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上)

商品價格本質上取決於供需關係的變化,供需關係與商品價格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在農產品價格分析中,供需分析是必要的一環。

相關的統計數據,投資者可以從農產品供需平衡表中查到,如農產品種植面積、產量、消費量、進出口量、庫存量及其變化等數據。這些重要的權威數據,投資者可以從官方組織網站查到,如聯合國糧農組織、美國農業部、中國國家統計局、中國農業部、中國海關總署等機構。投資者也可以從一些非營利機構、相關協會的網站上查詢相關內容。


農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上)


一、農產品供給分析

本期農產品供給量主要有期初庫存量、本期產量和進口量三部分構成,對這三方面數據及其變化進行統計分析,就能掌握當下農產品的整體供給狀況。

(一)期初庫存量

農產品期初庫存量是指上期社會留存下來的可供社會繼續消費的農產品數量。庫存分為生產商庫存、經銷商庫存、消費商庫存和政府儲備四種。生產商與經銷商庫存是流動性庫存,隨著價格變動隨時上市供應,這是農產品供給中的實際組成部分。


農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上)


政府儲備一 般不會輕易投放市場,只有在市場出現極端短缺的情況下,政府才會釋放前期儲備,平衡物價,這會對農產品市場價格產生重要影響。

(二)本期產量

農產品本期產量是農作物本生產週期內或者本報告期內農產品的生產量。本期產量受產地自然條件、生產能力、生產成本以及政府政策的影響,本期產量構成了農產品市場上農產品的主要供給來源。


農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上)


(三)本期進口量

本期進口量般隨著國內市場供需狀況的變化而變化, 主要受國內外農產品市場差價、政府進口政策、匯率以及國際政治因素等影響。本期進口量是國內總供給的有效補充。

二、農產品需求分析

本期農產品需求量一般由國內消費量、出口量和期末庫存量三部分組成。農產品需求分析主要是分析這三方面的統計數據及其變化。

(一)農產品的國內消費量

農產品國內消費量主要受消費者收入、消費結構、替代品價格、獲取便利程度以及農產品新應用等因素影響。


農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上)


(二)農產品出口量

農產品出口量是本國生產和加工農產品銷往國外的數量,是農產品總需求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農產品出口量受到國內外市場供需狀況、國內外市場價格對比、國內外進出口政策、關稅、匯率變化的影響。

(三)農產品期末庫存

當本期農產品供不應求時,期末庫存量會減少,反之會增加。分析期末庫存量的變動情況,可以推斷出本期農產品的供需狀況及其對下期農產品供需狀況及價格的影響。


農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上)


三、政策因素

貿易政策、稅收政策、產業政策、農業科技發展政策、農業補貼政策、環境政策等,是影響農產品價格的主要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響農產品價格的重要外在因素,其變化往往對農產品價格產生重要影響。國家一般通過調整政策達到影響農產品價格的目的。


農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上)


中國多次調整大豆、豆油和豆粕的進口關稅和增值稅,曾引起大連商品交易所相關品種的期貨價格波動。美國政府對農業大規模補貼、優惠貸款和對休耕、環保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也曾經影響農產品期貨價格。

四、庫存消費比

庫存消費比=本期期末庫存I本期消費量

庫存消費比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衡量糧食安全水平的一項指標。庫存消費比上升,表示農產品供過於求。庫存消費比下降,表示農產品供不應求。


農產品價格影響因素分析(上)


庫存消費比是對供給緊張程度的表達,能具體說明當年有多少剩餘農產品供給量結轉到下一年,成為下一年的基礎供給量。

五、季節及氣候因素

農產品生產受自然條件制約較大,尤其是季節及氣候因素。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無法控制氣候變化,因此需要首先考慮。

隨著農業的規模化、集中化發展,氣候因素對農業產量的影響越來越大。

瞭解吳偉淼短線交易及更多期貨知識請關注公眾號:期海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