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臉支付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欲得用戶“心”先要護住“臉”

幾年前,“刷臉”還是朋友間用來互相調侃的。轉眼間,靠“臉”吃飯就成為了現實。此前,廣州市首個智慧地鐵實現“刷臉通行”。在5G風口之下,各大支付巨頭摩拳擦掌,刷臉支付開始提速升溫。

刷臉支付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欲得用戶“心”先要護住“臉”

所謂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面部特徵信息識別身份的一種技術,一般是通過拍照或攝像得到的圖像信息與後臺數據庫中預先收集儲存的面部信息作比對,從而完成身份識別。根據場景的不同,人臉識別技術可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從現階段看,人臉識別線上支付仍存在諸多風險,暫不具備普遍應用條件;人臉識別線下支付相關技術較為成熟,具備一定的應用條件。

刷臉支付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欲得用戶“心”先要護住“臉”

但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人臉支付在提升支付服務便捷性的同時,也存在一些應用風險,在某些時候這種風險還非常大。一是信息洩露風險。人臉特徵具有唯一性,不法分子可通過遠程等方式,在公共場所批量獲取用戶人臉信息,“盜臉”一旦發生後患無窮。二是假體攻擊風險。雖然現在活體檢測技術水平已經大大改進,但新型攻擊手段不斷出現,對用戶資金安全造成潛在威脅,不容忽視。三是算法漏洞風險。目前,人臉識別算法仍在快速迭代,可能存在隱藏的未知漏洞,一旦被不法分子發現並加以利用,或將造成系統性風險。

刷臉支付必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欲得用戶“心”先要護住“臉”

與指紋、虹膜等相比,人臉是一個具有弱隱私性的生物特徵,因此刷臉支付時,對於公民隱私造成的威脅性尤其值得重視。“無論是哪種人臉識別技術,都可以被破解。是否值得破解只是看破解的成本和帶來的利益高低。

正是由於手機這一介質的缺失,人臉信息的利用變得更加容易,在刷臉技術開啟的生物支付時代,如何針對新技術展開一場激烈的攻防之戰,將商家、消費者的利益損失降到最小,同時使安全防線變得越來越堅固,將是刷臉支付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