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勾踐不殺文種,會把越國發展到什麼地步?

15662707656


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文種的真實能力。

文種的政治謀略堪稱高手。

越國戰敗時,吳國伍子胥請求吳王夫差殺掉越王勾踐。這時候,是文種找到貪財好色、好大喜功的吳國太宰伯嚭求和,藉助伯嚭的身份左右了夫差的想法。

可以說,沒有文種,勾踐早已死過一次。

後來文種不斷賄賂伯嚭,越王勾踐回國後,也聽取文種建議,討好吳王,協助伯嚭這個昏官掌握吳國朝政。這樣吳國伍子胥就沒有了發言權。

文種還策劃從經濟上給吳國打擊,借吳國的生粟,還的時候,卻摻入了很多熟粟,導致吳國經濟受損。

史學資料《越絕書》曾經記載,文種給越王出了九條計策,越王只用了三條,越國就滅掉了吳國。

但是文種也有重大的缺點,其一就是沒看透政治,早吳王夫差遇難前,他就警告過文種:我死了,你和范蠡都會鳥盡弓藏。

而文種之前的賢人,比如老子,也早指出,功成則身退。

文種居然沒看到這一點。

後來,范蠡寫信通知文種儘早脫身,文種也意識到自己的危險了。可他只是稱病不上朝,根本沒想出脫身之策,還被勾踐身邊的人扣上了謀反的帽子。

可見文種在政治上也是有短板的。

而在春秋五霸的時代,一個國家想強盛到後來秦國那個樣子,需要在整個國家制度上做改革,這方面未必是文種的特長。他更善於兩國間的政治攻防。

綜上所述,即便是越王勾踐聽從文種的建議(當時文種的建議是滅吳之後,休養生息,不要去爭霸),越國會發展的國富民強,但絕不會強到能夠打破當時的政治格局。

當時的秦國、齊國、晉國、楚國,都有其優勢,有的國土大,有的民心團結,有的人才濟濟。以越國的國土面積,軍事勢力,很難做到完全消滅其他國家。



小橋sunny


越國就會進入蠻荒時代,文明衰落,就不會產生燦爛的文化。別忘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麼偉大的文化就發源於那個時期。


鴻樓書主


文種和范蠡一起為勾踐打敗吳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勞。不聽從范蠡勸告,收到范蠡留下的信後,請假未去上朝。最後還是被勾踐賜死。自古就有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的說法,文種沒能像范蠡那樣全身而退確實可惜,范蠡協助勾踐打敗吳國後,傳說帶著美女西施一起跑到齊國經商去了,號陶朱公。

當時勾踐賜死文種時給了他一把叫屬縷的劍,這正是殺死伍子胥的劍,勾踐還說當初給我七條滅吳的計策,我只用了三策,剩下的你去下面打敗吳國吧,文種只好死去。

滅掉吳國後,文種主張休養生息,畢竟才打了仗,而勾踐一心想稱霸,兩人意見不合矛盾在所難免,所以勾踐慢慢萌生了殺掉文種的想法。殺掉文種後,勾踐按照自己的想法稱霸中原,一意孤行,到越王無疆時,越國被楚國所滅。

如果文種還在,會阻止勾踐稱霸中原的想法,實行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利用地理位置優勢,不參與中原的戰爭,各方面得到快速發展,越國的未來可能不會因為年年征戰而這麼快消失於歷史的舞臺。



鴟夷子皮君


滅掉吳國後,文種主張休養生息,畢竟才打了仗,而勾踐一心想稱霸,兩人意見不合矛盾在所難免,所以勾踐慢慢萌生了殺掉文種的想法。殺掉文種後,勾踐按照自己的想法稱霸中原,一意孤行,到越王無疆時,越國被楚國所滅。

勾踐打敗夫差後,使越國的地位提升了很多,勾踐的政治野心非常的大,他想成為霸主。

做為丞相的文種勸勾踐要專心越國國內的發展,休養生息減輕老百姓們的生活負擔。在以前勾踐戰敗給吳王做奴隸的時候,文種代替勾踐處理越國國內的事物,所以培養了很多自己的政治勢力!越王勾踐也怕文種的政治勢力坐大做強,所以才殺了他。

如果文種還在,會阻止勾踐稱霸中原的想法,實行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利用地理位置優勢,不參與中原的戰爭,各方面得到快速發展,越國可能不會因為年年征戰而這麼快消失於歷史的舞臺。



當代曹植


強者比到最後,不是比手段有多麼強,資源有多麼好,比的最終都是胸襟!很多影視劇中如此,歷史上也如此,現實生活中,更是如此!

