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如何緩解心理壓力?

  疫情之下,很多人出現了各類心理困擾,如恐慌、不敢出門、失望、易怒、過於樂觀等情緒。對此,我們應該如何應對並有效緩解呢?

  以下是專家對四類人群的建議:

  感染者

  感染者最易出現恐慌、不安、孤獨、無助、壓抑、抑鬱、悲觀、憤怒、緊張等情緒,還可能產生被他人疏遠躲避的壓力、委屈、羞恥感等。這種時候,必須正視疾病,謹遵醫囑,並將心理問題告訴心理醫生,按醫囑服藥。

  有基礎心理疾病者:

  既往有抑鬱、焦慮、躁狂等精神障礙病史的人,應按照之前的醫囑服藥。如果感到病情加重應及時就醫,調整用藥或者接受醫生給予的心理幫助。

  特殊時期,醫務工作者需關注自己的心理和身體健康。首先是要做好個人醫學防護;其次要注意休息,保證體力;最後要尋求心理解壓方式,如找好友線上聊天,觀看喜愛的電視節目,下班後在家適當做放鬆運動等。如果仍然感到心理壓力過大,甚至出現焦慮、抑鬱、恐慌等症狀,應引起重視,及時諮詢線上心理門診,撥打心理諮詢熱線或者就醫。

  對於普通民眾:

  普通民眾應減少出門頻率,如非必要最好不出門。外出去公共場所時應注意戴好口罩、手不亂摸、勤洗手。鞋子回家放在玄關,不入房間,並用酒精消毒。此外,還可以通過以下4種方法進行心理調適:

  (1) 增強個人抵抗力:多補充營養;多做居家運動,如瑜伽、力量訓練、跳繩等;保持心情放鬆;保證睡眠充足。

  (2) 對症狀敏感:目前新冠病毒並無特效藥,能做到的就是多觀察自己,一旦有症狀及時諮詢醫院線上門診,嚴重者要到各大定點發熱門診就醫。

  (3) 對疾病理智:嚴格遵醫囑,包括就醫、服藥、隔離。正確面對疾病,不要有過多恐慌。

  (4) 關注社會新聞:做好個人防護,但不過多關注負面新聞和虛假消息。適當瞭解疾病防護知識,堅持自己的愛好以調節心理壓力。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本文來源科普中國-樂享健康,作者盧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