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節度使是怎樣的存在?

草莓味屠夫


唐玄宗開元年間,玄宗大肆擴邊,為了發揮軍隊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唐朝設立了節度使,統管一方軍隊,這個節度使的軍權很大很靈活很自由,不必請示,就可以發動必要的對外戰爭。

最初節度使是臨時設立的,後來為了對外戰爭方便就成了固定的官職,之前節度使不管地方行政民事,後來就演變成了節度使上馬官軍下馬管民,玄宗時期節度使大致有9個。

安史之亂前期,安祿山深受皇帝喜愛,無限制的擴大其權利,導致他統管三個地方節度使:范陽,平盧,河東。掌握軍隊20萬左右,這些軍隊長年作戰,英勇善戰。反觀唐朝內部士兵長年無戰,缺乏作戰經驗,首都長安有護衛禁軍10萬左右,更是缺乏訓練,有些禁軍,上班打個卡,就回來老婆孩子熱炕頭,很是舒服。就是因為唐朝軍事外重內輕結果導致了長達數年的安史之亂,造成唐朝中後期的藩鎮格局亂象。

但是這個亂象,不全是因為設置節度使造成的,

其一:是玄宗的用人制度造成的,無限制的寵愛某些人,造成安祿山之流權利過大而沒有約束。

其二:節度使的權利應該限制在對外軍事作戰上,不應該管理地方民事。

其三:中央禁軍缺乏鍛鍊,中央禁軍應該有各節度使派遣最優秀的士兵構成,效法北宋。

其四:朝廷內部長期被一些宵小之人掌控,導致玄宗晚期政治腐敗。

如果對上述四項撥亂反正,節度使這個官職還是沒有大問題的。


食傷生財


節度使是唐朝開元年間開始設立的兵制之一,其產生的基礎就是唐朝基本兵制變化的結果。早期唐朝一直以府兵制為主,實際上這是一種兵農結合的制度,但是隨著唐朝邊疆問題的頻頻出現,以及唐朝的擴張,職業兵制度逐漸興起,取代了原本的這種以田養兵的徵兵制度,轉而注重兵源的身體素質,這樣一來就提高了整體的軍隊戰鬥力,士兵也從義務兵成為了職業兵。這些職業士兵由於已經不需要種田來養家餬口,所以都帶著家人一起到邊疆地區千軍,算是隨軍家屬一樣。開元二十一年,即公元737年,節度使制度應運而生。唐朝為了進一步強化邊境地區的軍事防衛能力,在“邊境置節度、經略使,式遏四夷”,一共設置了10個節度使(安西、北庭、河西、朔方、河東、范陽、平盧、隴右、劍南、嶺南五府經略使)。

這個制度可以說是有效的解決很多曾經府兵制之下產生的問題。比如說之前由於府兵制是義務兵,且服役隨著居住地距離而又不同的安排,所以往往無法真正適應戰爭的需要。因為打起仗來並不是固定在某個地方,某個區域不便的,而府兵的狀態下,這些人還要長途跋涉去遠征,尤其是到邊疆地區,這樣的勞民傷財的調兵方式也失去了戰鬥的機動性。而節度使則不同,駐守在邊境地區,因為長期帶領軍隊,與這些職業兵也可以說建立了更加親厚密切的關係,彼此有了更堅固的紐帶,因此在戰鬥中往往配合也更得心應手。戰鬥力增強,軍事素質提升。


國家人文歷史


要了解節度使,首先要了解什麼是“節”。

最早的“節”是指旄節,也叫符節,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憑證)。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為憑證。比如《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是日令馮唐 持節赦魏尚 ,復以為雲中守。”蘇武牧羊時都捨不得把節拋棄,一直拿在手裡,按照他對節的重視,當放羊鞭是不可能的。

到了漢末及魏晉南北朝時期,掌管地方軍政的長官往往加使持節、持節或假節的稱號。使持節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得殺無官職的人;假節得殺犯軍令者。

