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人行必有我师;美国,多少人我都是老师!叶问,战

叶师傅,你不在美国生活,你不懂

美国,我来了!叶问历经坎坷,终于到达传说的世外福地,人类文明程度“

最高”的国家——美国!

奇怪的是,叶问却一脸愁容,原来唐人街中华总会会长万宗华告诉他:

当地华人备受歧视与压迫。

万宗华并不知道,叶问已经先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英国拳王,香港的张天志。叶问并不怕事,只是不愿意惹事,叶问说:

我是个练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来。

中国,三人行必有我师;美国,多少人我都是老师!叶问,战

以武止戈

叶问是个武者,一代宗师,他觉得有义务宣扬中国的武术精神:

中国武术的武字由“止”和“戈”字组成,以武止戈。止戈,需要靠自己的实力来制止纷争。武学之道。贵在人和,不争之争乃为上策。

当华人街的各路英豪纷纷批评李小龙教授洋人中国功夫,叶问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支持徒弟,认为这是宣传中国文化,增加彼此交流的机会。

但是,叶师傅,你不在美国生活,你真的不懂美国的文化。

美国文化:无论是谁,我都是老师

1776年7月4日,乔治·华盛顿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这个“新国家”的成立。《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阐明,一切人生而平等,具有追求幸福与自由的天赋权利。

生而平等,有点像佛学的众生平等,那么美国岂不是真正的“

西方极乐世界”?不对!西方人信仰基督,不信佛教。他们眼中的人,是信仰基督的一部分西方人,黑人、印第安人、黄色人并不在“人”的概念里。

不是“人”,那就可以成为商品,土生土长的印第安人,被当成商品进行买卖,成为奴隶。直到1924年,美国政府才在法律上承认印第安人为美国合法公民。吃惊吧,因为就算是那些从非洲贩卖去的黑人,也早在1860的南北战争就解除了奴隶的身份。

中国,三人行必有我师;美国,多少人我都是老师!叶问,战

排华法案

中国人进入美国大众的视野,是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要修建横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大铁路。这是项巨大的工程,而且环境恶劣,不但要贯穿崇山峻岭,还要越过沼泽和沙漠。由于战乱造成大幅减员,工人严重不足。这个时候,怀揣着发财梦的中国人就来到了美国淘金。从1865年到1869年四年间,约有14000多名华工参加筑路工程。修筑100英里的塞拉山脉地段的铁路时,华工的死亡率高达10%以上。

铁路修完,有部分人留下来,他们就是最早定居在美国的华人。但是美国人并不欢迎她们,在1882年5月通过了《排华法案》,这是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移民法。直到2012年,美国众议院才正式就1882年通过的《排华法案》道歉。

叶问到美国是《排华法案》的八十年后,那个时候的美国因为远离亚欧大陆,成功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并且靠贩卖军火大发战争财,同时吸引了大批避难的科学家,一举成为“世界霸主”。

成为霸主的美国人,自然不会把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放在眼里。其实不管是中国人、法国人还是英国人,美国人都是把自己当老师,因为他们实力最强,的确也有资格当老师。

中国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美国说对对对,来拜我为师

相比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中国是五千年的历史。哪怕只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开始算,中国也是至少两千年的文明。中华文明延绵不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传承与包容,儒家文明吸收了道家和佛家。两千年文明的中国一直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始终在学习、成长。

中国的文化也不是一直在向前,也有开倒车的时候,其中以清朝为甚。当4千英国人的舰队打败了4亿人的大清,中国人陷入混乱、痛苦、反思,于是开始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盛行。

在叶问去美国的时期,新中国已经成立,中国人已经站起来了!那个时候的新中国特别缺朋友,美国人的态度是:和我做朋友可以,但是要听我的!

中国,三人行必有我师;美国,多少人我都是老师!叶问,战

叶问4的宣传海报

中国在此之前,向西方学习已经多年,做学生可以,毕竟“三人行必有我师"。但奇怪的是,西方国家,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想让中国当“小弟”,对他们俯首称臣。

西方人喜欢说民主,其实也只是让他自己做主。落后就要挨打,谁的拳头硬就要听谁的。

后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了,中国通过抗美援朝,给了美国当头一棒,才让西方人重新认识了新中国的力量。

叶问的以武弘道,男儿当自强

在中美关系恶化时,有一批人费尽千辛万苦回到中国,如钱学森;也有一些人留在了美国,这些留着美国的华人,基本都是安守本分,保留着华人的文化传统,起到了传播与交流中西方文化的作用。

武术作为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其理念是强身健体、保家卫国。对比西方人追求的更高、更快、更強的人类运动极限,中国的武术,讲究身心健康,更适合大众。

美国人虽然自大,但是不傻,他们其实也是不断在学习。我们必须要让西方人明白,中国的文化是包容而不是侵略,是互惠互利而不是毫无道德的掠夺。这就需要个桥梁来沟通,增加彼此的信任。武术最适合做这个桥梁,因为中国武术包含了“武侠”和“文化”两个层面,习武是强身健体,强大是保家卫国。

十二年间,《叶问》系列为观众呈现了津津乐道的武打场面,但它的精神内核却被我们忽视。第四部命名为最后一战,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打斗那么简单。

中国,三人行必有我师;美国,多少人我都是老师!叶问,战

什么是“最后一战”?从叶问来讲,他垂垂老矣,要告别武林;从国家层面,我认为是“以战止战”,或者是《孙子兵法》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非常强大,西方缺乏对我们的认识,有很多的偏见,这就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尤其是生活在国外的人,不宜妄自菲薄。在叶问、李小龙等人努力之下,美国军方逐渐接受并学习中国功夫,在2001年正式开设相关课程,中国功夫终于走向世界。

外交无小事,事事皆学问。后来中美建交,破冰的媒介是“乒乓球”,小球转动大球成为外交史的典范。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安,忘战必危。现在的世界,经济战是战争的重要形态之一。中美两国是世界前两大的经济体,竞争尤为激烈: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接二连三。中国能够顶住压力,没有像日本那样妥协,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国家真正的强大了,我们可以说不。

按照西方的逻辑,能量守恒,世界是非黑即白的”零和游戏“,竞争导致战争在所难免。但是按照中国的文化,兼容并包,和平共处是可以实现共赢的。如果有一天,中国的文化成为主流,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纷争,最后一战其实还是文化之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