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人都不知道的中醫藥發展史

回顧漫長的中醫藥文化史,源遠流長,寶藏豐富,幾千年以來,每一點一滴的進步都彰顯著我國人民和疾病鬥爭的睿智。

  

99%的人都不知道的中醫藥發展史


原始醫學黑暗中摸索前行

  《史記•補三皇本紀》說:“神農氏以赭鞭(一種紅色的竹根)鞭(此意為採掘)草木,始嘗百草,始有醫藥。”

  可見早在原始社會,我國的祖先們,就已有了醫藥活動。隨著生產的不斷髮展和生產工具的逐步改進,原始人類逐漸認識了可以治病的藥物,摸索出一些原始的治病方法,並學會製作骨針之類的可供醫療的原始工具。

  原始時期,史載神農之外,有史可稽的傳說中的醫藥人物,大致有伏羲、黃帝、僦季貸、 歧伯、雷公、桐君、鬼臾區、俞跗、少俞、伯高等人。這些人為在黑暗中摸索的原始醫學,開出了一線光明。

  周王朝醫巫分行

  《尚書》有云:“周公禱武王之疾而廖。”其時以殷王朝的賢大夫巫彭和巫咸最為有名,以至《說文解字》有“古者,巫彭初作醫”的說法。

  周王朝時,隨著社會發展和醫藥知識的積累,以及巫隊伍本身的分化,巫、醫開始分道揚鑣。其顯著標志是出現了專職醫生和醫療分科,以及設立了醫事考評制度。

  《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當時有食醫中士二 人,疾醫中士八人,瘍醫下士八人,獸醫下士四人,到年尾則考查他們的醫事,以核定他們的級別和俸祿。

  商代始創湯藥

  在藥物劑型上,商代已有治病用的藥酒,並有所謂伊尹創制湯藥的說法。伊尹為商湯時大臣,他所發明的湯藥,為藥物相互配合後降低毒性,提高藥效,並由生藥向熟藥過渡,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這一時期,還為後世留下了一個“病入膏肓”的醫學典故。 當年秦國名醫醫緩為晉景公治病,診斷結果,醫緩認為:“疾不可為也,在盲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六氣致病、陰陽五行學說初步形成

  此外,議論中陰陽、五 味、五色、五聲等概念的形成,說明在春秋時期,陰陽五行學說已向醫學領域滲透。從戰國到東漢將近700年間,中醫藥學從實踐經驗的積累, 進入到系統的理論總結,其標誌是《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和《傷寒雜病論》四部劃時代著作的問世。醫聖張仲景確立的理、法、方、藥的辯證施治原則,為中醫臨床學奠定了基礎。

  系統整理醫學理論初成規模

  魏晉南北朝時,系統整理醫學理論又上了一個臺階。王叔和整理編次《傷寒論》和撰寫《脈經》,皇甫謐編著《針灸甲乙經》,以及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和雷敦的《炮炙論》等,都在中國醫藥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這一時期,由於戰亂頻繁,疫癘及外傷等疾患盛行,因此,著眼於簡便廉驗的實用急救方書和外傷科醫書便應運而生。比較著名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陳延之《小品方》、《範汪方》,姚僧垣《直驗方》和無名氏《劉涓子鬼遺方》等。

   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從基礎理論、臨床各科,到養生保健,均作了較為系統而又精闢的論述,在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此外,楊上善、王冰對《內經》的闡發,王燾《外臺秘要》集唐以前方書之大成,都對後世醫學產生了較大影響。

  藥物學典籍大規模問世

  藥物學方面,唐政府組織編寫的《新修本草》,不但是我國第一部由政府頒定的藥典性本草,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藥典。那時,外科、婦科、兒科、傷科等都已形成獨立專科,並出現了較大規模的由政府開辦的醫藥院校——太醫署。

  宋金元時期,在解剖學、診斷學、病因學、法醫學,以及臨床各科和對《傷寒論》的研究諸方面,又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由於政府重視,宋王朝創立了校正醫書局,對歷代傳世的重要醫籍,進行了大規模的收集校正,刊行出版,為保存和傳播中醫典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一時期,還由官方出面組織力量,編寫了《開寶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圖經》、《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等本草方劑專書。

  醫學學術流派空前繁榮

  金元時期,醫學上的最大成就,就是學術流派的空前繁榮。當時,劉完素提出火熱論,著述有《素問玄機原病式》等;張從正提出攻邪論,著述有《儒門事親》行於世;李杲提出脾胃論,著述有《脾胃論》、《蘭室秘藏》等;

  朱震亨提出相火論,著述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等。劉、張、李、朱;醫史上稱之為“金元四大家”,可見其時學術爭鳴的一斑。

  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這是我國藥學史上最為輝煌的一部鉅著,後來被譯成日、朝、拉丁、英、法、德等多國文字,廣泛傳播於世界各地。《本草綱目》之外,明王朝對於中醫學有較大貢獻的,還有吳有性著《溫疫論》,創“戾氣”致病學說。這是17世紀在傳染病病因學上的卓越創見,它為清代祖國醫學在溫病領域裡的開拓崛起,起到了先導作用。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王朝。這一時期,祖國醫學的最大成就,是形成了與傷寒學說相羽翼而又有相對獨立性的新理論——溫病學說,從而豐富了祖國醫學對於外感熱病治療的手段和經驗。其時葉天士著《溫熱論》,薛生白著《溼熱條辨》,吳鞠通著《溫病條辨》,王孟英著《溫熱經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