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的處世哲學:為王者,先慫為敬,能屈能伸

這是麼得感情的雜學家大文豪在2020年4月3日寫下的一篇原創文章【1】。

齊桓公的處世哲學:為王者,先慫為敬,能屈能伸

齊桓公姜小白

引言

齊桓公姜小白,這個隱約帶著酒氣的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也是對春秋時期的第一印象。作為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姜小白無疑是獨特的,畢竟在周禮樂制度猶自保有七分威嚴的春秋初年,並不是每一個貴族都能像姜小白一樣“低頭做人,低頭做事”,然後“抬頭為王”的。

齊桓公的處世哲學:為王者,先慫為敬,能屈能伸

還是小白的姜小白

認慫之初體驗:面子哪有命重要?

齊僖公姜祿甫死後,長子姜諸兒即位,便是齊襄公。姜諸兒極為好色,不但宮中多美姬寵妾,更是與他的異母妹妹文姜亂倫。

所謂文姜的叫法,古代女子只記姓氏,名多避諱,因此這個女子的真實名字不詳,而“文”是對有才華的女子的尊稱,因此女頗有才華,在《詩經》上也多有記載,故被稱之為“文姜”,意味“有才華的姜氏女”。有類似情況的還有東漢末大儒蔡邕的女兒蔡文姬,文姬即是尊稱,因《胡笳十八拍》而得名,蔡文姬的真名為蔡琰。

自古“荒”“淫”不分家,除了極少數君王,基本上所有的有問題的君王都遵循著這個定理,姜諸兒也不例外。

文姜外嫁給了魯桓公,在魯桓公帶著文姜訪問齊國的時候,姜諸兒順勢再次與文姜私通,反覆私通,來回私通,肆無忌憚地私通。魯桓公忍無可忍,於是痛斥了文姜。文姜委委屈屈地去找姜諸兒告狀,姜諸兒便毫不猶豫地派人把魯桓公活活勒死了。

齊桓公的處世哲學:為王者,先慫為敬,能屈能伸

被綠的魯桓公和綠他的文姜

姜諸兒因為鄭國的國君小時候和自己有過矛盾,便仗著齊國國力強大,在與鄭國盟會的時候直接殺死了鄭國國君。要知道,此時諸夏文明還處在打仗都要提前行使諸多禮儀的年代,齊襄公這樣的做法無疑就像是一個掀桌子的無賴,這對於老老實實坐在桌子前攥著“周禮樂”安靜打牌的其他人來說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除此之外,姜諸兒還特別喜歡睡大臣和民眾們的妻子,同時對大臣肆意欺辱玩弄,在國內的支持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步一步降到了冰點。

面對昏聵的哥哥姜諸兒,姜小白十分害怕有一天會牽連到自己。所以姜小白在鮑叔牙來找自己的時候,第一時間認慫,果斷踏上了逃亡之路。

齊桓公的處世哲學:為王者,先慫為敬,能屈能伸

被管仲安排給姜小白的鮑叔牙

姜小白的逃亡按當時的社會規則來說實際上是不太符合當時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的,因為他並沒有承擔身為齊國王室子弟對於國家應盡的義務,即勸諫君王。當然,如果姜小白腦子一熱,決定不慫,正面硬上,今天的歷史上肯定也就沒有了齊桓公這號人物。

總而言之,按照“周禮”的要求,姜小白這種逃亡行為在“大義”層面上是不合適的。不過,還是那句老話,面子哪有命重要呢?

姜小白的第二次認慫:雖然我是王子,但不影響我裝死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姜諸兒果然由於倒行逆施,如管仲和鮑叔牙預料的那樣與臣下爆發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姜諸兒也被公孫無知殺死,緊接著公孫無知又被雍林人殺死,齊國無主,急需王室血脈繼承王位。此時,最正統的繼承人是姜小白的哥哥,同樣逃往國外的姜糾,即公子糾。

現在看來,這場齊國王位之爭,就是一個齊國版的“奇貨可居”。只不過商人呂不韋換成了商人管仲和鮑叔牙,嬴異人換成了姜糾和姜小白。都是“萬惡的資本主義壟斷”。

在齊國內亂爆發之前,管仲便和鮑叔牙密謀,讓鮑叔牙輔佐姜小白,自己輔佐姜糾,以備萬全。所以在齊國需要一個王的時候,對輔佐姜糾的管仲來說,姜小白就是敵人。於是,與姜糾交好的魯國人便派出一支軍隊由管仲帶領,截殺姜小白。

