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玉桮觀茶舞


捧起玉桮觀茶舞


我與茶結緣是因南湖茶博城那一把大茶壺,前幾年路過茶博城時,城前一把碩大無比的茶壺吸引了我,壺中似乎永遠有倒不完的茶水。水有聚財之說,便確認茶博城是一塊風水寶地,久而久之我成了這裡的常客。

走進茶博城,天下名茗要有盡有,眾多的名茶中,也許有岳陽是故鄉的情結,我還是喜歡君山銀針,泡上一泡上等的君山銀針,湯色黃綠明亮,香味直透臟腑,初入口不易覺察其味,漸漸從喉部延至整個口腔,舌頭中後雙呷生津,有一種甜而滑潤之爽口,如沒吃剌激性食物的話,這種甘潤之感能持續好久的時間。

君山銀針原名白鶴茶,還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

據傳初唐時,一位名叫白鶴真人的道士把八株神仙賜予的茶苗,栽種在君山島上。

新茶收穫後,白鶴真人泡茶時,因一隻白鶴從茶水中沖天而出,便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白鶴茶,此茶顏色金黃,形似黃雀的翎毛,別名:黃翎毛。

此茶傳到長安,侍臣為皇帝唐明宗捧杯沏茶,開水往杯裡一倒,一團白霧騰空而起,慢慢地出現一隻白鶴,向唐明宗點頭三下,便翩翩飛去。

此刻,杯中的茶芽全部懸空豎立起來,像一支支破土而出的春筍,沒過多久的時間,茶葉又像雪花般的墜落。

唐明宗感到奇怪,侍臣告訴他:這是君山的白鶴井水,沖泡黃翎毛的緣故。

有一年向皇帝進貢時,船過三江口,巨大的風浪把白鶴井水給潑掉了,押運官只好取長江水魚目混珠代之。

皇帝用江水泡茶,茶葉上下浮沉,始終不見白鶴沖天,皇帝隨口說道:白鶴死了。

豈料金口玉言,白鶴井從此枯竭了,那位白鶴真人也不知所蹤。白鶴茶卻流傳下來,即是今天的君山銀針。

現在,這八株仙茶遍插君山七十二秀峰,每天與陽光和空氣自由唱情歌;與風雨和雷電快樂玩遊戲;與夕陽與朝霞歡喜捉迷藏;融化在青山與綠水之間,取天地之精華。


捧起玉桮觀茶舞


君山銀針是茶之舞蹈,一片片茶葉,在水中翩躚起舞,如同一個個靈魂在水中游走。

我經常被茶清頎和優美的舞姿所陶醉,每一片片茶葉的上下沉浮,都是一種特定的緣分,不空不昧。我帶著茶的清香,愛也清了,心也淨了。

如其說喝茶是一種境界,還不如說是一種心情,全身貫注在茶上,一口一口慢慢去品茗,不要在意茶味的甘苦,你的心越乾淨,喝出來的茶越清香爽口,由此可知,喝茶其實就是在品味生活。

捧起玉桮觀茶舞,

品茗之人在看你。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人走茶涼、換人換熱茶,這是人生經常要面對的事情,為此,很多人想不開、看不透、搞不懂,內心深處痛恨這些人情世故,為自己曾經的付出,沒有得到自認為的回報而抱怨。

人走茶涼這一組詞,出自京劇《沙家浜》的唱詞,是著名作家汪曾琪先生自創的語言,為阿慶嫂的唱腔所寫。有著世態炎涼之意,是指一個人失去被他人利用的價值,就會沒人答理他。

縱使面對人走茶涼,你也要寬容對待,就像長江中被潑掉的白鶴井水一樣,即使再好的茶也會隨之而變化,人與人之間沒有永恆不變的主題。

其實,任何人如同這杯君山銀針一樣,不管是浮在水上的茶芽,還是沉在水下的葉脈,都不過是杯中的觀賞之物而已。

茶之舞蹈也許就是一個人的舞蹈,一個人在清水中盡情旋轉身姿向你講述著茶的故事。生活裡有關茶的傳說太多,不必渴求別人能聽懂你說什麼,別人也沒有這些義務。靜靜過好自己每天的生活,享受茶味人生,才是最重要的,心若不動,風又奈何。

宅家的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即使不能到茶博城品嚐沁香微潤的君山銀針,一個人在家以茶靜心的日子,同樣過得從容,過得清閒,活得純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