需要指出的是漢朝的節沒有特別區分層級,無論是“假節”、“持節”還是“使持節”、乃至“假節鉞(或“假黃鉞”)”,都是同等地位,表示代表皇帝不分大小。

到了晉代,完善了這個制度。開始區分層級,“假節”、“持節”和“使持節”、“假節鉞(或“假黃鉞”)”代表不同的權力層級。

層級簡略如下:

(一)假節:平時沒有權利處置人,戰時可斬殺犯軍令的人。

(二)持節:平時可殺無官位之人,戰時可斬殺二千石以下官員。

(三)使持節:平時及戰時皆可斬殺二千石以下官員。

(四)假節鉞(或假黃鉞):可殺節將(含假節、持節、使持節)。

鉞為斧鉞,一種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必然專屬君王,故偶爾暫借人臣,應為「假」節鉞而不為「持」節鉞。孔明被「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及「親秉旄鉞以歷三軍」,指的就是假節鉞。

持節都督鎮守一方,也是後來割據地方的「節度使」之前身。節度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制調度。

“節度使”真正成為官名是在唐代。

唐代節度使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北周及隋改稱總管,唐代稱都督。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多有取消,為了打仗需要,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出征或備禦。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置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

節度使成為正式的官職是在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

唐玄宗開元年間,設立了磧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范陽、平盧、劍南、嶺南十個節度使,范陽(北京地區,即古幽州)節度使是節度使中兵力最大的。

此時的節度使多由胡人擔任,往往封郡王。朝廷任命節度使,要授予其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權勢極大。

唐高宗、武后時期,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置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

需要指出的是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後來漸漸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所轄區內各州刺史均為其節制,併兼任駐在州之刺史。

安史之亂後,國中遍置節度使,多為安史之亂的叛將和平叛戰事中崛起的軍閥。各統一道或數州,軍事民政、人事、徵稅等皆得獨立;而且父死子繼,自以世襲,或者以節度留後的名義發號施令。朝廷無力討伐,默認其地位,世稱藩鎮,直至唐朝滅亡。

五代時期,節度使的權勢達到了極點,皇帝的擁立與罷黜都取決於節度使。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開國君主均都是出身於節度使。

宋建立後,宋太祖趙匡胤鑑於唐末五代時期節度使割據一方、搞獨立王國的教訓,對各節度使採用了賞錢奪權的辦法,給予功臣銀錢田地,用默許的腐敗解除他們的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派遣文臣知軍州事,限制了節度使節制郡縣的權力;又以轉運使接管了節度使的財政權利;將地方上強壯的士兵編入禁軍。凡此種種,節度使權力基本被架空。

之後,節度使一般作為宰相卸任之後的榮譽職務,稱“某某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所謂的“使相”。也用於武臣的加官。南宋時,有加至三鎮者,就是說名義上兼任了三個地方的節度使,如護國、寧武、保靜軍節度使劉光世、靜江、寧武、靖海軍節度使張俊、鎮南、武安、寧國軍節度使韓世忠等。

遼、金都仿唐制置節度使,但此節度非彼節度,往往有名無實,地位也遠不如宋朝的使相高。

至元朝,廢除了節度使。


趙燕雲


宋遼金宋初承五代舊規,節度使除本州府外,還統領一州或數州府,稱為支郡,轄區內的軍、政、財權,由節度使獨攬,實際上是個半獨立的小王國。

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炅採取各種政策,削弱節度使的軍、政、財權,以加強中央集權。乾德三年(965),令各地賦稅收入除日常軍費所需外,全部運送中央,剝奪了節度使擅自處理地方賦稅的財權。同年還命令諸州府選送精兵給中央,削弱了地方的兵權。宋太祖在平定湖南時,便命令湖南各州府直屬中央,不再隸屬於節度使。太宗又於太平興國二年 (977)詔令所有節度使屬下的支郡都直屬中央,節度使所領只是一州府,宋政府又以朝臣出任知州、知府。此後,節度使一般不赴本州府治理政事,而成為一種榮譽性的虛銜,授予宗室、外戚、少數民族首領和文武大臣,對武將更是晉升的"極致\