齊桓公的處世哲學:為王者,先慫為敬,能屈能伸

齊桓公:你敢射我就敢裝死

面對魯國的軍隊,姜小白沒有像楚雲飛那句“軍人,要有骨氣!”一樣,帶著手下搞萬歲衝鋒,用生命自證身為王室貴胄的尊嚴,而是在管仲第一箭射來便倒地裝死。

要知道,春秋初年的兵不同於後來戰國時期廣泛耕戰擴大兵源時期的兵,此時的兵還是“貴族之事”,所以裝死這種事在戰爭雙方來說都是很不恥的行為。

因此,見姜小白“中箭落馬”,魯國人判定姜小白一定是被管仲射中了要害,死定了,於是也沒有細查,便離開了。而姜小白見魯國人離開,扭頭飛身上馬,日夜兼程直奔齊國國都繼承王位,整套操作一氣呵成。當姜糾回到齊國國都,見到已經是齊王的姜小白時,整個人都傻了。估計當時姜糾心裡剩下的只有一句:“管仲演我!”在不斷迴響。

齊桓公的處世哲學:為王者,先慫為敬,能屈能伸

公子糾:背後發生了很多事,但是我都不知道

姜小白的內心獨白:管仲大才,我慫著就能變強!

眾所周知的是,姜諸兒好色,但是姜小白就不好色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桓公謂管仲曰:“寡人有大邪三:不幸好畋,晦夜從禽不及,一。不幸好酒,日夜相繼,二。寡人有汙行,不幸好色,姊妹有未嫁者,三。”管仲曰:“惡則惡矣,非其急也。人君惟不愛與不敏,不可耳。不愛則亡眾,不敏則不及事。”

以上對話出自《史記》。因為貪戀姐妹的美色而不讓她們出嫁,可見,在“淫”這一方面,姜小白和姜諸兒半斤八兩,只不過姜諸兒好濫施君王之威,一言不合殺妹夫。而姜小白善於慫住,從不將“家事”與“國事”相牽扯,不會因一時意氣而胡作非為。

姜小白有一個特點和漢高祖劉邦非常像,劉邦最愛做的事情是找人問話,問話的內容也不多,只有四個字:“為之奈何?”。姜小白也是如此,有事沒事就去請教管仲。這種請教表明的其實是一種放權的態度。

齊桓公的處世哲學:為王者,先慫為敬,能屈能伸

齊桓公:管仲開辦妓院是我特批的,嘿嘿嘿

今天我們回頭去看這位春秋第一個霸主,不難發現其一生之成就幾乎全部是建立在管仲的謀劃之上的。國內的改革全盤交給了管仲,盤活了齊國的經濟。對外戰爭和與諸侯會盟也都是遵循著管仲提出的“尊王攘夷”的理念。對於管仲的意志幾乎支配了齊國上下這個現實,姜小白沒有一星半點的基於君王自尊的不滿,反而始終秉持著“慫”的理念。而管仲也確實沒有讓他失望,齊國在管仲的治理下也實實在在的成為了春秋霸主。

姜小白在政治方面其實是沒有什麼才能的,這一點從管仲死後他任命三奸臣,無法平衡自己兒子們的力量,最後導致暴屍六十七天的下場可以看出。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能掩蓋其身為君王最大的優點:“慫得住”。正如他所做的那樣,慫住,就能變強。

齊桓公的處世哲學:為王者,先慫為敬,能屈能伸

齊國在齊桓公手中成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

結語

人在漫長的一生中其實很難看清自己,但出於敏感的自尊,我們還是下意識地喜歡錶現出自己的強勢一面,以便給自己帶來一些虛假的安全感。有時候其實不妨試試笨辦法,像姜小白一樣,微微認個慫,悄咪咪地在旁邊蹲一會兒,這樣反而更容易看清楚對手的弱點,看清楚前路的枝枝杈杈。

有時慫一慫,真的能變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