔鏡技術大多隻能應用於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像這樣利用椎間孔鏡技術同時為患有腰椎間盤突出、椎體滑脫、腰椎管狹窄三種疾病的患者一次性解決病痛的手術,是首次在我省開展。這種手術方式同時採用多種國內先進的脊柱微創技術,是脊柱微創手術中的巔峰技術。此次我院骨外一科開展此項新技術,不僅標誌著醫院在椎間孔鏡及脊柱微創技術方面再上新臺階,同時也填補了我省在該領域醫療技術的空白。

目前,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骨外一科已開展創傷手顯微、關節和運動醫學、脊柱微創亞專業學科(病區)建設,科室緊跟國際國內先進骨科治療理念,相繼開展了一系列高難度手術和新技術項目。

(1)手術創傷小、出血少、無需輸血、術後恢復快,可以避免常規開放手術術後頑固性腰痛和腰背肌功能恢復欠佳等併發症;

(2)能夠適用於體質較差不能耐受開放手術的老年患者,可以在局麻下開展手術,拓寬了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手術適應徵;

(3)椎間孔鏡在全程電視監測下進行,手術視野可放大十倍至數十倍,可獲得患者術中的直接反饋,故手術安全性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