用戶6478966397


首先來說一下節度使這個官職的起源。

唐代中葉以後,朝廷開始在一些邊遠地區設立藩鎮,其最高長官為節度使,所以,節度使的產生是與唐朝藩鎮制度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那節度使的權力有多大,以進奏院為例,每個藩鎮的節度使在首都長安設立辦事機構,被稱為進奏院,進奏官負責打探長安發生的重大事務,尤其是皇帝的日常起居 接見了哪位大臣,如今的報紙從某種程度來說,是由當時進奏官彙報給他們的藩鎮長官這些信息所用的進奏院狀演變而來的。

在千里之外的藩鎮節度使日日派人觀察首都的一舉一動的同時,朝廷卻因為距離較遠,且藩鎮較多,而漸漸失去控制能力,進奏官們所彙報的信息無需朝廷過目,也就相當於,節度使在長安有了自己的耳目,而,朝廷,卻無從知道千里之外的藩鎮發生了什麼。

所謂“天高皇帝遠”,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用戶6624936983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資治通鑑》第二百一十卷唐紀二十六有載: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

基本歷史沿襲變革:

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而得名。節度一詞出現甚早,意為節制調度。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北周及隋改稱總管。唐代稱都督。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唯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派遣行軍總管統率出征或備禦。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置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新唐書·百官志四》載:“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持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行則建節、樹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驛則上聞。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將鳴珂,金鉦鼓角居後,州縣齎印迎於道左。”

唐玄宗開元年間,設立了磧西、北庭、河西、隴右、朔方、河東、范陽、平盧、劍南、嶺南十個節度使,范陽(北京地區,即古幽州)節度使是節度使中兵力最大的。此時的節度使多由胡人擔任,往往封郡王。朝廷任命節度使,要授予其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

唐高宗、武后時期,為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置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節度使成為固定職銜是從睿宗景雲二年(711年)四月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開始的。

至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為10鎮,始成為固定軍區。節度使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大旗),威儀極盛。節度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於是外重內輕,到天寶末釀成安史之亂。

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

政的職責,後來漸漸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所轄區內各州刺史均為其節制,併兼任駐在州之刺史。

安史之亂後,國中遍置節度使,多為安史之亂的叛將和平叛戰事中崛起的軍閥。各統一道或數州,軍事民政,命官、徵稅,皆得獨立,父死子繼,自以世襲,號為留後而不待朝命。朝廷無力討伐,往往姑息了事,承認其地位,世稱藩鎮,迄於唐亡。

五代時期,節度使的權勢達到了極點,皇帝的擁立與罷黜都取決於節度使,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開國君主均為節度使。

宋建立後,宋太祖有懲於唐末五代時期節度使割據一方、相互混戰的教訓,對各節度使採用了賞錢奪權的辦法,給予功臣銀錢田地,要求他們解除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解除了時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的節度使石守信對禁軍的控制。並派遣文臣知軍州事,限制了節度使節制郡縣的權力;又以轉運使接管了節度使的財政權利;將地方上強壯的士兵編入禁軍。凡此種種,節度使徒坐空城而已。

之後,節度使一般作為宰相卸任之後的榮譽職務,稱“某某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所謂“使相”。也用於武臣的加官,南宋時,有加至三鎮者,就是說名義上兼任了三個地方的節度使,如護國、寧武、保靜軍節度使劉光世、靜江、寧武、靖海軍節度使張俊、鎮南、武安、寧國軍節度使韓世忠等。

遼、金都仿唐制置節度使,往往有名無實,地位也遠不如宋朝的使相高。元朝將節度使廢除。


力薦美文


節度使是一種官權發展中的過渡,其實從秦朝開始這種類似的官職就出現了,就是地方軍政長官,由於中央政府要實際控制地方就需要這樣的角色,這是從封建制度向王朝制度過渡中的產物,隨著宋朝的改革實現了地方的文武分職,節度使制度基本上才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所以節度使和其類似的官員是沒有實現文武分職前的地方長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