春秋五霸到底是那五位,其實有很多種說法,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最後一位便是我們臥薪嚐膽的主角,越王勾踐。這位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的君王,而這樣的君王,即便是成為了春秋五霸之一又能如何,戰國時代來臨之際,越國就這麼消無聲息地被遺忘了,幾乎無人記得那裡曾經還有一個有著傳奇故事的國度。

歷史上的越國,在勾踐死後其實也強盛過一段時間,春秋戰國交替之際,齊,越,楚,晉四國可謂四分天下,但最終越國被楚國所擊敗後,便再也沒有登上歷史舞臺了,其實楚國並沒有完全滅掉越國,只是佔據了越國最富饒的土地,讓越國君臣都退到了當時還相對比較荒涼的地方,其實當時越國的情況,比當年被吳國滅要好一些,但是越國人沒有能再一次完成勾踐當年的逆襲,就在荒涼之地喘息直到被秦國所滅。

而越國的失敗,歷史上被認為有許多的原因,這裡就不細說了。我想的問題是,這個又一次被滅國的越國,為何沒有能再一次的“復國”呢?我在想,或許,就是當年勾踐殺文種留下的問題吧。

勾踐復國,其個人的心性和忍耐性當然是千古一人,但勾踐的復國之路,不得不提他的左右雙翼,文種和范蠡,文種安定後方,為滅國了的越國積蓄力量,所謂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這些政治和發展工作,可都是文種直接負責的啊。而范蠡則是對外,不僅僅是西施之謀,范蠡在和吳國的交鋒中,把握人心,為勾踐出謀劃策,為越國贏得時間,是頂級智囊的表現。這兩個人,是勾踐能臥薪嚐膽成功的關鍵。

但就是這樣兩個人,在勾踐滅吳之後,成為春秋五霸之中的最後一個霸主之後,一逃一死,令人唏噓。我有想過勾踐為什麼容不下這兩個人,首先,這兩個人有才華,勾踐覺得這兩個人會對自己的統治有威脅,這兩個人的名望太高,對於自己的王權集中會有影響。其二,這兩個人見過自己最落魄時的樣子,自己當年有多麼的不堪,自己在這兩個人面前,端不起君王霸主的架子,見到他們倆,就會想起自己當年給吳王嘗糞的屈辱。勾踐甚至會覺得這兩個人會在心裡嘲笑自己。

於是,勾踐容不下這兩個跟著自己復國的功臣,就和現在許許多多的小老闆一樣,對創業之初跟著自己打拼的兄弟,在自己小有成就後,就不怎麼待見他們,而這樣的小老闆,最終的格局也就只能是小老闆,而不能把產業做大做強了。

本來覺得這樣的人很齷齪,但後來一想,這其實是人之本性,自私,有自己生活和眼見的侷限性,最後多少加上一點小人得志的心思,自以為自己有多麼的了不起。這個世界,絕大多數的人,在小有成就之後,都會有這樣的心思吧,又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成為建立產業帝國的大企業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把自己的公司弄上市的,自己的產業有些規模了,他們也就滿足了,和當年勾踐當上了霸主了,就滿足了一樣。都是霸主了,我還留著你們兩個這麼有能力的臣子做什麼,要是以後和我不對付,那不是大大的不妙。

就我個人的體驗而言,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老闆也好,高層領導也好,和你淡情懷,說理想的,大家都耳邊風聽聽就好,當時笑著點頭,老闆領導說得都對。但是心裡一定要明白,這些所謂的情懷和理想,都沒有實打實的錢來得實在,這個世界上,有胸懷,願意給員工利益的老闆有沒有,當然有,但是前提是你的有一雙慧眼看得出來。

我這人比較實在,或者說有自知之明,觀察人這事,對於我而言太難,而且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看不到內在,所以,我從來不拿情懷和理想當回事,找老闆,把利益談清楚就好。







愛發視頻的小夥


如果勾踐不殺文種,文種會專心治理國家的,會休養生息減少老百姓的各種賦稅,興修水利鼓勵農業漁業的發展,用了幾年越國就會變得國富民強。

越王勾踐在文種、范蠡的幫助下勵精圖治,終於把吳國打敗了。吳國的國王夫差自殺身亡,勾踐終於報了大仇。范蠡在滅掉吳國後就走了,他臨走時留給文種一封信,信上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踐這個人可以和他共患難,但是不能同富貴。你為什麼不走呢?*文種讀完是猶豫不決,他覺得和勾踐吃了這麼多年的苦,現在正是享受榮華富的時候,怎麼能兩手空空的說走就走呢?不久,越王勾踐送來了一把劍給他,對他說:*你曾經教我伐吳的七種方法,我只用了三種就消滅了吳國。你那裡還有四種,你去教我的父親吧。*文種後悔沒有聽從范蠡的良言勸告,只好是含淚自殺身亡。

其實勾踐殺文種的真正原因是,兩個人的治理國家的理念不同,經常在重大的決策方面發生分岐。勾踐打敗夫差後,使越國的地位提升了很多,其它的諸侯國都來依靠越國。越國成了諸侯國中的霸主,勾踐的政治野心非常的大,他想把諸侯國都給消滅了,統一中原,做為丞相的文種勸勾踐要專心越國國內的發展,休養生息減輕老百姓們的生活負擔。在以前勾踐戰敗給吳國的國王做奴隸的時候,文帝代替勾踐處理越國國內的事物,所以培養了很多自己的政治勢力!越王勾踐也怕文種的政治勢力坐大做強,所以才殺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